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长期研究
1
作者 姚阳 傅锴锴 +5 位作者 朱俊蓉 赵明 陈蕾 韩易 李强 张萍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9-776,共8页
目的评估成人烟雾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及其在长期随访中的变化,并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6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成人烟雾病患者64例,其... 目的评估成人烟雾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及其在长期随访中的变化,并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6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成人烟雾病患者64例,其中42例接受血流重建术(联合血流重建术16例、间接血流重建术26例)治疗,22例未接受手术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并使用MoCA评估患者基线、短期[(6±1)个月]随访、长期[(10±1)年]随访时的认知功能,采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7条目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i tem,GAD-7)量表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分析所有患者以及接受不同治疗患者在短期随访和长期随访中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变化。采用可靠变化指数(reliable change index,RCI)判断是否存在功能下降,计算公式为RCIMoCA=(X_(2)-X_(1))/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将RCI_(MoCA)<-1定义为认知功能下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长期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53例患者完成长期随访,其中接受联合血流重建术治疗患者13例,接受间接血流重建术治疗患者22例,未接受手术者18例。整体人群3个随访时期MoCA评分趋于稳定(P=0.694):接受联合血流重建术[21(18~25)分vs.19(17~24)分,P=0.035]和间接血流重建术[20(17~22)分vs.19(16~22)分,P=0.047]治疗的患者短期随访MoCA评分有改善,但长期随访相对基线趋于稳定;未手术患者短期随访MoCA评分无明显下降,长期随访较基线有下降[(15(11~24)分vs.18(14~26)分,P=0.039]。随着时间的延长,成人烟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恶化有加重趋势,而焦虑、抑郁状态有好转趋势。长期随访认知功能下降组与未下降组之间的手术治疗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但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手术治疗是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长期随访中,成人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大致保持稳定,焦虑、抑郁状态趋于好转。血流重建术可能对维持长期认知稳定有积极作用,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认知功能 神经心理 血流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蒙蒙 赵忠新 吴惠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91-496,共6页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罕见的睡眠-觉醒障碍性疾病,分为1型(NT1)和2型(NT2)。NT1所占比例超过3/4,其临床特点包括日间过度思睡(EDS)、猝倒发作及夜间睡眠症状(如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睡眠中断、睡眠运动障碍等),并伴随代谢功能...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罕见的睡眠-觉醒障碍性疾病,分为1型(NT1)和2型(NT2)。NT1所占比例超过3/4,其临床特点包括日间过度思睡(EDS)、猝倒发作及夜间睡眠症状(如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睡眠中断、睡眠运动障碍等),并伴随代谢功能障碍、精神和情感障碍等。NT2临床表现主要为EDS,没有猝倒发作,而其他NT1型出现的症状在NT2患者中亦不明显。发作性睡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治疗EDS、抗猝倒发作、改善夜间睡眠等。本文将从研究进展的角度阐述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日间过度思睡 猝倒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