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期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4
1
作者 丁玲玲 张宏 +4 位作者 米卫东 何艳 张旭 马鑫 李宏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麻醉苏醒期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麻醉苏醒期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I^III级,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组,每组50例。右美托咪啶组将右美托咪啶以0.8μg/(kg·h)静脉泵注10 min,再以0.3μg/(kg·h)恒速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气腹建立后,所有患者采用40°Trendelenberg体位。观察记录患者手术结束时(T0)、苏醒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10 min(T3)四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数值;对患者进行Ramsay镇静评分、术毕舒适度评分、术后谵妄分级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在术前1 d,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通过6个认知量表评估患者记忆、注意、神经运动反应速度多领域的认知功能测试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判断;患者于术前1 d,术后1 d,术后5 d采血以检查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右美托咪啶组患者在T1和T2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比对照组患者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术后谵妄分级量表评分降低(P<0.05)、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术后1 d对照组17人,右美托咪啶组11人,术后5 d对照组12人,右美托咪啶组9人发生POCD;在术后1 d和术后5 d右美托咪啶组血清TNF-α,NSE,IL-6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啶组血清SO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麻醉苏醒期及术后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右美托咪啶能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机器人 Trendelenberg体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中国专家共识暨路径管理专家共识(2018):前列腺癌根治手术部分 被引量:32
2
作者 冯艺 米卫东 +2 位作者 王东信 郝瀚 周利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2-608,共7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加以优化,以缓解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2...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加以优化,以缓解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2010年,ERAS研究小组在瑞典成立ERAS学会(http://www.erassociety.org),通过不断的研究教育,制定最佳围术期实践流程的模型,聚焦并巩固围术期最优流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 前列腺癌 路径管理 专家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处理 surgery 根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老年医学应成为老年麻醉学的努力方向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天龙 张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9-630,共2页
中国老龄化速度十分迅速,至2017年底,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1%,老年人群手术总数量已经达到1.58亿。伴随快速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挑战十分严峻,具有手术适应证的老年人群也迅速攀升[1]。但可手术率由于麻醉因素而受到限制,管理... 中国老龄化速度十分迅速,至2017年底,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1%,老年人群手术总数量已经达到1.58亿。伴随快速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挑战十分严峻,具有手术适应证的老年人群也迅速攀升[1]。但可手术率由于麻醉因素而受到限制,管理不当造成较高的麻醉相关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 老年医学 围术期 术后严重并发症 手术适应证 老年人群 老年人口 麻醉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降压对机器人肝胆手术高血压患者每搏量变异度预测输液反应和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喆 吕雪彩 +3 位作者 傅强 刘毅 刘荣 米卫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9-425,共7页
目的:探讨在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中使用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对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预测输液反应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使用乌拉地... 目的:探讨在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中使用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对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预测输液反应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使用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泵速为6.0~7.0μg/(kg.min),降压范围为10%≤Δ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AP)≤20%],并按照是否有原发性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25)和非高血压组(n=38)(剔除了部分不符合要求的病例)。在反Trendelenburg体位下建立人工气腹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输液前后心率(heart rate,HR),SAP,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量(stroke volume,SV),每搏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和S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然后以SVI变化百分比ΔSVI≥10%为有反应,绘制SVV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反Trendelenburg体位及气腹条件下,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使用乌拉地尔后SVV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和诊断阈值。结果:在使用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的患者中,高血压组SVV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4,诊断阈值为13.5%;非高血压组SVV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诊断阈值为15.5%。结论:机器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在反Trendelenburg体位和固定气腹压下应用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后,SVV均能准确预测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的容量状况,其中非高血压组的SVV诊断阈值高于高血压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药物 乌拉地尔 高血压 阈值 机器人 反Trendelenburg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法测定持续输注米库氯铵用于甲状腺手术神经监测的最大剂量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永杰 黄连军 +4 位作者 李扬 仝黎 王晓晨 胡克石 冯泽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72-1475,共4页
目的利用序贯法探讨持续输注米库氯铵用于不影响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最大输注剂量,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8例行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患者序贯地进行试验。术中以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手术中当TOF值... 目的利用序贯法探讨持续输注米库氯铵用于不影响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最大输注剂量,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8例行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患者序贯地进行试验。术中以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手术中当TOF值升至75%以上时开始持续输注米库氯铵,以5.43μg·kg-1·min-1为起始剂量,根据前一例患者对神经功能监测仪的反应来上调或者下调下一例患者的米库氯铵输注剂量。通过Brownlee上下序贯法来计算求得米库氯铵的LD50及95%CI。结果持续输注米库氯铵且不影响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LD50为8.94μg·kg-1·min-1,95%置信区间为8.89~8.99μg·kg-1·min-1。9例(32.1%)患者诱导后出现一过性胸前皮肤发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插管困难及术中体动。结论在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的甲状腺手术中,持续输注米库氯铵且不影响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LD50为8.94μg·kg-1·min-1,95%置信区间为8.89~8.99μg·kg-1·min-1。术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库氯铵 甲状腺手术 术中神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呼吸末正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准确性及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宇 傅强 米卫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观察俯卧位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条件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状态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患者60例,全麻后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 目的观察俯卧位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条件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状态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患者60例,全麻后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PV)、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俯卧位体位下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呼气末正压(PEEP),记录每个PEEP时点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后以7 ml/kg进行补液试验后,再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PEEP值后记录输液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然后以输液前后每搏量变异指数的差值(ΔSV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有反应组(ΔSVI≥15%)和无反应组(ΔSVI<15%)组,分别绘制SVV、PPV和PVI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确定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对SVV、PPV和PVI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诊断阈值及其相关性。结果与平卧位相比较,俯卧位条件下SVV、PPV、PVI均增大(P<0.05),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心率、每搏量、每搏量指数、心输出量、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时,在PEEP=0、5、10、15 mm Hg条件下,SV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759、0.718、0.521,PP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792、0.705、0.505,PVI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765、0.709、0.512。当PEEP=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0.5、11.5、13.5;当PEEP=5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1.5、13.5、14.5;当PEEP=1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3.5、14.5、16.5。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SVV、PPV、PVI变化分别与PEEP值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4、0.561、0.553,P<0.01)。结论 SVV、PPV和PVI在PEEP≤10 mm Hg时可以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三者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相似,诊断阈值随PEEP值增大而增大,诊断的准确性随PEEP值增大而下降;在PEEP=15 mm Hg时,SVV、PPV和PVI不能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俯卧位 每搏量变异度 脉搏压变异度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镇痛专家共识 被引量:38
7
作者 方向明 朱涛 +11 位作者 米卫东 苏帆 李军 张加强 陈晖 陈国忠 赵平 祝胜美 耿立成 贾慧群 缪长虹 欧阳碧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疼痛作为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是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验。手术后疼痛常在手术结束或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刻发生,通常不超过3~7 d。... 疼痛作为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是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验。手术后疼痛常在手术结束或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刻发生,通常不超过3~7 d。目前国内外术后镇痛不足普遍存在,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2]。此外,晚期癌症患者常伴有中、重度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 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 镇痛效果 曲马多 阿片类药物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潜在困难气道的识别与处理 被引量:5
8
作者 宋丽 袁维秀 +1 位作者 米卫东 张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618,共3页
困难气道是指具有五年以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的一种临床情况。困难气道的预测方法有很多。Shah等比较了几种评估气道的常用方法,认为上唇咬合试验和甲颏间距是较好地预测指标,但是要联合其他方法综合分... 困难气道是指具有五年以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的一种临床情况。困难气道的预测方法有很多。Shah等比较了几种评估气道的常用方法,认为上唇咬合试验和甲颏间距是较好地预测指标,但是要联合其他方法综合分析。李晓强等Meta分析表明,Wilson评分对于困难气道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应用中还需要参考其他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试验 李晓强 麻醉经验 气管插管 预测价值 预测方法 颈部手术 气管导管 插管困难 颈椎活动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靶向置管臭氧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永海 路桂军 +2 位作者 赵国利 杨静 刘智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评价突出物靶向置管臭氧溶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在CT引导下经安全三角入路,利用记忆金属导丝靶向将导管置入突出物内,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医用臭氧10 ml,术后1周内每天注射60μg/ml的医用臭... 目的:评价突出物靶向置管臭氧溶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在CT引导下经安全三角入路,利用记忆金属导丝靶向将导管置入突出物内,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医用臭氧10 ml,术后1周内每天注射60μg/ml的医用臭氧10 ml,一周以后拔管;术后1周、3个月进行患者VAS评分并评估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有无神经损伤、感染、误入蛛网膜下腔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3个月随访或患者复诊,了解症状改善情况,依据改良的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达99.3%,优良率92.9%,无效率为0.7%。术后一周内有5例疼痛加重,但三个月后明显缓解,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突出物靶向置管臭氧溶盘对腰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置管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兰琛 曹江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先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每组14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先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每组14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具体方法为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2h后恢复再灌注。Sham组仅分离血管,不留置线栓;于大脑中动脉栓塞前30 min DEX组给予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00μg/kg(4μg/ml),IR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三组均于再灌注24h后取8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剩余6只大鼠取脑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 IR组和DEX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Sham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大于Sham组,SOD、GSH-PX、GR、CAT活性明显低于Sham组(P〈0.05);DEX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IR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IR组,SOD、GSH-PX、GR、CAT活性明显高于IR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保护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作用,可能有助于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再灌注损伤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冠华 冯泽国 +1 位作者 周建平 王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63-467,共5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factors,NTF)家族成员之一,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多种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维持和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BDNF还能够调节神经元静息膜电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factors,NTF)家族成员之一,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多种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维持和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BDNF还能够调节神经元静息膜电位、神经兴奋性和突触传递,在突触可塑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与其对离子通道的调节有关。BDNF不仅可以与TrkB受体结合激活第二信使级联反应和蛋白磷酸化过程调节离子通道的性质,还可以直接调节钠通道活性。可见,BDNF还具有神经调质和兴奋性递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离子通道 受体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温度对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中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代永静 王建荣 +3 位作者 马燕兰 袁维秀 何丽 刘静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液体温度对择期行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择期行双髋或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温热组(44例)和常温组(44例)。温热组术中静脉输入36.5~37.5℃的温热液体(包括库存血),并采用温度为37℃的恒温... 目的探讨液体温度对择期行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择期行双髋或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温热组(44例)和常温组(44例)。温热组术中静脉输入36.5~37.5℃的温热液体(包括库存血),并采用温度为37℃的恒温冲洗液进行术区冲洗;常温组术中静脉输入常温(22~24℃)液体及库存血,并用同温度的冲洗液进行术区冲洗。观察患者术前,术中1h、2h、3h,术毕即刻五个观察时相的肌酐、尿素氮以及术中总尿量的变化。结果温热组术中血清肌酐、尿素氮值均低于常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肌酐变化趋势相同,但尿素氮变化趋势略有不同;温热组术中总尿量显著多于常温组(P<0.01)。结论术中应用温热液体维持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中正常的肾功能和稳定的内环境,保证体内代谢产物的及时排出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髋关节 液体温度 肾功能 尿量 肌酐 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龄、低体重供肾肾移植围术期管理的新挑战
13
作者 杨璐 黄文起 米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9-631,共3页
对于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是不可避免的。肾移植较其他肾脏替代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肾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且肾移植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感染率及各种原因导致的住院率。通过肾移植还能改善患者... 对于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是不可避免的。肾移植较其他肾脏替代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肾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且肾移植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感染率及各种原因导致的住院率。通过肾移植还能改善患者机体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社会功能。可以说,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替代治疗手段。不仅如此,与单纯接受透析比较,肾移植可延长预期寿命22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肾脏替代治疗 腹膜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 体重比 心血管事件 社会功能 住院率 灌注压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2018) 被引量:59
14
作者 徐建国 黄宇光 +14 位作者 邓小明 米卫东 田玉科 王国林 李天佐 闵苏 缪长虹 孙莉 马虹 徐世元 杨建军 鲍红光 袁红斌 刘克玄 万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2-715,共4页
地佐辛自2009年在国内上市以来,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规范和优化地佐辛的临床应用,国内专家组曾于2013年召开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研讨会,并形成《2013年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并发表于当年的临床麻醉学杂志。该建议对规范和优化地... 地佐辛自2009年在国内上市以来,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规范和优化地佐辛的临床应用,国内专家组曾于2013年召开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研讨会,并形成《2013年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并发表于当年的临床麻醉学杂志。该建议对规范和优化地佐辛的临床应用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专家组 临床应用 2009年 临床麻醉学 国内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弹道式放散性冲击波和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介入治疗足底筋膜炎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霍修林 王克涛 +5 位作者 张晓莹 杨倚天 曹福羊 杨静 袁维秀 米卫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比较气压弹道式放散性冲击波和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疼痛门诊的足底筋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冲击波组(A组)和超声组(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T0)与... 目的比较气压弹道式放散性冲击波和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疼痛门诊的足底筋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冲击波组(A组)和超声组(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T0)与治疗后1周(T1)、1月(T2)、3月(T3)、6月(T4)晨起第1步数字量表疼痛评分(NR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超声下足底筋膜的厚度,末次随访时记录2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率和满意度。结果最终A组纳入39人,B组纳入38人。治疗前两组患者NRS评分相近,治疗后早晨第1步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1周(T1)、1月(T2)B组晨起第1步NRS评分均低于A组(P<0.01),治疗后3月(T3)、6月(T4)B组晨起第1步NRS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AOFAS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A组高于B组(90.44±13.27 vs 75.76±21.40,P<0.05);A组、B组有效率分别为92.31%、76.32%,A组高于B组(P<0.05);A组复发1例(2.56%),B组复发8例(21.05%),B组复发率高(P<0.05);A组、B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13±2.67、6.63±3.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气压弹道式放散性冲击波中长期疗效和患者满意度优于超声引导下激素注射组,在疼痛医学、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治疗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入治疗 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下血管球瘤48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凯凯 路桂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2-954,共3页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是一种少见的有血管球细胞来源的软组织肿瘤,一般为良性肿瘤,恶性极为少见[1]。多发生于四肢末端(96%),尤其甲下最为常见(65%~75%),其余较少发生的部位有消化道、肾脏、气管、鼻腔、纵隔、宫颈、阴茎、尿道旁及骨...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是一种少见的有血管球细胞来源的软组织肿瘤,一般为良性肿瘤,恶性极为少见[1]。多发生于四肢末端(96%),尤其甲下最为常见(65%~75%),其余较少发生的部位有消化道、肾脏、气管、鼻腔、纵隔、宫颈、阴茎、尿道旁及骨等[2]。目前血管球瘤发生的病因尚不明确,甲下或者甲旁血管球瘤临床常表现为间断剧烈疼痛,手术切除是常规的治疗方法。但血管球瘤误诊率较高,术后复发情况出现较多。导致病程时间长,病人长时间处于痛苦状态,部分病人出现焦虑状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我科收治的48例血管球瘤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以提高对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误诊,避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软组织肿瘤 诊治效果 四肢末端 病程时间 焦虑状态 肿瘤 恶性 误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