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光二极管630nm红光和460nm蓝光照射对日本大耳白兔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彦红 张继刚 +7 位作者 徐艳峰 韩云林 江彬彬 黄澜 朱华 徐玉环 杨维玲 秦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观察发光二极管(LED)630 nm红光和460 nm蓝光照射对日本大耳白兔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大耳白兔8只,建立兔背部皮肤创伤模型,每只兔子3个伤口,分别给予红、蓝光距离15 cm垂直照射(15 min/次)和自然愈合处理。照射至创伤... 目的观察发光二极管(LED)630 nm红光和460 nm蓝光照射对日本大耳白兔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大耳白兔8只,建立兔背部皮肤创伤模型,每只兔子3个伤口,分别给予红、蓝光距离15 cm垂直照射(15 min/次)和自然愈合处理。照射至创伤后第21天,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数目、愈合面积,计算创伤愈合面积百分比,比较两种光源的治疗作用;HE染色观察新生组织结构;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新生皮肤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31)、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炎性细胞因子(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红光组、蓝光组和对照组的愈合率分别为50.0%(4/8)、25.0%(2/8)和12.5%(1/8)。自造模后第12天起,红光组伤口的愈合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高于蓝光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建模后第21天,红光组新生皮肤厚度为(2.95±0.34)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2±0.42)mm(F=3.182,P=0.016)。胶原纤维平均光密度为0.15±0.03,明显高于蓝光组的0.09±0.01(F=7.316,P=0.012)和对照组的0.07±0.01(F=7.316,P=0.00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红光组的EGF、FGF、CD31抗原、Ki-67表达较蓝光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多,CD68较蓝光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LED红光照射可促进日本大耳白兔皮肤创面愈合,其可能是通过引起皮肤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及纤维组织增生来促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皮肤创伤 日本大耳白兔 增生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SP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2
作者 李响 蔡兴伟 +1 位作者 何鑫 张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观察iRoot SP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40例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n=120),在Nd:YAG激光消毒下,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观察组采用iRoot SP以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 目的:观察iRoot SP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40例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n=120),在Nd:YAG激光消毒下,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观察组采用iRoot SP以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对照组采用AH-plus糊剂以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观察术后48 h疼痛发生情况、术后10 d窦道愈合情况及1年后的疗效。结果:术后48 h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14%和15.0%(P=0.038);术后10 d,观察组和对照组窦道愈合情况有效率分别为95.8%和88.3%(P=0.031);术后1年复诊,2组疗效成功率分别为98.3%和94.8%(P>0.05)。结论:iRoot SP和AH-plus糊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中均取得良好疗效,但iRoot SP术后反应发生率低,窦道愈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一次性根管治疗 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窃血的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佳楠 侯备 +4 位作者 张雄伟 杜彬 黄艾华 尹世敏 王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闭塞后颈内动脉窃血的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一侧颈总动脉闭塞患者15例,通过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综合评估颈内动脉窃血的侧...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闭塞后颈内动脉窃血的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一侧颈总动脉闭塞患者15例,通过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综合评估颈内动脉窃血的侧支循环途径。结果 TCD检查显示,颈内动脉窃血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病变侧颈外动脉主干血流方向逆转(正向血流频谱)、血流频谱颅内化,病变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呈低钝血流频谱。DSA显示,颈内动脉窃血途径主要包括:侧支血流从病变侧椎动脉经枕动脉和颈外动脉窃至颈内动脉;侧支血流从病变侧甲状颈干和肋颈干经枕动脉和颈外动脉窃至颈内动脉;侧支血流从病变对侧颈外动脉经甲状腺上动脉吻合和病变侧颈外动脉窃至颈内动脉。MRA和CTA可显示颈总动脉闭塞情况;颈内动脉窃血时,可完整显示由于颈内动脉窃血代偿后正常显影的颈动脉分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参与侧支代偿的椎动脉和甲状颈干可正常显影。结论临床需结合TCD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定颈内动脉窃血的建立情况和具体窃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治疗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许倬 涂晓文 曹海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535-2538,共4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尽管肾素-血管紧张素(RAS)拮抗剂、降压、降糖等治疗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速度,但目前尚缺乏针对其发病机制的有效治疗,部分患者仍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为了给糖...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尽管肾素-血管紧张素(RAS)拮抗剂、降压、降糖等治疗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速度,但目前尚缺乏针对其发病机制的有效治疗,部分患者仍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为了给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本文就近期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临床试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排序模式同步的多通道脑电同步特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崔冬 蒲伟婷 +3 位作者 李小俚 王磊 尹世敏 边志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2,共7页
脑电同步是脑功能区域整合的重要表现。基于时间序列的排序模式,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多通道脑电信号同步分析方法——全局排序模式同步(GMS)。仿真分析显示,该算比基于加权排序互信息的全局同步因子对弱耦合的检测更为灵敏。对26例遗忘... 脑电同步是脑功能区域整合的重要表现。基于时间序列的排序模式,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多通道脑电信号同步分析方法——全局排序模式同步(GMS)。仿真分析显示,该算比基于加权排序互信息的全局同步因子对弱耦合的检测更为灵敏。对26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和2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闭眼静息态的脑电信号,采用基于小波增强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进行预处理,将32路脑电信号分为前额、中央区、顶区、枕区、左颞和右颞6个区域进行全局同步分析,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被试之间的人口学特征、神经心理学检查和同步值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皮尔森线性相关分析研究各区域同步值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脑区的全局排序模式同步值均减小,尤其是中央区(P<0.01)、顶区(P<0.05)和枕区(P<0.05)有显著性的降低,且前额(r=0.298,P=0.045)、中央区(r=0.327,P=0.026)、顶区(r=0.32,P=0.03)的全局排序模式同步值均与MOCA得分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GMS是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的脑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轻度认知障碍 全局排序模式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ε4基因结合sMRI对不同亚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马隽 王朝辉 +1 位作者 谷雪松 满凤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评价4种不同轻度认知障碍亚型之间人口统计学、心理特点、结构性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 MRI)及载脂蛋白Eε4(apolipoprotein Eε4,ApoEε4)的特点。方法对94例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与53例认知程度正... 目的评价4种不同轻度认知障碍亚型之间人口统计学、心理特点、结构性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 MRI)及载脂蛋白Eε4(apolipoprotein Eε4,ApoEε4)的特点。方法对94例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与53例认知程度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评价。4种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基于神经心理学表现分类,颞叶内侧面萎缩(medial temporal lobe atrophy,MTA)和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通过s MRI评估。另外,研究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MTA评分、WMH和MCI亚型间与ApoEε4关系。通过s MRI评估。结果在不同亚型的MCI及对照组之间其MMSE评分、M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CI,a MCI)亚型与非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亚型(non-amnestic MCI,na MCI)相比,MTA评分明显增加。然而,WMH无明显差异。ApoEε4基因在a MCI及na MCI亚型中显著增加。结论 MCI不同亚型可显示生物异质性,s MRI结合ApoEε4可以协同预测MCI向痴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临床分型 结构磁共振成像 颞叶内侧面萎缩 载脂蛋白Eε4基因 脑白质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上调APP/PS1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病小鼠海马线粒体自噬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子怡 康伟民 +1 位作者 张晟 薄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0-675,共6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干预是否能改善APP/PS1转基因AD小鼠病理表现,并探讨线粒体自噬在其间的生物学效应。方法:8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分为转基因模型安静组(SED-Tg)和转基因模型+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组(HIIT-Tg),C57BL/6野... 目的:观察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干预是否能改善APP/PS1转基因AD小鼠病理表现,并探讨线粒体自噬在其间的生物学效应。方法:8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分为转基因模型安静组(SED-Tg)和转基因模型+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组(HIIT-Tg),C57BL/6野生型小鼠纳入野生型安静组(SED-Wt)。HIIT-Tg组动物进行12周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避暗被动回避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JC-1荧光探针检测海马线粒体膜电位,二氯荧光素探针检测海马线粒体ROS,Western Blot法检测脑海马Aβ-42、BDNF、AMPK、PINK1、Parkin、Bnip3蛋白表达。结果:①SED-Tg组与SED-Wt组比较,逃避潜伏期、线粒体膜电位、BDNF、AMPK、PINK1、Parkin和Bnip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0.01),线粒体ROS产生速率和Aβ-4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②HIIT-Tg组与SED-Tg组比较,逃避潜伏期、线粒体膜电位、BDNF、AMPK、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ROS产生速率和Aβ-4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可通过上调AMPK-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APP/PS1转基因AD小鼠脑海马Aβ积聚,提高记忆和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PS1转基因鼠 阿尔兹海默病 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 线粒体自噬 脑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颈椎过伸的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畸形1例报道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国权 王天昊 +2 位作者 宋迪煜 王征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0-943,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累及中轴骨及关节,常从骶髂关节向头侧逐渐进展,晚期常易出现胸腰段后凸畸形。部分AS患者常常累及整个脊柱的强直,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强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颈椎畸形多为颈椎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累及中轴骨及关节,常从骶髂关节向头侧逐渐进展,晚期常易出现胸腰段后凸畸形。部分AS患者常常累及整个脊柱的强直,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强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颈椎畸形多为颈椎后凸畸形,如颌-胸畸形(chin-on-chest deformity),而颈椎过伸畸形相对较为少见,畸形不严重者多无需外科干预。我们在临床中可以遇到某些极特殊的病例,胸腰段后凸畸形很大,但颌眉角(chin-brow vertical angle,CBVA)增大幅度不大,甚至仍然在正常范围。究其原因在于人是直立动物,当存在严重胸腰段后凸畸形时,需要伸髋或屈膝(关节未融合)以获得相对的平视功能,而极少数人则通过过渡抬头,即颈椎过伸来获取平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后凸畸形 骶髂关节 中轴骨 外科干预 颈椎畸形 颈椎后凸畸形 患者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超声与经皮超声引导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效果 被引量:9
9
作者 高楠 牟培源 +1 位作者 白媛媛 周宁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1-293,297,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超声与经皮超声引导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效果。资料与方法:66例肝癌患者共85个病灶,分为腹腔镜超声组与经皮超声组(每组各33例),在腹腔镜超声与经皮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采用超声观察治疗区声像图及彩... 目的:观察腹腔镜超声与经皮超声引导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效果。资料与方法:66例肝癌患者共85个病灶,分为腹腔镜超声组与经皮超声组(每组各33例),在腹腔镜超声与经皮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采用超声观察治疗区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并结合血生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初步评价围手术期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100%。经皮超声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少于腹腔镜超声组,一过性肝功能损伤轻于腹腔镜超声组(P<0.05)。腹腔镜超声组中11.63%(5/43)在术前未检出病灶(0.5~1.5 cm),术中45.45%(15/33)的患者同时联合其它切除术,88.37%(38/43)的病灶毗邻重要脏器,本组术后并发症少于经皮超声组。两组术后1周复查超声,经皮超声组10个肿瘤内部或边缘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其余病灶未探及明确血流信号;术后次日血生化指标(转氨酶等)一过性增高,出院前均恢复或趋于正常;围手术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超声与经皮超声在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中可发挥精确定位、实时监测的作用,不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围手术期效果,腹腔镜超声的应用还拓宽了射频消融方法的适用范围,腹腔镜超声在今后微创外科发展中必将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腹腔镜检查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多模式成像技术评价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学诚 赵全明 +7 位作者 李德鹏 刘瑜 郑虹 李丽琴 张玉慧 闫云峰 赵欣 李昕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评价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10)。采用主动脉球囊拉伤术与间断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评价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10)。采用主动脉球囊拉伤术与间断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药物诱发斑块破裂实验。药物干预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于原饲料里添加吡格列酮10mg/(kg·d)。分别于实验中期(第8周)和晚期(第16周)进行PET/CT扫描,自动测量感兴趣区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VUmax)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VUmean)。斑块破裂诱发实验后对2组兔主动脉进行解剖并留取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药物干预组的血栓动脉段明显低于对照组(14.6%vs 39.1%,P=0.000),斑块激发实验后破裂斑块的SUVmean(1.486±0.486 vs 0.655±0.235,P=0.000)和SUVmax(1.862±0.564 vs 0.843±0.058,P=0.000)均明显高于非破裂斑块。药物干预组斑块面积、巨噬细胞计数、新生血管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UVmean和SUVmax与斑块面积、巨噬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但与新生血管计数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PET/CT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形态多模式成像技术,能够有效监测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动脉粥样硬化 PPARΓ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对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帆 马玉恒 +1 位作者 李永旺 刘中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羟考酮对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神经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55-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xy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 目的:探讨羟考酮对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神经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55-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xy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羟考酮0.1 mg/kg、芬太尼1μg/k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苏醒情况,并记录拔管前1 min(T1)、拔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镇静镇痛评分及术毕不良反应(躁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Oxy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更短,拔管后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镇静效果更优,术后恶心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与芬太尼相比能更有效地抑制神经介入手术患者拔管期的应激反应,改善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羟考酮 芬太尼 神经介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卵巢伴有环状小管的性索肿瘤1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莉 孙东华 +2 位作者 张丽丽 安会波 张建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0-1291,共2页
患儿女,3 岁9 个月。因发现双侧乳房稍大、阴道分泌物增多就诊。B 超示盆腔囊性肿物,以"盆腔肿物"收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口腔及皮肤黏膜无色素沉着。双侧乳房TannerⅡ期。腹部稍膨隆,未触及肿物。实验室检查:雌二醇水平升... 患儿女,3 岁9 个月。因发现双侧乳房稍大、阴道分泌物增多就诊。B 超示盆腔囊性肿物,以"盆腔肿物"收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口腔及皮肤黏膜无色素沉着。双侧乳房TannerⅡ期。腹部稍膨隆,未触及肿物。实验室检查:雌二醇水平升高,为90. 9 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性索肿瘤 环状小管 儿童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法缩短EGFR基因检测报告时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也 陈圣 +1 位作者 牛云 笪冀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中,EGFR基因检测对临床应用TKI类靶向药物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因此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高度关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2016版)》等规范[1-2]指出,EGFR基因突变检测应在5~7个... 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中,EGFR基因检测对临床应用TKI类靶向药物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因此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高度关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2016版)》等规范[1-2]指出,EGFR基因突变检测应在5~7个工作日内完成。本文应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对分子生物学检测EGFR项目进行改进,旨在缩短发出报告所消耗的时间,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基因检测 报告时限 EGF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烟雾吸入性肺损伤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荣强 崔正军 +5 位作者 刘建红 郭鹏飞 邹仕波 王常印 高娅 王晓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烟雾吸入性肺损伤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8只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盐水组、辛伐他汀组,建立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建立后30 min及12 h,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溶液50 mg/kg灌胃,盐水组大...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烟雾吸入性肺损伤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8只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盐水组、辛伐他汀组,建立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建立后30 min及12 h,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溶液50 mg/kg灌胃,盐水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大鼠正常饲养。于致伤后24 h取右上肺肺组织行病理检查并行病理学评分。经腹主动脉取全血离心留取上层血清,并行左侧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取右下肺部分肺组织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提取物中IL-6、TNF-α及胞质中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观察正常组肺泡结构正常,盐水组肺泡间隔水肿,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而与盐水组相比,辛伐他汀组上述症状减轻且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P<0.05)。盐水组、辛伐他汀组血清和BALF中IL-6、TNF-α的含量以及肺组织蛋白提取物中IL-6、TNF-α和NF-κB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而与盐水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IL-6、TNF-α的含量以及肺组织蛋白提取物中IL-6、TNF-α及NF-κB p65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及炎症细胞的浸润,减轻吸入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对肺组织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损伤 辛伐他汀 IL-6 TNF-α NF-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上皮干/祖细胞种类和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敏华 李进华 +1 位作者 甘烨 陈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分离和鉴定肺上皮干/祖细胞,深入了解他们在肺脏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具体作用机理,对于防治包括肺癌在内的肺脏疾病有重要意义。本综述介绍了已鉴定的肺上皮干/祖细胞种类和肺上皮干/祖细胞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前者具有区域特异性,主要包... 分离和鉴定肺上皮干/祖细胞,深入了解他们在肺脏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具体作用机理,对于防治包括肺癌在内的肺脏疾病有重要意义。本综述介绍了已鉴定的肺上皮干/祖细胞种类和肺上皮干/祖细胞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前者具有区域特异性,主要包括位近端气道的基底细胞和导管细胞,位细支气管的Clara细胞、变异Clara细胞、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和诱导出的krt5^+细胞及位肺泡的I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II型肺泡上皮祖细胞;后者主要包括肺损伤模型、谱系示踪技术、三维培养技术、移植、慢性标记细胞法及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等。最后简述了肺上皮干/祖细胞与肺癌的关系以及肺癌干细胞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皮干细胞 肺上皮祖细胞 表型 肺癌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欣晴 谢英 黄秀曼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67-1668,共2页
目的分析1例患者服用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方法应用最新《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推荐采用因果关系评价(RUCAM)量表的评分,并通过文献检索对骨疼丸致肝损害的可能原因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该患者无肝损害病史,在单一服... 目的分析1例患者服用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方法应用最新《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推荐采用因果关系评价(RUCAM)量表的评分,并通过文献检索对骨疼丸致肝损害的可能原因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该患者无肝损害病史,在单一服用骨疼丸后出现严重肝损害。RUCAM量表评分显示,骨疼丸与肝损伤的因果相关性为很可能。结论临床上使用骨疼丸时应进行合理用药宣教,并注意询问肝病史,检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疼丸 药物性肝损伤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麻花辫”样右冠状动脉一例
17
作者 冷文修 靳志涛 +4 位作者 杜宏娟 朱相坤 高立建 陈珏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31-933,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发作性胸痛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2015年3月)于活动中突发心前区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当时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左前降支(LAD)近段100%闭塞,左回旋支远段50%狭窄,右冠状动...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发作性胸痛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2015年3月)于活动中突发心前区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当时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左前降支(LAD)近段100%闭塞,左回旋支远段50%狭窄,右冠状动脉(RCA)中段自发夹层(图1A)。于LAD置入支架1枚,RCA未处理。此后患者常因高强度活动诱发胸痛、胸闷不适,休息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麻花辫”样右冠状动脉 Woven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纳米刀治疗肝门部肿瘤1例
18
作者 高楠 牟培源 +1 位作者 白媛媛 周宁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4-994,共1页
患者男,59岁,因"发现黄疸4个月、肝占位1周"入院。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20.78μmol/L,直接胆红素185.95μmol/L,甲胎蛋白1 713ng/ml,CA19-9 207.9 U/ml。超声示占位性病变主要累及左肝门,肝门部胆管梗阻伴肝内胆管普遍扩张,最大宽度... 患者男,59岁,因"发现黄疸4个月、肝占位1周"入院。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20.78μmol/L,直接胆红素185.95μmol/L,甲胎蛋白1 713ng/ml,CA19-9 207.9 U/ml。超声示占位性病变主要累及左肝门,肝门部胆管梗阻伴肝内胆管普遍扩张,最大宽度约0.7cm。增强CT示肝门部占位,肝门结构失常,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影像学提示肝脏恶性病变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纳米刀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光源照射日本大耳白兔皮肤的安全性评价
19
作者 李彦红 张继刚 +7 位作者 徐艳峰 韩云林 黄澜 江彬彬 朱华 徐玉环 杨维玲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30,共7页
目的通过LED白色光源照射日本大耳白兔皮肤组织,对LED光源照射的安全性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动物随机分成照射组和对照组。照射组动物剔除背部毛发,LED光源照射,强度为50 mw/cm2,对照组动物以普通日光灯光源照射,两组均每天照射5 h,连续... 目的通过LED白色光源照射日本大耳白兔皮肤组织,对LED光源照射的安全性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动物随机分成照射组和对照组。照射组动物剔除背部毛发,LED光源照射,强度为50 mw/cm2,对照组动物以普通日光灯光源照射,两组均每天照射5 h,连续3个月。观察动物皮肤有无红肿,测量动物进食、体重、体温等改变情况;照射完毕采集外周血测量常规、生化指标;Elisa分析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改变情况;脏器组织病理检测,及分析皮肤弹力纤维变化情况;皮肤免疫组织化学分析C-myc、P53、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等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照射组兔皮肤未见红肿表现,体重在6周后稍高于对照组,体温3周、6周有差别,进食未见异常;血常规有白细胞增多,生化检测尿素、肌酐水平有增高,但在正常范围内;ELISA分析血免疫细胞CD3T细胞、细胞因子IL-6、TNF-α、IFN-γ水平在两组无明显差别,照射组动物CD19B细胞,IL-4水平升高;照射组动物脏器组织病理未见明显异常结构改变,皮肤弹性纤维分布无异常;皮肤组织内细胞周期蛋白(CCND1),C-Myc蛋白,P5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结论 LED光源照射日本大耳白兔3个月后,未引起体内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也未引起皮肤肿瘤相关因子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日本大耳白兔 皮肤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血清S100B质量浓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中光 姚百洋 +2 位作者 马玉恒 张树峰 李永旺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血清S100B质量浓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对脑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拟在全麻下行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B...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血清S100B质量浓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对脑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拟在全麻下行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BMI 20~30 kg/m^2,将其随机分为两组(n=30):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乌司他丁10 000 U/kg(由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 L静脉滴注),C组患者在相同时间段静脉滴注100 m L生理盐水.于手术前及术后第1、3天行外周静脉采血,采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S100B质量浓度;同时在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第1、3天,用MMSE评价其认知功能.结果:术后第1天和第3天,U组患者血清S100B质量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5);同时,术后第1天,U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血清S100B质量浓度并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S1 00B 蛋白 缺血性脑血管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