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动脉炎诊断及活动性评价中国专家调查
被引量:
6
1
作者
戴晓敏
董智慧
+20 位作者
陈盛
程永静
达展云
戴生明
董静
侯勇
李芬
刘晓兵
梅轶芳
青玉凤
施春花
史伟浩
舒强
王勇
温鸿雁
徐健
徐胜前
薛静
叶霜
朱剑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
目的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应问题的平均分。结果中国专家目前主要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分类标准进行TA临床诊断。其中,年龄、肢体跛行、黑矇等症状,无脉或脉搏减弱、血管杂音、双侧脉压差增大、高血压等体征,以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疾病诊断。此外,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无创影像学检查均被认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TA活动性评估,中国专家主要采用美国Kerr评分体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各种无创影像学检查均具有重要的病情活动性评估价值。在影像选择方面,颈动脉受累者更推荐血管超声检查,对于肺动脉、胸/腹主动脉主干受累者则CTA略优于MRA。结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无创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中国医师对TA的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诊断
疾病活动性
中国
专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动脉炎诊断及活动性评价中国专家调查
被引量:
6
1
作者
戴晓敏
董智慧
陈盛
程永静
达展云
戴生明
董静
侯勇
李芬
刘晓兵
梅轶芳
青玉凤
施春花
史伟浩
舒强
王勇
温鸿雁
徐健
徐胜前
薛静
叶霜
朱剑
姜林娣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医院
血管外
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北京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南通大学附属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
人民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北京协和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中南大学湘雅二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
人民
医院
血管外
科
哈尔滨医
科
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川北医学院附属
医院
风湿
血液内
科
江西省
人民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医院
血管外
科
山东大学齐鲁
医院
风湿
内
科
内蒙古医
科
大学附属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山西医
科
大学第二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安徽医
科
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
医院
风湿
免疫
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病科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571)~~
文摘
目的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应问题的平均分。结果中国专家目前主要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分类标准进行TA临床诊断。其中,年龄、肢体跛行、黑矇等症状,无脉或脉搏减弱、血管杂音、双侧脉压差增大、高血压等体征,以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疾病诊断。此外,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无创影像学检查均被认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TA活动性评估,中国专家主要采用美国Kerr评分体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各种无创影像学检查均具有重要的病情活动性评估价值。在影像选择方面,颈动脉受累者更推荐血管超声检查,对于肺动脉、胸/腹主动脉主干受累者则CTA略优于MRA。结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无创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中国医师对TA的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价。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诊断
疾病活动性
中国
专家调查
Keywords
Takayasu's arteritis
diagnosis
disease activity
Chinese
expert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动脉炎诊断及活动性评价中国专家调查
戴晓敏
董智慧
陈盛
程永静
达展云
戴生明
董静
侯勇
李芬
刘晓兵
梅轶芳
青玉凤
施春花
史伟浩
舒强
王勇
温鸿雁
徐健
徐胜前
薛静
叶霜
朱剑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