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五届全国、全军儿科细胞治疗学学习班暨高峰论坛
1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63-1063,共1页
由中华医学会再生医学会、干细胞工程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会、中国生物医药协会再生医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儿科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全军儿科细胞治疗学学习班暨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4月17-19号在北京举行(16日... 由中华医学会再生医学会、干细胞工程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会、中国生物医药协会再生医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儿科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全军儿科细胞治疗学学习班暨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4月17-19号在北京举行(16日报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工程 高峰论坛 学习班 治疗学 儿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届全国、全军儿科细胞治疗学学习班暨高峰论坛通知
2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8-1118,共1页
由中华医学会再生医学会、干细胞工程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会、中国生物医药协会再生医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儿科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全军儿科细胞治疗学学习班暨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4月17-19号在北京举行(16日... 由中华医学会再生医学会、干细胞工程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会、中国生物医药协会再生医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儿科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全军儿科细胞治疗学学习班暨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4月17-19号在北京举行(16日报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工程 高峰论坛 学习班 治疗学 儿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届全国、全军儿科细胞治疗学学习班暨高峰论坛通知
3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96,共1页
由中华医学会再生医学会、干细胞工程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会、中国生物医药协会再生医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儿科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全军儿科细胞治疗学学习班暨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4月17~19日在北京举行(16... 由中华医学会再生医学会、干细胞工程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会、中国生物医药协会再生医学分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儿科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全军儿科细胞治疗学学习班暨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4月17~19日在北京举行(16日报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工程 高峰论坛 学习班 治疗学 儿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重度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杜侃 栾佐 +4 位作者 屈素清 刘卫鹏 汪兆艳 杨印祥 杨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重症脑性瘫痪患儿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后6个月进行自身对照,比较患儿粗大运动和综合功能的进步程度,并随访移植后0、1、3、6、12个月患儿一...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重症脑性瘫痪患儿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后6个月进行自身对照,比较患儿粗大运动和综合功能的进步程度,并随访移植后0、1、3、6、12个月患儿一般情况。结果 50例患儿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均成功。移植后6个月失访1例,至12个月失访4例,余46例完成观察。移植后6例患儿在手术后3~5 d即出现显著临床改善,大部分患儿在移植后3个月左右运动能力进步,6个月之后进步幅度减缓。移植前6个月综合功能评估进步程度为(19.14±9.82)%,移植后6个月为(28.49±10.52)%,移植后进步显著大于移植前(P=0.001),其中以运动和认知改善明显。粗大运动功能评估总百分比从移植前的(23.80±10.64)%,上升到移植后(27.31±11.72)%,平均每月上升(1.05±0.49)%,显著大于移植前6个月进步幅度(P=0.001)。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康复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脑瘫患儿有明显临床改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各功能区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综合功能评定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与 IVIG 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鹏宇 汤楚中 +3 位作者 潘绪 迟海涛 孙文婷 屈素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5期60-63,共4页
目的比较英夫利西单抗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儿科诊断的88例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患儿接受英夫利西单... 目的比较英夫利西单抗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儿科诊断的88例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患儿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英夫利西单抗组),66例患儿追加 IVIG 治疗(IVIG复治组)。比较两组患儿持续发热时间、不同时间点的退热率、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s)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英夫利西单抗组患儿平均持续发热时间[(16.8±2.9)小时]显著短于 IVIG 复治组[(56.3±8.6)小时](P<0.001),不同时间点退热率均显著高于 IVIG 复治组(P<0.05)。治疗后第10天,英夫利西单抗组1例患儿出现CALs,治疗后第56天恢复正常; IVIG 复治组9例患儿出现CALs,治疗后第56天病变仍存在。 IVIG 复治组1例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3周川崎病复发);英夫利昔单抗组患儿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 IVIG 复治组(P<0.05),治疗期间无一例患儿发生支气管炎; IVIG 复治组8例患儿发生支气管炎。两组患儿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能加速川崎病患儿退热,缩短患儿持续发热时间,且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IVIG初治无效 英夫利西单抗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发热 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皮肌炎1例报告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湘凤 栾佐 +4 位作者 吴凤岐 赖建铭 徐世侠 吴南海 黄友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8-360,392,共4页
目的探讨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皮肌炎的疗效。方法1例3岁皮肌炎患儿接受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磷酰胺(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后,通过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 目的探讨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皮肌炎的疗效。方法1例3岁皮肌炎患儿接受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磷酰胺(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后,通过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CD34+细胞,预处理选用CTX、兔抗人T淋巴免疫球蛋白(ATG)和马法兰(MeL)。0天回输CD34+细胞数9.45×106/kg。观察症状体征变化、造血重建及免疫恢复情况。结果动员获得单核细胞数为1.04×107/kg,经纯化获得CD34+细胞占94%,CD34+细胞回收率达67%,去除3个对数级CD3+。+9d粒系植入,+14d巨核系植入。+19d皮损恢复正常,四肢肌力由移植前Ⅱ级或Ⅲ级转为Ⅳ级。+180d免疫恢复,+210d肌力恢复Ⅴ级。结论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小儿皮肌炎,可选择CD34+纯化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皮肌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婴幼儿饮食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杜侃 栾佐 +5 位作者 屈素清 杨辉 杨印翔 汪兆燕 金慧玉 刘卫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饮食结构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70例足月正常产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病例组),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27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出生、抚育、生长发育及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分... 目的探讨婴幼儿饮食结构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70例足月正常产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病例组),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27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出生、抚育、生长发育及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分析饮食结构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对饮食结构中影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Ig)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未按时添加维生素A+D、肉类蛋白类、蔬菜水果类及喜甜食、经常饮用煲汤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病例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3、锌、铁、铜、镁、Ig G、Ig A、Ig M、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婴幼儿不良饮食习惯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发作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结构和指导在预防和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饮食结构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印祥 栾佐 +2 位作者 许晓霞 崔盈 汪兆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为临床更有效的治疗HIE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新生7 d的SD大鼠建立重度HIE模型后,分为对照组、G-CSF组、NSCs组和G-CSF+NSCs组。G-CSF...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为临床更有效的治疗HIE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新生7 d的SD大鼠建立重度HIE模型后,分为对照组、G-CSF组、NSCs组和G-CSF+NSCs组。G-CSF组在建模后1 h皮下注射G-CSF 50μg/(kg·d),共5 d;NSCs组在建模后第2天经脑室移植NSCs;G-CSF+NSCs组则在每天注射G-CSF的基础上进行NSCs移植;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建模1、2和4周后通过脑重和mNSS评分分析治疗效果,并在建模4周后对大鼠脑组织行冰冻切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建模1、2和4周后,对照组大鼠的脑重明显低于其他三组,且4周后NSCs组、G-CSF+NSCs组大鼠脑重高于G-C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建模1、2和4周后,对照组大鼠mNSS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建模2、4周后,G-CSF+NSCs组大鼠mNSS评分低于G-C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显示,G-CSF+NSCs组神经细胞排列最整齐,未见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结论单独G-CSF或NSCs移植均可减轻HIE的神经损伤症状,联合治疗可取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l生脑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血缘脐血及骨髓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徐世侠 汤先华 唐湘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和非血缘骨髓移植(UBMT)对儿童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Medline、CNKI、CBM在1999-2007年期间发表的关于儿童脐血移植和非血缘骨髓移植的研究文献。从干细胞植入、移植并发症、早期死... 目的观察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和非血缘骨髓移植(UBMT)对儿童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Medline、CNKI、CBM在1999-2007年期间发表的关于儿童脐血移植和非血缘骨髓移植的研究文献。从干细胞植入、移植并发症、早期死亡、生存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UCBT和UBMT的临床疗效。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性偏倚采用倒漏斗图(funnel plot)显示。结果检索出292篇文献,最终纳入6个试验共668例患儿。UCBT与UBMT相比,因植入延迟使植入失败率增高、早期移植相关死亡率增加,但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并未明显增加,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减少使两者的长期生存率相似。结论儿童UCBT和UBMT移植后的长期生存率无明显区别,目前文献表明,UCBT也是儿童血液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骨髓 移植 干细胞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照射与纯化疗的两种不同移植预处理方案对急性、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Meta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世侠 汤先华 +4 位作者 陈海青 冯博 徐海琴 陈效培 唐湘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54-1360,共7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含照射与纯化疗的两种不同的移植预处理方案对急、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OCT)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计算机检索Cochrane、MEDLLINE、CNKI、CBM在1990-2007年期间发表的关于急、慢性髓系白血病HSCT中不... 本研究旨在观察含照射与纯化疗的两种不同的移植预处理方案对急、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OCT)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计算机检索Cochrane、MEDLLINE、CNKI、CBM在1990-2007年期间发表的关于急、慢性髓系白血病HSCT中不同预处理方案的研究文献;从干细胞植入、移植后的并发症、长期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检索出2 149篇英文文献和46篇中文文献,最终纳入9个临床对照试验共3 039例患者。分析结果表明,TBI/CY和BU/CY两种预处理方案在植入失败率和移植相关死亡率无明显区别,但BU/CY组移植后的并发症如并发肝静脉闭塞症、出血性膀胱炎明显增加,而TBI/CY组病人移植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间质性肺炎及白内障等明显增加;不同的疾病在两种预处理方案结局不同,对AML病人TBI/CY组移植后的复发危险明显低于BU/CY组,移植后的长期无病生存也明显优于BU/CY组,但对CML病人则TBI/CY组移植后的复发危险明显高于BU/CY组,而两种预处理方案的长期无病生存无明显区别。结论:目前有限文献表明两种不同移植预处理方案各有优缺点,对AML病人TBI/CY组优于BU/CY组,而对CML病人两组无明显区别。本结果对临床医生合理选择预处理方案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射 化疗 TBI/CY预处理方案 BU/CY预处理方案 META分析 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重症患儿家长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36
11
作者 霍世英 黄建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疾病 亲属 焦虑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南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2-364,共3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后,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造成组织器官病理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AID的典型代表,我国SLE...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后,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造成组织器官病理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AID的典型代表,我国SLE的人群患病率为70/10万~100/10万。该病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及多种自身抗体形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疗法,儿童期患病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发育,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造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机体免疫系统 致敏淋巴细胞 多系统损害 功能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佩-梅病3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屈素清 杜侃 刘卫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77-1177,1185,共2页
1临床资料 病例1,男,11个月,因"智力、运动发育落后9个月伴惊厥发作"入院。围产期无明显异常。有1姐姐,体健,家族无类似病史。入院时不能竖头,不会翻身,不能独坐,手不能握物,能认识亲人,能逗笑,不会发声。生后1/2个月出现惊厥发作,... 1临床资料 病例1,男,11个月,因"智力、运动发育落后9个月伴惊厥发作"入院。围产期无明显异常。有1姐姐,体健,家族无类似病史。入院时不能竖头,不会翻身,不能独坐,手不能握物,能认识亲人,能逗笑,不会发声。生后1/2个月出现惊厥发作,服用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后惊厥控制。体检:头围45.5 cm,视物追踪可,无眼球震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发作 临床资料 发育落后 丙戊酸钠 惊厥控制 苯巴比妥 眼球震颤 围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zlowski型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1例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索磊 栾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Kozlowski型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SMDK)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1例SMDK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基因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儿8岁,病程6年余,临床表现为四肢指趾短粗,髋内翻畸形,膝外翻畸形,脊柱侧弯且前凸过... 目的探讨Kozlowski型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SMDK)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1例SMDK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基因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儿8岁,病程6年余,临床表现为四肢指趾短粗,髋内翻畸形,膝外翻畸形,脊柱侧弯且前凸过度,严重的干骺端改变,TRPV4、NXX3-2基因杂合突变。结论典型的临床特征辅以基因诊断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准确诊断SMD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 影像学表现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人LINGO-1慢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索磊 杨印祥 栾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962-2966,共5页
目的体外构建含人LINGO-1慢病毒干扰载体,并测定其对靶基因LINGO-1的干扰效应。方法2015年3—11月,根据Gen Bank数据库中报道的人LINGO-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针对人LINGO-1短发夹RNA(LINGO-1 shRNA)干扰序列,并将其克隆至重组质粒载体,测... 目的体外构建含人LINGO-1慢病毒干扰载体,并测定其对靶基因LINGO-1的干扰效应。方法2015年3—11月,根据Gen Bank数据库中报道的人LINGO-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针对人LINGO-1短发夹RNA(LINGO-1 shRNA)干扰序列,并将其克隆至重组质粒载体,测序验证后在293T细胞内包装慢病毒并测定病毒滴度。将慢病毒载体分为目标基因干扰载体组(实验组)和错配序列干扰载体组(对照组),并转染至人胶质细胞瘤细胞U25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感染效率,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法检测LINGO-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INGO-1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两组慢病毒干扰载体,经过包装分别得到滴度为2×108TU/ml和4×108TU/ml的病毒原液。病毒载体感染人胶质细胞瘤细胞U251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载体转染效率分别为96.6%、95.2%。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胶质细胞瘤细胞U251高表达LINGO-1,经慢病毒载体转染后,实验组免疫荧光呈现减弱现象。实验组LINGO-1 mRNA表达水平(0.09±0.01)较对照组的(1.00±0.00)降低(t=12.87,P<0.01),实验组LINGO-1 mRNA相对表达抑制率为91.0%。实验组LINGO-1表达水平(0.28±0.02)较对照组的(1.00±0.00)降低(t=-8.13,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人LINGO-1shRNA干扰载体,并证实了干扰载体对靶基因有较好的干扰效果,为研究LINGO-1在轴突再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属 RNA干扰 LING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遗传代谢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栾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50-952,共3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遗传代谢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化疗期间患儿的饮食管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霍世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6期444-445,共2页
对96例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化疗的血液病患儿实施饮食管理。停药后追踪观察6~10个月,无1例诱发急性胰腺炎。提示严格的饮食管理可避免或降低L-ASP化疗期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关键词 儿童 血液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胰腺炎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栓塞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玉晶 胡晓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4期283-284,共2页
对 1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对其并发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 ,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关血缘脐血移植治疗儿童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唐湘凤 栾佐 +4 位作者 吴南海 徐世侠 黄友章 王凯 龚小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无关血缘脐血移植治疗儿童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进行非血缘脐血移植的患儿,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例,幼年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骨髓增生异常... 目的探讨无关血缘脐血移植治疗儿童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进行非血缘脐血移植的患儿,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例,幼年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2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石骨症、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Ⅵ型黏多糖和慢性肉芽肿各1例。HLA高分辨全相合6例,5个位点相合10例,4个位点相合5例,3个位点相合3例。预处理选用白消安(Bu)/环磷酰胺(CTX)/抗胸腺球蛋白(ATG)或全身放疗(TBI)/CTX/ATG为主方案。6例ALL采用TBI/CTX/ATG,其中2例加鬼臼乙叉苷(VP16),18例采用Bu/CTX/ATG,其中3例JMML加马法兰,1例ALL和1例AML加VP16,3例非恶性疾病加塞替哌。于0d回输脐血有核细胞中位数为5.26(2.26~13.3)×107/kg,CD34细胞中位数为2.86(0.79~9.8)×105/k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采用环孢素A和甲基泼尼松龙(MP)或骁悉,出现Ⅲ~Ⅳ度aGVHD者,加用CD25单抗。结果脐血干细胞粒系植入率为91.7%(22/24),1例ALL未植入,1例CML于+130d排斥;血小板植入率为83.3%(20/24),中性粒细胞≥0.5×109/L中位天数+15(+13~+28)d;血小板≥20×109/L中位天数+38(+25~+100)d。7例出现Ⅰ~Ⅱ度aGVHD;1例出现Ⅲ度aGVHD,给予MP均控制;2例出现Ⅳ度aGVHD,给予MP及CD25单抗后未控制。随访中位时间28(9~96)个月,均未发生慢性GVHD(cGVHD)。现存活14例血型均转为供者型;死亡10例,其中原发病复发2例(急变期CML和婴儿型ALL各1例),Ⅳ度aGVHD合并感染2例,6例感染(CMV间质性肺炎4例,霉菌性肺炎2例)。结论无关血缘脐血是快速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之一,为恶性疾病患儿争取了治疗时间;因其cGVHD发生率低,对非恶性疾病患儿的治疗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关血缘 脐血移植 儿童 恶性疾病 非恶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
20
作者 徐世侠 栾佐 +3 位作者 唐湘凤 吴南海 杨平地 黄友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51-654,共4页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儿童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5例儿童血液病,其中非血缘脐血移植9例,同胞脐血移植3例,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同胞骨髓移植1例。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或环磷酰胺/...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儿童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5例儿童血液病,其中非血缘脐血移植9例,同胞脐血移植3例,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同胞骨髓移植1例。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或环磷酰胺/全身照射(CY/TBI)为基础的预处理的方案。结果14例患儿植入成功,白细胞的植入时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血移植血小板的植入时间较骨髓或外周血延迟(P<0.05)。主要并发症为CMV感染和复发,11例患儿生存,其中10例无病存活(占66.7%),存活最长时间为6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1年生存率为76.6%,预计5年生存率为57.4%。结论脐血移植具有GVHD轻且较容易控制、搜寻时间短等优点,对儿童患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移植 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