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房囊性肾癌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云山 贺声 +4 位作者 李馨 邱璇 路平 任贺 沈燕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癌的超声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以及CT和(或)MR动态增强扫描特点。结果14例多房囊性肾癌中,囊壁增厚或厚薄不均匀12例,囊壁菲...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癌的超声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以及CT和(或)MR动态增强扫描特点。结果14例多房囊性肾癌中,囊壁增厚或厚薄不均匀12例,囊壁菲薄均匀2例;其中伴壁结节和(或)隔结节10例,分隔厚薄不均匀9例、纤细均匀5例,分隔呈"车辐轮"状5例;3例病灶内可见囊壁和(或)分隔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或)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PDI)在瘤体内检测到星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11例,CT和(或)MRI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增强12例。结论多房囊性肾癌多表现为多房囊性肿物,边界清楚,囊壁可有局部增厚,分隔粗细不均匀,附壁及分隔结节直径均小于6.0mm。CDFI和PDI能提高多房囊性肾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疾病 肾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能量多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内小结节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燕群 田树平 +5 位作者 王占宇 史丽静 李小娟 王守海 孟宇红 郭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内小结节(≤2.0 cm)的价值。方法采用18~20G自动活检针对60例64个肺小结节(5个直径0.7~1.0 cm,59个直径1.1~2.0 cm)进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对92.19%(59/64)结节取得足够量组织,经病理检查获得定性诊断...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内小结节(≤2.0 cm)的价值。方法采用18~20G自动活检针对60例64个肺小结节(5个直径0.7~1.0 cm,59个直径1.1~2.0 cm)进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对92.19%(59/64)结节取得足够量组织,经病理检查获得定性诊断,其中恶性结节占66.10%(39/59),良性病灶33.90%(20/59)。气胸发生率为32.81%(21/64),2例次(2/64,3.13%)须行闭式胸腔引流。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2.0 cm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活组织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11
3
作者 孟宇宏 虞积耀 陆应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671-674,共4页
凝血酶是一种多功能丝氨酸蛋白酶,在体内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但参与止血和凝血、炎症、免疫反应、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而且可激活正常细胞的致瘤潜能和导致恶性细胞的转移表型。凝血酶是肿瘤细胞的促有丝分裂剂,能... 凝血酶是一种多功能丝氨酸蛋白酶,在体内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但参与止血和凝血、炎症、免疫反应、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而且可激活正常细胞的致瘤潜能和导致恶性细胞的转移表型。凝血酶是肿瘤细胞的促有丝分裂剂,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增殖反应,增强肿瘤细胞对血小板的黏附及体外细胞基质的侵袭,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微环境的组织重建。凝血酶受体家族PARs介导凝血酶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凝血酶对肿瘤细胞生长具有双向调控作用,低浓度者促进生长,高浓度者抑制生长,甚至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本文就凝血酶的生物学功能、凝血酶与肿瘤及凝血酶受体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受体的组织分布及GPR40配基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白月霞 韩春光 +2 位作者 胡明 宋良文 刘永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检测游离脂肪酸受体(FFARs)在大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GPR40配基对原代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和INS-1细胞株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检测GPR40、GPR41、GPR43、GPR84、GPR119及GPR120在大鼠不同组织和胰岛β细胞中... 目的检测游离脂肪酸受体(FFARs)在大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GPR40配基对原代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和INS-1细胞株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检测GPR40、GPR41、GPR43、GPR84、GPR119及GPR120在大鼠不同组织和胰岛β细胞中的表达;以不同浓度的GPR40激动剂GW9508或亚油酸(LA)作用于原代胰岛β细胞2 h后,收集培养上清,用大鼠胰岛素ELISA试剂盒检测胰岛素水平;并检测它们对大鼠胰岛β细胞株INS-1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 GPR40在脑、心、脾、结肠组织中表达较高,GPR41除肝外在所测组织中均显著表达,GPR43在脾脏中表达,GPR84和GPR119在脑中表达较高,GPR120在结肠中表达最高;在大鼠原代胰岛细胞中GPR40表达最高;高糖(25 mmol/L)培养条件下,GW9508或LA能促进原代培养胰岛β细胞和INS-1细胞胰岛素的分泌,加入1μmol/L的GW1100后胰岛素分泌量下降(P<0.05,P<0.01,n=3)。结论 FFARs的组织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GPR40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重要信号分子,其激动剂GW9508有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受体 GPR40 胰岛细胞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