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燕 任艺虹 +3 位作者 周超飞 张庆考 刘国树 刘陪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AST/SST)的危险因素及其冠脉造影特点,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至2011-01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术者5 129例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AST/SST)的危险因素及其冠脉造影特点,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至2011-01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术者5 12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冠脉造影证实AST/SST(AST/SST组)43例。按年龄、性别(3∶1)匹配原则抽取PCI术后未出现AST/SST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ST/SST平均时间(4.1±5.7)d。院内死亡率13.95%(6/43)。AST/SST组糖尿病比例及血肌酐、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P<0.05);AST/SST组支架置入前1周内心绞痛发作及1个月内急性心肌梗死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脉造影AST/SST组出现B2/C病变比例、支架贴壁不良比例和支架数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I术后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比值比1.447,95%可信区间1.101~1.902,P=0.008)、急性心肌梗死(比值比7.177,95%可信区间1.956~26.328,P=0.003)、多支架置入(比值比2.186,95%可信区间1.326~3.604,P=0.002)、支架贴壁不良(比值比7.590,95%可信区间1.389~41.475,P=0.019)是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比值比0.988,95%可信区间0.979~0.998,P=0.016)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多支架置入、支架贴壁不良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