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与乙型肝炎肝硬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艳男 李长政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2-555,共4页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我国肝硬化最主要组成部分,由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后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会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病程进展,包括对炎症反应和肠道免疫调节的影响、对HBV的抑制、产生氨类物质等。本文就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我国肝硬化最主要组成部分,由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后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会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病程进展,包括对炎症反应和肠道免疫调节的影响、对HBV的抑制、产生氨类物质等。本文就乙型肝炎肝硬化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胃肠道微生物组 RNA 核糖体 16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2
作者 樊金芳 周伟 王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6,共7页
目的:探讨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相关性,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临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位于峡部的PTC的临床特征及超声特征,以手术时间先后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获得LNM的风险因素,建立... 目的:探讨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相关性,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临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位于峡部的PTC的临床特征及超声特征,以手术时间先后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获得LNM的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判其诊断效能。使用校准曲线评判其准确度,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计算其临床实用性。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数目、结节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超声提示可疑淋巴结是峡部PTC 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结果有意义的指标建立预测模型,训练集的一致性指数为0.828,验证集的为0.794,区分度良好;在训练集中,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也证明了该临床预测模型的较强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临床及超声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对峡部PTC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实用性,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峡部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透析技术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兔模型美罗培南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3
作者 邵莹 王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7,共9页
目的 研究美罗培南在兔血浆、肺、肌肉和皮肤组织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探讨脓毒症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美罗培南PK/PD靶值达标率(PTA)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脓毒症行CRRT组、脓毒症组、正常行C... 目的 研究美罗培南在兔血浆、肺、肌肉和皮肤组织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探讨脓毒症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美罗培南PK/PD靶值达标率(PTA)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脓毒症行CRRT组、脓毒症组、正常行CRRT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模型,造模成功后6h,模拟人体给药剂量1 g,换算为兔的给药剂量[(1 000/60)×3.27]为54.5 mg·kg~(-1),各组通过自动输液泵静脉输液给药0.5 h,行CRRT组在开始给药的同时行CRRT治疗,采用微透析技术分别收集各组4部位0~480 min的微透析样本,每隔30 min收集1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美罗培南浓度,绘制浓度-时间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_(max))、半衰期(t_(1/2))和最大药物浓度(C_(max))等。应用蒙特卡洛模拟(MCS)结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PK参数分析美罗培南在不同组织的PTA。以给药间隔内游离药物浓度[f]超过4倍MIC的时间百分比>40%(%fT>4MIC>40%)和C_(max)/MIC值>4为药效学目标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皮肤组织各项PK参数无显著性变化,其他组织C_(max)均显著减低。与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行CRRT组血浆和皮肤组织浓度-时间曲线AUC显著升高,肺和肌肉组织AUC显著降低(P<0.01)。以%fT>4MIC>40%为目标值,MIC=1 mg·L^(-1)时,脓毒症行CRRT组血浆和皮肤,正常行CRRT组肌肉,以及正常对照组肺、肌肉和皮肤组织,PTA>90%;MIC=2 mg·L^(-1)时,脓毒症行CRRT组皮肤和正常对照组肺组织,PTA>90%;MIC=4 mg·L^(-1)时,所有组织PTA均<90%。MIC为1、2或4 mg·L^(-1),所有组织C_(max)/MIC>4的概率均>90%。正常对照组各组织PTA与C_(max)和AUC大小无关联;除MIC=4 mg·L^(-1)时皮肤组织,脓毒症组各组织PTA均随C_(max)降低而降低;脓毒症行CRRT组血浆和皮肤组织PTA随AUC升高而升高,肌肉组织PTA随AUC降低而降低,肺组织除MIC=1 mg·L^(-1),PTA均随AUC降低而降低。结论 脓毒症对美罗培南在皮肤组织分布影响较小;脓毒症使美罗培南在各组织药效降低,脓毒症行CRRT可使血浆和皮肤组织药效提高;微透析探针采集样本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辅助指导用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脓毒症 微透析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 被引量:160
4
作者 吴继敏 +2 位作者 汪忠镐 胡志伟 陈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9期30-56,共27页
1 背景2006年,笔者之一经反流监测和抗反流药物治疗后初步判断自身的严重哮喘可能是由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引起,在抗反流手术治疗后,致命性的症状得到完全控制,并停用所有抗哮喘药物。由此相继建立了GER... 1 背景2006年,笔者之一经反流监测和抗反流药物治疗后初步判断自身的严重哮喘可能是由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引起,在抗反流手术治疗后,致命性的症状得到完全控制,并停用所有抗哮喘药物。由此相继建立了GERD专科和多学科学术组织,在研究和实践中推动并见证了GERD从一个相对局限的消化内科疾病,到逐渐引起多学科(GERD专科、耳鼻喉科、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胸外科、普外科、儿科、口腔科、急诊科、心理科、中医科、影像科,乃至更多的相关学科)共同重视、研究和实践的新实体。随着多学科交流和协作的深入,人们对GERD的认识和实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诊疗 中国 抗哮喘药物 严重哮喘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全生命周期的肥胖管理:FIGO最佳实践建议》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译鹤 隽娟 +1 位作者 麻莉 杨慧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可对女性各个生命周期产生诸多影响,此外肥胖女性面临体重偏见、污名和被歧视的问题。在体重管理中要注意文化敏感性,谈及肥胖问题时采用适当的语言和创伤知情护理的方式。在孕前、孕期和产后进行体重和健康管理,... 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可对女性各个生命周期产生诸多影响,此外肥胖女性面临体重偏见、污名和被歧视的问题。在体重管理中要注意文化敏感性,谈及肥胖问题时采用适当的语言和创伤知情护理的方式。在孕前、孕期和产后进行体重和健康管理,可改善母婴不良结局。体重管理的重点在于改善健康状况。应重视肥胖相关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胆石症、微量营养素缺乏、肥胖相关肿瘤、肾脏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深静脉血栓等。肥胖与生殖健康息息相关,可进行预防性保健措施、早期筛查和干预以提高肥胖女性的生命质量。肥胖女性的精神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应进行适当的筛查和管理。肥胖的患病率正在增加,未来的研究工作应集中在跨专业管理并探索肥胖的根源,及发现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优化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肥胖 体重管理 国际妇产科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病人压力性损伤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亚坤 吕攀攀 +3 位作者 刘娟 赵金娜 曲媛媛 宋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67,共4页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病人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够安全、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压力性损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学青 郭宇飞 +4 位作者 刘慧娟 王莉莉 党照华 靳亚宁 王承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761,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技巧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提供合理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2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 目的评价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技巧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提供合理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2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各11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干预周期为6个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自护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自护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自护行为总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364.36±28.47)m、(88.43±5.20)分和(50.87±10.88)分,均优于对照组(298.14±62.36)m、(80.64±4.69)分和(57.39±13.69)分,且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明显改善并提高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自护行为,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瘤免疫治疗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2
8
作者 查皓然 朱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1072,共12页
免疫治疗已革新肿瘤临床治疗实践,成为实体瘤治疗的核心策略之一。目前,临床上已获批的实体瘤免疫治疗策略包括:PD-1抗体、CTLA-4抗体、双特异性抗体、TCR-T、TIL等,这些免疫治疗策略主要通过激活T细胞抗瘤免疫反应或直接补充肿瘤反应性... 免疫治疗已革新肿瘤临床治疗实践,成为实体瘤治疗的核心策略之一。目前,临床上已获批的实体瘤免疫治疗策略包括:PD-1抗体、CTLA-4抗体、双特异性抗体、TCR-T、TIL等,这些免疫治疗策略主要通过激活T细胞抗瘤免疫反应或直接补充肿瘤反应性的T细胞发挥其抗瘤效应。然而受限于肿瘤微环境中的抑制因素,这些治疗策略的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本文以肿瘤-免疫循环理论为基础,对目前已获批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早期临床试验以及新兴的免疫治疗策略进行系统性综述,并对针对T细胞及T细胞以外的细胞群体的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微环境 过继性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贫血与SARS-CoV-2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丰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学智 侯俊雷 +3 位作者 朱恩健 龙海霞 查皓然 朱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7-1056,共10页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对外周血中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丰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6-7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HLA-A*11∶01阳性中晚期实体瘤患者34例。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将患者分为无贫血组(HGB≥120 g/L,n=...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对外周血中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丰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6-7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HLA-A*11∶01阳性中晚期实体瘤患者34例。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将患者分为无贫血组(HGB≥120 g/L,n=14)、轻度贫血组(120 g/L> HGB≥90 g/L,n=14)与中重度贫血组(HGB<90 g/L,n=6)。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新冠病毒抗原表位刺激并扩增记忆CD8^(+)T细胞,使用ELISPOT筛选阳性表位,构建Tetramer。利用扩增后细胞检测Tetramer+细胞比例、数量及ELISPOT斑点数,用以反映新冠病毒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丰度。分析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与Tetramer+细胞比例、数量及ELISPOT斑点数的相关性。分析不同贫血组Tetramer+细胞比例、数量及ELISPOT斑点数的差异。结果 34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36~78岁,中位年龄57岁。患者扩增后Tetramer+细胞比例、数量及ELISPOT斑点数与血红蛋白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无贫血组相比,中重度贫血组患者Tetramer+细胞比例、数量及ELISPOT斑点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肿瘤患者外周血新冠病毒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的丰度与血红蛋白浓度正相关,提示肿瘤相关性贫血可能通过降低外周血中记忆CD8^(+)T细胞的丰度导致患者病毒易感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贫血 记忆T细胞 新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地塞米松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支架促进大鼠下颌骨缺损修复:基于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
10
作者 范毅平 罗梦琳 +5 位作者 黄东宗 刘琳 傅博 王潇宇 关淼升 李鸿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40,共8页
目的 探究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SMH-CD/DEX)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方法 将地塞米松搭载于丝胶蛋白水凝胶构建SMH-CD/DEX水凝胶。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细胞活性实验和释放曲线测定,对SMH-CD/DEX水凝胶的形貌... 目的 探究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SMH-CD/DEX)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方法 将地塞米松搭载于丝胶蛋白水凝胶构建SMH-CD/DEX水凝胶。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细胞活性实验和释放曲线测定,对SMH-CD/DEX水凝胶的形貌、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进行表征分析。通过Western blot、RT-qPCR、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巨噬细胞中iNOS和Arg-1蛋白表达量,IL-6、IL-10、Arg-1、iNOS基因表达水平及CD86、CD206的表达比例。在共培养条件下通过Western blot,RT-qPCR检测h PDLSCs人牙周膜干细胞COL1A1和Runx2蛋白的表达量,ALP、Runx2、OCN、BMP2基因表达量,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在大鼠下颌骨骨缺损模型植入水凝胶,通过Micro-CT扫描和组织病理染色分析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与化学偶联改性丝胶蛋白水凝胶,成功构建SMH-CD/DEX水凝胶。SMH-CD/DEX水凝胶能够有效提高巨噬细胞M2极化相关标志物的IL-10及Arg-1的表达量(P<0.001);并降低M1极化相关标志物IL-6及iNOS表达(P<0.001)。在共培养体系中,SMH-CD/DEX水凝胶可提高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相关标志物ALP、BMP2(P<0.05)及COL1A1(P<0.001)、Runx2表达量(P<0.01)。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SMH-CD/DEX水凝胶能够有效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Micro-CT及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SMH-CD/DEX水凝胶有效促进骨缺损再生修复(P<0.05)。结论 SMH-CD/DEX水凝胶能够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并促进骨缺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人牙周膜干细胞 免疫调节 骨再生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体检中纳入心理健康评估项目的专家意见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向群 丁荣晶 +49 位作者 陈冬雪 周婷 程万军 陈宏 董问天 冯斌 葛庆岗 郭江宏 何颖 贾朝霞 姜红岩 姜荣环 李乔 李小钧 李毅 刘东辉 刘慧 刘园园 路岩 罗昊宇 马文林 曲珊 屈正 任艳萍 石慧 司天梅 斯琴高娃 宋荟芬 谭淑平 谭友果 谭云龙 唐世琪 陶贵州 王淑霞 王一波 韦石 魏莹 吴嘉慧 肖娜 徐震雷 闫斌 袁丽霞 岳伟华 张静波 张立晶 赵威 朱宁 常淑莹 李忠艳 李贵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0-576,共7页
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心理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形成专家意见,认为心理健康评估是健康检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出在健康检查中纳入心理健康评估的具体项目,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意见对常规体检中规范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工... 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心理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形成专家意见,认为心理健康评估是健康检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提出在健康检查中纳入心理健康评估的具体项目,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意见对常规体检中规范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评估指标 常规体检 专家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实质器官手术的止血切割器械设计
12
作者 李建民 庞兴旺 +1 位作者 孔康 刘全达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0-238,共9页
由于实质器官内血管密布,利用特定能量将该类器官所需切割部位周围组织凝固是当前避免术中严重出血的重要途经.为实现灵活精准的凝固操作,将机器人技术与对组织的能量作用原理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可在微创条件下向实质器官实施能量作用的... 由于实质器官内血管密布,利用特定能量将该类器官所需切割部位周围组织凝固是当前避免术中严重出血的重要途经.为实现灵活精准的凝固操作,将机器人技术与对组织的能量作用原理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可在微创条件下向实质器官实施能量作用的新型机器人灵巧手术器械.该器械末端设计为若干操作针形式,并按正负极需求进行合理布局,使其可在组织内部形成能量回路,进而实现对组织的凝固操作.为提升操作的灵活性,在器械末端增加了偏转关节,结合器械本身自转及机器人从操作手的运动,可实现使操作针始终沿与组织表面垂直方向刺入的目标.操作针刺入并在能量发生器释放能量的同时,机器人能够控制操作针沿刺入方向做自动往复直线运动,以提升对组织的凝固效果并避免结痂.最后,利用性能实验和离体组织实验对该装置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器械的高频漏电流范围为5.47~8.31 mA;由专家对机器人下离体猪肝脏的模拟手术实验结果评估显示,机器人操作下的止血切割器械可有效实现对实质器官的凝固处理,验证了所设计手术器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器官手术 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 止血切割器械 自动往复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状态的轻度认知障碍脑电信号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泽达 崔冬 +2 位作者 李小俚 王磊 尹世敏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0-376,共7页
静息态脑电微状态是一种探究认知活动时间动力学的有效工具。为了研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状态变化,本文将15名MCI患者和10名对照者的脑电图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解析为四种典型的微状态,并分析其时间参数在两组间的... 静息态脑电微状态是一种探究认知活动时间动力学的有效工具。为了研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状态变化,本文将15名MCI患者和10名对照者的脑电图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解析为四种典型的微状态,并分析其时间参数在两组间的显著性差异以及与神经心理学量表得分间的相关性,又对微状态序列的复杂性、转换特点以及各状态间是否具有依赖性做了分析。研究发现,MCI组在微状态A的持续时间以及A→D和B→D的转移概率上与对照组有着显著性差异。微状态A的持续时间与AVLT2分数成显著性正相关。MCI组微状态序列的复杂度要高于对照组,且在微状态的转换过程中尚未发现某种特殊结构,未来时刻的状态与过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脑电信号处理 微状态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在肺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菁 王宇 +2 位作者 汤艳芬 刘刚 李建彬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在肺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128例住院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展为重症肺炎将患者分为轻症组(n=78)和重症组(n=50),采用电化学发...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在肺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128例住院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展为重症肺炎将患者分为轻症组(n=78)和重症组(n=50),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IL-6、PCT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IL-6、PCT、FEV1、FVC、PEF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6、PCT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重症组血清IL-6、PCT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FEV1、FVC、PEF水平均明显低于轻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血清IL-6、PCT与FEV1、FVC、PEF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随着肺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IL-6、PCT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且两者均与肺功能指标具有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护理干预促进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创面恢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希娟 陈洁 +3 位作者 马英豪 朱虹 郎蕊 王晓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4-860,共7页
目的探究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接受植皮修复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创面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首诊为深Ⅱ度下肢烧伤并均给予植皮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 目的探究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接受植皮修复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创面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首诊为深Ⅱ度下肢烧伤并均给予植皮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康复护理。护理4周后,评估护理后各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采用简式FMA(Fugl-Meyer assessment)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QOL(quality of life score)问卷调查表评估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结果接受康复护理4周后,干预组的创面愈合时间(9.25±5.32)d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t愈合=2.059,P<0.05),且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5.88%)显著降低(χ^(2)=4.221,P<0.05)。患者在接受护理后,负性情绪评估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以接受干预组患者评分降低显著(P<0.001)。两组患者4周后的VAS评分、FMA评分、QOL问卷调查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Z对照分别为-6.769、-7.099、-3.026,Z干预分别为-7.077、-7.111、-6.108,P<0.05),且干预组接受康复护理后的疼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升均较对照组评分明显升高(Z护理后分别为-3.116、-5.958、-4.079,P<0.05)。结论术后康复护理能促进深Ⅱ度下肢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下肢运动功能尽早恢复和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深Ⅱ度烧伤 创面恢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赋权理论构建的延续性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学青 郭宇飞 +5 位作者 王莉莉 刘慧娟 李海香 党照华 彭子娟 王承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赋权理论构建的延续性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8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剔除中途退出及转院病人,最终对照组完成研... 目的:探讨基于赋权理论构建的延续性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8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剔除中途退出及转院病人,最终对照组完成研究54例,观察组完成研究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赋权理论构建的延续性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对干预的依从性、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对干预的总依从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83.33%);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实施基于赋权理论构建的延续性干预,可提高病人对干预的依从性,改善病人心理弹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权理论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依从性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田甜 胡文炜 +3 位作者 李雪 李吉 张丹 李长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分析非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代谢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9年4月在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人群12125例。根据BMI分为非肥胖人群(BMI<25 kg/m^2)8528例及肥胖人群(BMI≥2... 目的分析非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代谢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9年4月在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人群12125例。根据BMI分为非肥胖人群(BMI<25 kg/m^2)8528例及肥胖人群(BMI≥25 kg/m^2)3597例,再根据腹部彩超结果将非肥胖人群分为NAFLD组(n=1025)与非NAFLD组(n=7503)。所有NAFLD人群(n=3281)根据BMI纳入非肥胖-NAFLD亚组(n=1025)、肥胖-NAFLD亚组(n=2256)。收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空腹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125例体检人群中,NAFLD检出率为27.06%,非肥胖性NAFLD检出率为8.45%,占非肥胖人群的12.02%,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诊断符合率为89%,结果显示年龄增长、BMI、空腹血糖、尿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红蛋白为影响非肥胖性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43、1.716、1.161、1.004、1.791、2.587、1.011,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11),非肥胖患NAFLD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关联强度最高;与年龄、尿酸、血红蛋白无关联;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为非肥胖性NAFLD的非易患因素(比值比分别0.521、0.523,P值分别0.007、0.024)。结论非肥胖NAFLD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血胆固醇与非肥胖NAFLD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腹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代谢综合征X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姜婷婷 牟培源 +3 位作者 段伟宏 刘全达 白媛媛 雷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4-292,共9页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TACE-MWA)与单独TACE在肝癌根治性切除后复发性肝癌(RHCC)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07例R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ACE组60例,TACE-MWA组47例。比...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TACE-MWA)与单独TACE在肝癌根治性切除后复发性肝癌(RHCC)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07例R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ACE组60例,TACE-MWA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为平衡两组间的协变量差异,使用1∶1倾向性得分匹配(PSM)。结果:PSM前,TACE组和TACE-MWA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7.7%,35%(P=0.027);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3.4%,28.9%(P=0.029)。PSM后,TACE组和TACE-MWA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5.3%,39.5%(P=0.038);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2.6%,31.2%(P=0.049)。在亚组分析中,肿瘤复发时间(TTR)≤1年,TACE组和TACE-MWA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2.8%,16.7%(P=0.959);TTR>1年,TACE组和TACE-MWA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1.3%,46.6%(P=0.020)。经Cox回归分析后,肿瘤分化程度、初次肝切除后微血管侵犯(MVI)和复发肿瘤直径>3 cm是影响RHCC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TTR>1年的RHCC患者,TACE-MWA疗效优于TACE。肿瘤分化程度低、MVI阳性、复发肿瘤直径>3 cm,影响RHCC患者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倾向性匹配分析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俯卧位通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丽娜 刘云娥 +1 位作者 陈洁 白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215-4218,共4页
阐述清醒俯卧位的理论基础、应用效果、适应证与禁忌证,探讨清醒俯卧位的应用方法及护理现状,为清醒俯卧位通气的临床应用及综合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对完善相关的共识指南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清醒俯卧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低氧血症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Kappa角及光学切削直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鲁洁 姜严明 +5 位作者 蔡春梅 范思均 李晓琴 魏琳 高维平 梁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评价调整光学切削直径及Kappa角后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13例(626眼),根据切削直径分成两组,试验组157例314眼,... 目的评价调整光学切削直径及Kappa角后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13例(626眼),根据切削直径分成两组,试验组157例314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0 mm,对照组156例312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5 mm。试验组患者激光切削前修正Kappa角,对照组不做修正。患者术前进行裸眼视力、主视眼确定、验光、眼压、暗室下瞳孔直径、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散瞳验光、眼底检查、pentacam测量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及Kappa角等检查。术后1 d、1周、1个月随访,并检查裸眼视力、角膜厚度、波前像差及夜间视力、光晕、眩光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厚度变化、手术所用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的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别为18~44(24.19±5.33)岁、18~42(25.08±4.91)岁,屈光度分别为(-7.47±1.04)D、(-7.61±1.12)D。两组年龄、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Kappa角分别为,X轴:(210±40)μm、(200±30)μm,Y轴:(190±30)μm、(220±4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组手术前后的角膜厚度及术后角膜基质床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6±1.89)s和(20.83±3.0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的总高阶像差和垂直慧差的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1),但两组间的水平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球差低于试验组(P<0.01)。结论 LASIK手术中科学合理地调整Kappa角可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直径 KAPPA角 波前像差 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