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理解心理学:历史形态、特征与评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万振东
刘邦春
王礼军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基础部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9-213,共5页
-
文摘
理解心理学是一种坚持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取向,倡导人特有研究方式的建构与运用,以达成对人及其心理生活本质或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描述为目标的心理学流派、思想主张或形态。其发展先后呈现出知识论取向的理解心理学、价值论(或生存论)取向的理解心理学、整合论取向的理解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致力于探究人的社会本性,构筑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历史样态。未来,理解心理学还需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携手说明心理学共同推动心理学走向成熟。
-
关键词
理解心理学
说明心理学
整合视野
-
Keywords
understanding psychology
explanation psychology
integrated vision
-
分类号
B8409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和平心理学的三种理论模型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刘邦春
冯永辉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基础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7,共6页
-
基金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8FZX018)。
-
文摘
和平心理学把提升人的幸福与尊严、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实现世界和平作为终极研究目标。但在研究领域内部,不同流派存在的观点并不一致,也难以统一到同一个理论框架中。关于和平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模型:积极和平心理理论模型、和平文化心理理论模型、和平进化心理理论模型。以上三种研究模式都认同回归心理学的和平价值,挖掘个体和平潜能,建立星球公民责任感。未来的和平心理学需要克服现有人性观的片面性,树立全面的人性观;克服过分强调积极和平的倾向,建立全面的和平心理学研究观;超越零和思维,深入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内涵,推动我国和平心理学研究发展。
-
关键词
和平心理学
积极和平心理理论模型
和平文化心理理论模型
和平进化心理理论模型
-
Keywords
peace psychology
positive peace psychology theory model
peace culture psychology theory model
peace evolution psychology theory model
-
分类号
B8409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和平心理学的经典传统与现代研究趋向
- 3
-
-
作者
刘邦春
田营
万振东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基础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枣庄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2-308,共7页
-
文摘
本文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学家对和平心理的看法,以“和平”为主线,追溯和平心理学思潮兴起的历史逻辑。毕达哥拉斯、恩培多克勒、柏拉图、奥古斯丁、夸美纽斯、康德等从本体论视角,确立了实现永久和平的理想追求。冯特的民族心理学重视研究原始人、战争英雄等的和平心理品质,早期的意动心理学重视人类和平意识研究,机能心理学强调通过建设学校“微型共同体”,提高儿童的和平意识。精神分析心理学则为战争与和平心理提供了新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和平潜能、致力于世界和平冲突化解,推动了和平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末的和平心理学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和平,发生了“政治道歉”、和平冲突化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研究趋向。
-
关键词
和平
和平心理
和平冲突化解
和平共同体
-
Keywords
peace
peace psychology
peace conflict resolution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
-
分类号
B8409
[哲学宗教—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