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多普勒对大鼠背部3种皮瓣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兰 吴志海 +5 位作者 汤莹莹 戴思琪 方芳 金晓燕 郑和平 庄跃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1,15,共7页
目的利用激光多普勒对大鼠背部3种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皮瓣切取方式等分为3组:穿支皮瓣组、穿支筋膜蒂皮瓣组及随意皮瓣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以上3组皮瓣的Ⅰ、Ⅱ与Ⅲ区在多个时间点进行测量... 目的利用激光多普勒对大鼠背部3种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皮瓣切取方式等分为3组:穿支皮瓣组、穿支筋膜蒂皮瓣组及随意皮瓣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以上3组皮瓣的Ⅰ、Ⅱ与Ⅲ区在多个时间点进行测量。术后7 d,对皮瓣外观及髂腰动脉与骶尾部穿支血管间的筋膜血管网进行拍照。对3组大鼠的坏死率,及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Ⅰ、Ⅱ及Ⅲ区术后即刻、术后1 d的血流灌注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穿支皮瓣、穿支筋膜蒂皮瓣及随意皮瓣的坏死率分别为0.087±0.07、0.071±0.05及0.267±0.11。3组皮瓣坏死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但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的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穿支皮瓣Ⅰ区与Ⅱ区的血流灌注值显著大于穿支筋膜蒂皮瓣的Ⅰ区与Ⅱ区;随意皮瓣3个血管区的血流灌注值在术后7 d内均小于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术后7 d,随意皮瓣骶尾部穿支与髂腰动脉穿支间的筋膜血管网管径显著增大。结论穿支皮瓣与穿支筋膜蒂皮瓣存活能力无显著差异。随意皮瓣存活主要依赖于蒂部与蒂部周围潜在穿支之间筋膜血管网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 筋膜蒂 随意皮瓣 激光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卵圆细胞免疫组化定位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忠杰 方驰华 +4 位作者 马俊勋 张伟 朱新勇 杨丽萍 路艳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肝组织卵圆细胞的定位及其超微结构。方法建立SD大鼠卵圆细胞增生模型,用胆管上皮分化标志CK18、19和干细胞标志CD34作组织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组织免疫组化发现大鼠卵圆细胞主要分布于汇管区,部... 目的研究大鼠肝组织卵圆细胞的定位及其超微结构。方法建立SD大鼠卵圆细胞增生模型,用胆管上皮分化标志CK18、19和干细胞标志CD34作组织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组织免疫组化发现大鼠卵圆细胞主要分布于汇管区,部分分散于肝小叶内,根据组织和细胞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特点,发现卵圆细胞有三型,Ⅰ型细胞体积较小、7μm左右,核大、胞质少,细胞器少,此为较为原始的卵圆细胞。Ⅱ型细胞体积稍大,8μm左右,胞质稍多,有部分细胞器。Ⅲ型细胞体积更大,9μm左右,细胞器较多。结论大鼠肝卵圆细胞位于汇管区,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肝卵圆细胞可能是肝脏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卵圆细胞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子仁丸对便秘型小鼠模型通便功能、胃蛋白酶活性和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泽丹 谭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2143-2146,共4页
目的:观察麻子仁丸对便秘型小鼠模型通便功能、胃蛋白酶活性和对淋巴细胞增值的实验研究。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观察组,每组24只,其中模型组和观察组建立便秘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不采取任何干预,观察组10丸/d麻... 目的:观察麻子仁丸对便秘型小鼠模型通便功能、胃蛋白酶活性和对淋巴细胞增值的实验研究。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观察组,每组24只,其中模型组和观察组建立便秘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不采取任何干预,观察组10丸/d麻子仁丸溶水灌胃。1次/d,疗程7 d。通过墨汁推进法计算肠道推进率观察小鼠通便功能;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肠道病理学情况;检测胃蛋白酶活性,并通过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表达情况。结果:1)观察组和模型组的粪便粒数、粪便重量、粒粪便重量和肠道推进率均较空表组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中的通便功能明显改善(P<0.05)。2)与空白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细胞浸涧,肌层变薄,经过药物治疗后,炎性反应有所改善,肌层有所增厚。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观察组2 h胃液量和胃蛋白酶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中的2 h胃液量和胃蛋白酶活性明显提高(P<0.05)。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观察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数和CD4^+/CD8^+比例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中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数和CD4^+/CD8^+比例均身高(P<0.05)。结论:麻子仁丸能有效改善便秘型小鼠通便功能,提高小鼠胃液蛋白酶活性,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提高了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数和CD4^+/CD8^+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子仁丸 便秘型小鼠 通便功能 胃蛋白酶活性 淋巴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任务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阅 王晓阳 +7 位作者 张长龙 黄冬娥 郭小平 肖慧 吴海博 陈锦容 陈娇娇 秦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28-833,共6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和试验组(n=1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另加1 Hz rTMS刺激健侧初级运动区...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和试验组(n=1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另加1 Hz rTMS刺激健侧初级运动区8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进行评定;任务态f MRI观察大脑激活,计算偏侧化指数(LI)。结果治疗后,两组MAS、FMA-UE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Z>2.121,t=6.248,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Z>2.084,t=-2.095,P<0.05)。治疗后,患手运动时,对照组较试验组激活增强的脑区有同侧初级运动区、同侧感觉运动区及双侧辅助运动区;治疗后,两组M1区LI提高(t>2.366,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t=-2.430,P<0.05)。两组M1区LI变化与MAS、FMA-UE评分改善呈正相关(r>0.612,P<0.05)。结论低频rTMS可能通过促进皮层功能重组、诱导皮质功能正常化,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上肢 重复经颅磁刺激 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胺嘧啶衍生物X-9通过下调整合素β1表达抑制肝细胞癌迁移侵袭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彤彤 段继燕 +5 位作者 吴志贤 徐剑文 陈坤 曾锦章 侯培锋 刘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73,共9页
整合素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在肝细胞癌中,整合素β1被报导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目前,对于整合素的表达调控癌细胞机制以及干预其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利用小分子... 整合素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在肝细胞癌中,整合素β1被报导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目前,对于整合素的表达调控癌细胞机制以及干预其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抑制整合素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可能。首先,对临床肝癌细胞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整合素β1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对TCGA肿瘤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同样显示,整合素β1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分期(P=0.019)和预后(P=0.013)相关。通过筛选发现,苯胺嘧啶衍生物X-9可以抑制肝癌细胞中整合素β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P<0.01)。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细胞穿孔实验结果显示,苯胺嘧啶衍生物X-9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1)。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肝癌细胞中外源表达整合素β1可以逆转X-9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而在敲低整合素β1的细胞中,X-9对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被消除。因此,鉴定出苯胺嘧啶衍生物X-9可以通过下调整合素β1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1 苯胺嘧啶衍生物 肝细胞癌 癌细胞迁移 癌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文兵 李辉 +1 位作者 皮厚山 陈自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的MRI表现特点,提高本病术前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临床、MRI影像及手术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3例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的MRI表现特点,提高本病术前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临床、MRI影像及手术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3例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均为单发,共13个病灶。位于椎管颈段5例,胸段1例,腰或腰骶段7例。13个病灶以实性为主,边缘清楚。5例呈类圆形,8例跨椎间孔生长,呈哑铃形。病灶大小从0.8 cm×0.8 cm到7.4 cm×3.5 cm。病灶MRI平扫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5例信号均匀,8例信号不均,3例病灶内可见大小不一囊变区。增强扫描11例病灶见强化,2例病灶强化不明显。结论: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掌握本病MRI特征,对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瘤 椎管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兵适应障碍的亚频段低频振幅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洁娜 王晓阳 +3 位作者 李辉 杨艳秋 郑敏 陈自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应用亚频段低频振幅(ALFF)分析方法,研究适应障碍新兵脑静息状态下自发性神经活动改变的特点。方法:17例适应障碍新兵及20例健康军人(对照组)行静息态下脑功能MRI扫描,成像数据经后处理,获得各频段的ALFF图,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 目的:应用亚频段低频振幅(ALFF)分析方法,研究适应障碍新兵脑静息状态下自发性神经活动改变的特点。方法:17例适应障碍新兵及20例健康军人(对照组)行静息态下脑功能MRI扫描,成像数据经后处理,获得各频段的ALFF图,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频段ALFF值的差异,并分析ALFF值改变与患者临床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在Slow-5亚频段ALFF值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小脑脚、左侧眶部额下回、左内侧前额叶、右侧额中回及双侧额上回(P<0.01,AlphaSim校正),在Slow-4亚频段ALFF值减低的脑区有左内侧前额叶和左侧眶部额下回(P<0.01,AlphaSim校正)。患者组中各ALFF值异常脑区的ALFF值与临床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应障碍新兵有多个脑区存在自发性神经活动异常,这些脑区与认知、情绪调节及执行功能有关,且不同亚频段异常活动脑区的空间分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障碍 低频振幅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新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弹性蛋白染色相比,h-Caldesmon和desmin在胃癌、胰腺癌和结直肠腺癌血管侵犯检测中更优异 被引量:2
8
作者 Ekinci  güt B +3 位作者 elik B Dursun A 方三高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1-1051,共1页
血管浸润被认为是许多恶性肿瘤预后不良的指标。为比较弹性蛋白染色(van Gieson及Orcein法)与2个平滑肌标志物(h-Caldesmon和desmin)之间的的敏感性。作者选取了27例胃(29.3%)、35例胰腺(38.0%)和30例结直肠(32.6%)切除标... 血管浸润被认为是许多恶性肿瘤预后不良的指标。为比较弹性蛋白染色(van Gieson及Orcein法)与2个平滑肌标志物(h-Caldesmon和desmin)之间的的敏感性。作者选取了27例胃(29.3%)、35例胰腺(38.0%)和30例结直肠(32.6%)切除标本,将血管侵犯的模式临时分为A型(病灶侵犯动脉,附近无静脉伴随)、T型(病灶侵犯静脉前方,无动脉相伴)及X型(所使用4种染色中的任何一种出现病灶侵犯)。结果共发现369个病灶,平滑肌标志物比弹性蛋白染色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蛋白染色 DESMIN 血管侵犯 结直肠腺癌 胰腺癌 胃癌 色相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肾组织细胞胞浆内异常超微结构
9
作者 陈振斌 梁平 +2 位作者 余英豪 谢福安 陈莲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9-273,共5页
对24例狼疮性肾炎肾穿刺标本,着重在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细胞胞浆内两种和内质网有关的异常超微结构。结果18例发现管网状结构(TRS),其中10例同时发现圆柱状对合池(CCC)。TRS常见于肾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该处的T... 对24例狼疮性肾炎肾穿刺标本,着重在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细胞胞浆内两种和内质网有关的异常超微结构。结果18例发现管网状结构(TRS),其中10例同时发现圆柱状对合池(CCC)。TRS常见于肾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该处的TRS与疾病的活动性似无密切联系。CCC多见于间质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疾病活动性、肾间质免疫沉着均有密切联系。本文还对CCC的形态变化及形成过程进行描述,指出TRS和CCC均由内质网膜“芽生”而来,属特征性病变,结合一定的临床或/及病理背景有辅助诊断价值,故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网状结构 系统性红斑狼疮 超微结构 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中CD20异常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10
作者 Bychkov A Jung C K +1 位作者 方三高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82-982,共1页
CD20是B细胞一线诊断用标志物,为B细胞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靶标。最近在一大组甲状腺肿瘤包括高级别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中,描述了小系列(8.4%)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CD20的异常胞质表达,主要集中在经典... CD20是B细胞一线诊断用标志物,为B细胞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靶标。最近在一大组甲状腺肿瘤包括高级别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中,描述了小系列(8.4%)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CD20的异常胞质表达,主要集中在经典型。作者选取来自首尔圣玛丽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甲状腺肿瘤625例,制成组织芯片(TMAs),其中PTC共538例、滤泡性腺瘤47例、高级别甲状腺癌包括碘剂难治性PTC 10例,低分化甲状腺癌8例,甲状腺未分化癌5例和甲状腺髓样癌17例。CD20克隆号为L26,通过直接测序法检测478种癌症BRAF V600E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 甲状腺癌 临床病理 异常表达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 B细胞淋巴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