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兴免疫检查点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邱春燕 张火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3-736,共4页
免疫检查点通过双信号机制调控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活性而发挥作用。这些分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Ig)超家族,另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配体/受体... 免疫检查点通过双信号机制调控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活性而发挥作用。这些分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Ig)超家族,另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配体/受体对。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免疫检查点靶点不断涌现,其中,CD40、CD27、4-1BB、OX40及VISTA等在实体瘤治疗中具有良好前景。负向免疫检查点(negative checkpoint regulators,NCRs)也逐渐受到重视,更多新兴免疫检查点分子正在临床试验阶段,低反应率及耐药性是新靶点研究的瓶颈。本文就免疫检查点靶点的特点、部分研究中的免疫检查点新靶点、新兴免疫检查点靶点研究前景与挑战等热点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肿瘤坏死因子配体/受体超家族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