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保华 胡长江 +1 位作者 连军松 杨仕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liver injury,DILI)的疗效,拟摸索出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血液净化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消...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liver injury,DILI)的疗效,拟摸索出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血液净化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住院治疗的10例以重度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其中5例在住院第1周进行1~2次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另外5例为同时期未接受灌流及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后7、14、30 d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的变化情况,以及总胆红素水平下降的幅度,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总胆红素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14、30天时,治疗组分别为(464.7±127.7)、(181.3±49.8)、(111.5±45.8)、(28.4±10.5),对照组分别为(373.2±65.8)、(363.4±165.6)、(256.4±131.1)、(75.2±43.3),两组在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下降幅度在治疗后第7、14、30天时治疗组分别为(283.4±156.5)、(353.2±136.4)、(436.4±134.6),对照组分别为(9.8±132.4)、(116.7±103.2)、(297.9±51.3),两组在第7、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提高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降低速度,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对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应尽早应用,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血清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甲胎蛋白表达与肝祖细胞激活状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钱光阳 徐敏晖 +5 位作者 李建军 蔡雄 张长松 吴孟超 吴东 卫立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甲胎蛋白(AFP)表达与肝祖细胞激活状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16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51岁。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AFP和细胞角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甲胎蛋白(AFP)表达与肝祖细胞激活状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16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51岁。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AFP和细胞角蛋白19(CK19)染色观察并定量。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观察AFP的表达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Cochran-Armitage线性趋势检验分析祖细胞激活状态(CK19阳性染色)评分与AF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AFP高表达组总生存期短于肝癌组织AFP低表达组(P=0.021)。祖细胞激活状态评分与血清AFP浓度(P=0.046)、肝癌组织AFP表达(P<0.001)正相关。结论肝细胞癌甲胎蛋白高表达对肝癌预后不利,可能与肝脏祖细胞的激活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类 祖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噪声暴露前后豚鼠听觉功能的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纪帅 陈星睿 +1 位作者 吴军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运用不同测试技术对白噪声暴露前后豚鼠的听觉功能进行检测,分析120 d B SPL白噪声暴露对豚鼠听觉功能的影响,为豚鼠的听力学研究提供模型及方法参考。方法以120 d B SPL白噪声为噪声暴露条件,比较噪声暴露组、对照组各20只豚鼠听... 目的运用不同测试技术对白噪声暴露前后豚鼠的听觉功能进行检测,分析120 d B SPL白噪声暴露对豚鼠听觉功能的影响,为豚鼠的听力学研究提供模型及方法参考。方法以120 d B SPL白噪声为噪声暴露条件,比较噪声暴露组、对照组各20只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总结分析120 d B SPL白噪声暴露对豚鼠听觉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噪声暴露组之间的ABR阈值、DPOAE幅度值、eABR阈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0 d B SPL白噪声建立豚鼠噪声性聋动物模型稳定,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可以很好地检测白噪声暴露前后豚鼠听觉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噪声性聋 听性脑干反应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电刺激A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pG免疫刺激序列的质粒增强HBsAg诱导的免疫应答
4
作者 解冰 唐紫薇 +7 位作者 劳文光 李建军 王岩 朱诗应 陶清源 戚中田 赵平 陈志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以含有多拷贝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的质粒作为治疗性乙肝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含有6个拷贝D型CpG ODN的质粒pKO-CG6,将该质粒以及载体pKO分别刺激健康人及HBV感染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检测PBMC的增殖及分泌的细... 目的探讨以含有多拷贝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的质粒作为治疗性乙肝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含有6个拷贝D型CpG ODN的质粒pKO-CG6,将该质粒以及载体pKO分别刺激健康人及HBV感染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检测PBMC的增殖及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IL-12,进一步将重组HBsAg分别联合这两种质粒免疫小鼠,检测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结果质粒pKO-CG6与载体pKO在体外均能有效激活健康人及HBV感染者PBMC增殖反应,并促进IFN-γ、IL-12的产生,其中pKO-CG6的免疫刺激活性强于载体pKO。小鼠体内试验表明,虽然载体pKO也具有免疫佐剂作用,但pKO-CG6更能显著增强HBsAg诱导的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免疫应答。结论含有多拷贝D型CpG ODN的质粒能有效激活HBV感染者的PBMC,并增强HBsAg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CPG寡脱氧核苷酸 质粒 免疫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