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肝毒性时效关系的代谢组学
被引量:
12
1
作者
廖艳
彭双清
+1 位作者
颜贤忠
张立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0-737,I0005,共9页
目的研究异烟肼灌胃后不同时段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学和血浆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Wistar大鼠连续经口灌胃0、50、100、200和400mg.kg-1异烟肼3、7、14d,收集给药前24h及...
目的研究异烟肼灌胃后不同时段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学和血浆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Wistar大鼠连续经口灌胃0、50、100、200和400mg.kg-1异烟肼3、7、14d,收集给药前24h及给药期间每天24h的尿液,测定质子核磁共振(1HNMR)谱,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常规毒性研究方法显示异烟肼在较高剂量、较长给药时间(7d以上)时表现出肝毒性,并且有较好的时间-效应关系。对大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显示各组动物代谢谱各不相同,随着给药时间的变化,大鼠尿液1HNMR谱发生一定改变,代谢谱的改变与常规毒性检测指标相符且更灵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尿样1HNMR谱葡萄糖和牛磺酸显著增加,2-酮戊二酸和柠檬酸显著降低。结论大鼠尿液1HNMR代谢轨迹与异烟肼毒性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异烟肼引起的肝毒性与线粒体功能受损、三羧酸循环中能量代谢异常及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代谢组学分析在毒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技术
模式识别
异烟肼
肝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结核病药物异烟肼致大鼠肝脏损伤的基因表达谱
被引量:
5
2
作者
廖艳
彭双清
张立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8-314,I0001,I0002,共9页
目的利用毒理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抗结核病药物异烟肼对大鼠肝脏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异烟肼组(n=10),分别用生理盐水和400mg/kg异烟肼连续灌胃14d,以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异烟肼对大鼠肝脏基因...
目的利用毒理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抗结核病药物异烟肼对大鼠肝脏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异烟肼组(n=10),分别用生理盐水和400mg/kg异烟肼连续灌胃14d,以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异烟肼对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探讨异烟肼对大鼠肝脏的毒性机制。结果异烟肼组与对照组杂交的表达差异基因共37条,其中上调基因25条,下调基因12条,功能已知基因18条,已知功能基因主要包括一些与肝药酶活性、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相关的基因。结论异烟肼可导致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明显变化,这对阐明异烟肼的肝损伤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基因表达谱
肝毒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肝毒性时效关系的代谢组学
被引量:
12
1
作者
廖艳
彭双清
颜贤忠
张立实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养生康复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
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0-737,I000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70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2006BAK02A02)
军事医学科学院创新基金(2006A)~~
文摘
目的研究异烟肼灌胃后不同时段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学和血浆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Wistar大鼠连续经口灌胃0、50、100、200和400mg.kg-1异烟肼3、7、14d,收集给药前24h及给药期间每天24h的尿液,测定质子核磁共振(1HNMR)谱,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测定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常规毒性研究方法显示异烟肼在较高剂量、较长给药时间(7d以上)时表现出肝毒性,并且有较好的时间-效应关系。对大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显示各组动物代谢谱各不相同,随着给药时间的变化,大鼠尿液1HNMR谱发生一定改变,代谢谱的改变与常规毒性检测指标相符且更灵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尿样1HNMR谱葡萄糖和牛磺酸显著增加,2-酮戊二酸和柠檬酸显著降低。结论大鼠尿液1HNMR代谢轨迹与异烟肼毒性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异烟肼引起的肝毒性与线粒体功能受损、三羧酸循环中能量代谢异常及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代谢组学分析在毒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技术
模式识别
异烟肼
肝毒性
Keywords
metabonomic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attern recognition
isoniazid
hepatotoxicity
分类号
R99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结核病药物异烟肼致大鼠肝脏损伤的基因表达谱
被引量:
5
2
作者
廖艳
彭双清
张立实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养生康复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8-314,I0001,I000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705)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2009)
军事医学科学院创新基金(2006A)~~
文摘
目的利用毒理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抗结核病药物异烟肼对大鼠肝脏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异烟肼组(n=10),分别用生理盐水和400mg/kg异烟肼连续灌胃14d,以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异烟肼对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探讨异烟肼对大鼠肝脏的毒性机制。结果异烟肼组与对照组杂交的表达差异基因共37条,其中上调基因25条,下调基因12条,功能已知基因18条,已知功能基因主要包括一些与肝药酶活性、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相关的基因。结论异烟肼可导致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明显变化,这对阐明异烟肼的肝损伤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异烟肼
基因表达谱
肝毒性
大鼠
Keywords
isoniazi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hepatotoxicity
rat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肝毒性时效关系的代谢组学
廖艳
彭双清
颜贤忠
张立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抗结核病药物异烟肼致大鼠肝脏损伤的基因表达谱
廖艳
彭双清
张立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