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5例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启明 周乃康 +1 位作者 刘颖 杨成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750-753,共4页
目的:总结105例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探讨胸壁大块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5例胸壁肿瘤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27例。年龄6~70岁。94例原发性肿瘤,其中良性75例,恶性19例;11例为转移癌。19例行胸壁肿瘤切除及胸... 目的:总结105例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探讨胸壁大块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5例胸壁肿瘤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27例。年龄6~70岁。94例原发性肿瘤,其中良性75例,恶性19例;11例为转移癌。19例行胸壁肿瘤切除及胸壁大块缺损重建术。结果: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诊:48例良性肿瘤患者健在,16例死于其它原因。13例恶性肿瘤生存21个月至8年,恶性者术后主要死于复发及远处转移。11例转移癌全部死亡,术后生存10个月至6年4个月。结论:对无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肋骨肿瘤,应先做限制性根治切除术。大块胸壁缺损的重建,应用理想的修复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肿瘤 胸壁大块缺损 修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胸外科临床带教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永富 褚剑 +5 位作者 杨博 李敏 李捷 郭俊唐 梁朝阳 刘阳 《中国医院》 2015年第4期72-73,共2页
临床实习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胸外科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引导实习生更好更快地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首先要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把医德医风的传承与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其次,在... 临床实习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胸外科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引导实习生更好更快地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首先要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把医德医风的传承与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其次,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实习生的临床实践和沟通能力;最后,要引导实习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养成不断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使其能够有更长远的发展,并终身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带教 临床实习教学 医院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117
3
作者 初向阳 薛志强 +2 位作者 张连斌 侯晓斌 马克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背景与目的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已被广泛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 背景与目的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已被广泛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1例,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胸腔镜下完成,其中右上肺叶切除12例,左下肺叶切除5例,右下肺叶切除2例,左肺上叶切除1例,右肺中叶切除1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胸。平均手术时间(132.7±16.2)min,术中出血(110.5±24.6)mL;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3.1±1.3)d;术后住院时间(5.2±3.2)d。全部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单操作孔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波 张竞 +2 位作者 周乃康 张连斌 刘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04-1105,共2页
目的分析黏液表皮样肺癌的外科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本科17年间19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效果。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占同期手术切除肺癌的0.68%。肺叶切除术13例,全肺切除5例,开胸探查1例... 目的分析黏液表皮样肺癌的外科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本科17年间19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效果。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占同期手术切除肺癌的0.68%。肺叶切除术13例,全肺切除5例,开胸探查1例。15例为低恶性,4例高恶性。术后平均随访68.26个月,无失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17/18)、80.00%(12/15)和70.00%(7/10)。其中低恶性占78.95%(15/19),均无淋巴结转移,1、3、5年生存率均为100%;高恶性4例,淋巴结转移率75%(3/4),1年生存率为33.33%,无3年生存率。结论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发病率低。病理以低恶性为主。低恶性黏液表皮样癌经彻底手术切除可获治愈,高恶性病人术后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预后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类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少伟 薛志强 +2 位作者 温佳新 王波 初向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4-499,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关其预后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肺类癌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肺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aplan-Meier方法... 背景与目的肺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有关其预后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肺类癌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肺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98例肺类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者分别41例、57例。肺类癌患者的5年及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0%、73.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0,1)、吸烟(P=0.005)、病理亚型(P<0.000,1)、肿瘤分期(P<0.000,1)、T分期(P=0.000,2)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5)、肿瘤分期(P=0.017)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类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好。年龄、肿瘤分期是影响肺类癌术后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类癌 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在原发肺黏膜相关淋巴瘤中的诊治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彬 王波 +1 位作者 初向阳 张连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3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随访资料。结果:13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中... 目的:探讨原发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3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随访资料。结果:13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中,男8例,女5例,男女比例1.6∶1;发病年龄21~67岁,中位年龄5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部不适6例,咳嗽2例,发热2例,胸痛1例,还有2例无明显不适症状;有1例合并有干燥综合征。胸部CT表现为3例有肺实变影伴有支气管充气征,3例有斑片影,4例中出现团块影,还有3例可见磨玻璃结节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双肺均有病变,另有4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胸腔积液。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后辅以化疗,4例患者单纯行化疗,方案主要为CHOP方案或R-CHOP方案,3例患者仅行对症支持治疗。13例中1例失访,随访时间1~11年。1例于确诊4年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于11年后死亡,1例因化疗不良反应于确诊后2年内死亡,余10例至今仍生存,且无疾病进展。结论: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改变,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对于那些病变局限,尤其是常规方法无法取得病理的患者,手术切除病灶既能明确诊断,又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该病的诊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肺肿瘤 MALT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明月 安振月 英静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7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自发性血气胸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自发性血气胸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引流时间、镇痛药应用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电话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时间和镇痛药应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对自发性血气胸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自发性血气胸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玉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1-21,共1页
随着电视腔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日臻成熟,外科已经进入了微创时代。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尽可能减轻医源性创伤始终是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各种微创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创新。近年来开展的经自然腔道和单孔道内镜外... 随着电视腔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日臻成熟,外科已经进入了微创时代。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尽可能减轻医源性创伤始终是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各种微创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创新。近年来开展的经自然腔道和单孔道内镜外科手术,就是现代微创外科技术不断创新的标志。2007年法国医生完成经阴道胆囊切除术,200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经脐单孔肾切除术。与其它外科领域相同,普胸外科的微创手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 操作孔 内镜外科手术 微创外科技术 微创技术 医源性创伤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胸腹腔镜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近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赛 安振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比较食管鳞癌胸腹腔镜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8例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Ivor-Lewis术(IvorLewis组)81例,行McKeown术(McKeown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 目的比较食管鳞癌胸腹腔镜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8例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Ivor-Lewis术(IvorLewis组)81例,行McKeown术(McKeown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围术期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情况。结果Ivor-Lewis组患者手术用时显著长于McKeown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McKeow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vor-Lewis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McKeown组(P<0.05),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McKeow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腹腔镜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均可作为食管鳞癌患者的候选术式,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术前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胸腔镜 腹腔镜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2例高龄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赵嘉华 初向阳 +1 位作者 薛志强 徐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1-25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癌已经成为老年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而手术仍是其首选治疗手段,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本研究旨在分析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癌已经成为老年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而手术仍是其首选治疗手段,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本研究旨在分析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2008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行原发性肺癌切除术的352例高龄患者中术后出现心律失常者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应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结果 352例高龄肺癌患者中,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者71例,发生率为20.2%。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史、术前心电图异常、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时间与术后心律失常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结论应注意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高龄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气管内植入的医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阳 孙玉鹗 +3 位作者 黄孝迈 江朝光 郭锦芳 成玉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5-248,共4页
镍钛记忆合金已被证实是一种优良的体内埋入材料,但在腔道内应用的基础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该合金气管内植入6个月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局部组织无损害,炎症反应轻,合金丝逐渐被新生的纤维包膜包绕和新生柱状上皮覆盖。未见变... 镍钛记忆合金已被证实是一种优良的体内埋入材料,但在腔道内应用的基础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该合金气管内植入6个月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局部组织无损害,炎症反应轻,合金丝逐渐被新生的纤维包膜包绕和新生柱状上皮覆盖。未见变色、腐蚀和细胞毒性现象,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生物相容性 气管内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BB3/STMN1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EGFR通路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波 王彬 +2 位作者 张连斌 初向阳 余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47-552,共6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分子标志物在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抗微管类药物靶点TUBB3(tubulin,beta 3 class III)/STMN1(stathmin1)基因表达水平与EGFR(epider...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分子标志物在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抗微管类药物靶点TUBB3(tubulin,beta 3 class III)/STMN1(stathmin1)基因表达水平与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KRAS(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BRAF(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PI3K(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为NSCLC预后及药物疗效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46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通过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TUBB3、STMN1基因mRNA表达水平,通过xTAG液相芯片法检测EGFR、KRAS、BRAF、PI3K基因突变,对检测结果应用SPSS 19.0软件采用Spearman相关进行分析基因表达与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抗微管靶点TUBB3和STMN1存在很强的共表达性,TUBB3基因高表达时,STMN1趋向于高表达(P=0.006)。EGFR E21突变与TUBB3存在负相关关系:EGFR E21无突变时TUBB3趋向于高表达(P=0.004,6)。KRAS E2突变与STMN1存在正相关关系:KRAS E2突变时STMN1趋向于高表达(P=0.038,6)。结论抗微管耐药相关因子TUBB3和STMN1与EGFR通路的关键因子突变相关,提示了EGFR突变和KRAS突变是调控TUBB3/STMN1表达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化疗药物耐药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TUBB3表达 STMN1表达 EGF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MISO在肺癌模型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及PET显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钰琦 郑昕 +3 位作者 周乃康 张锦明 柳曦 张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94-1796,共3页
目的评价乏氧显像剂18F-硝基咪唑丙醇(18F-FMISO)在肺腺癌动物模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荷肺腺癌T739小鼠经尾静脉注入18F-FMISO后不同时间(30、60、90、120min)处死,测量18F-FMISO的生物分布,并行PET显像。对照组小鼠在注入18F-氟脱氧葡... 目的评价乏氧显像剂18F-硝基咪唑丙醇(18F-FMISO)在肺腺癌动物模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荷肺腺癌T739小鼠经尾静脉注入18F-FMISO后不同时间(30、60、90、120min)处死,测量18F-FMISO的生物分布,并行PET显像。对照组小鼠在注入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后行PET显像。结果荷瘤鼠肿瘤PET显像清晰。生物分布研究表明肿瘤有明显的放射性摄取。在肾脏和肝脏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肿瘤对血和肌肉的T/NT比值均大于2。结论肺部恶性肿瘤组织中18F-FMISO摄取高于正常组织,可通过PET清晰显像,为进一步临床应用于肿瘤的乏氧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MISO 乏氧显像剂 生物分布 肺部肿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于30岁低龄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侯广杰 张连斌 +1 位作者 初向阳 王继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56-458,共3页
背景与目的青年肺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已成为多数共识。既往对青年肺癌患者的研究多以40岁或45岁为界,而<30岁的低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少见报道。本文回顾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从1993年至今17年来诊疗过的<30岁的... 背景与目的青年肺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已成为多数共识。既往对青年肺癌患者的研究多以40岁或45岁为界,而<30岁的低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少见报道。本文回顾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从1993年至今17年来诊疗过的<30岁的低龄肺癌患者的病史、分期、治疗及病理特点,为这一年龄段肺癌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993年以来所有<30岁的肺癌患者,共计53例。其中非小细胞癌患者34例,小细胞癌患者19例。男女比例1.5: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腺癌27例,鳞癌6例,腺鳞癌1例,无大细胞癌患者。其中12例接受手术治疗,38例化放疗,3例放弃治疗。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病例,12例手术患者中,手术根治性切除8例,姑息性切除4例。结论低龄肺癌患者腺癌,小细胞癌比例大,多数出现症状就诊时处于晚期,预后差。改善预后应重视常规体检,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病理 低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合成3-^18F-2-羟基丙烷-2-硝基咪唑及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锦明 郑昕 +3 位作者 柳羲 郭喆 刘晓飞 田嘉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全自动合成肿瘤乏氧显像剂3-18F-2-羟基丙烷-2-硝基咪唑(18F-FMISO)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模块,在密闭体系下4~6mg前体与F-18离子在110℃反应300s,1mol/LHCl120℃下水解180s,经柱色层纯化得18F-FMISO... 目的研究一种全自动合成肿瘤乏氧显像剂3-18F-2-羟基丙烷-2-硝基咪唑(18F-FMISO)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模块,在密闭体系下4~6mg前体与F-18离子在110℃反应300s,1mol/LHCl120℃下水解180s,经柱色层纯化得18F-FMISO。检测正常小鼠、荷瘤鼠的生物学分布及PET显像。结果采用FDG模块自动化合成18F-FMISO,合成效率为67%,时间为25min,放化纯度>99%,体外稳定性良好。生物学分布及PET显像表明,肿瘤明显摄取18F-FMISO,120min时瘤/肌比为2.99,但肝、肾、肠的放射性较高。结论改良的FDG模块可高效、快速合成18F-FMISO,其产品质量符合临床要求。18F-FMISO适于胸、颈部肿瘤的乏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MISO 自动化合成 肿瘤乏氧 PET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带膜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茂强 丁保国 +1 位作者 于祥 张金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2-175,共4页
报告6例用带膜支架封闭食管-气管瘘的临床应用结果,旨在对有关技术问题做一探讨。6例均为男性,年龄42~56岁,其中食管疾所致者5例,肺癌所致者1例。所用带膜支架为Cook公司生产,透视引导下导入病变区,6例均获得成功。植入后经导管... 报告6例用带膜支架封闭食管-气管瘘的临床应用结果,旨在对有关技术问题做一探讨。6例均为男性,年龄42~56岁,其中食管疾所致者5例,肺癌所致者1例。所用带膜支架为Cook公司生产,透视引导下导入病变区,6例均获得成功。植入后经导管注入碘水证实瘘口被封闭,术后未再出现食后呛咳。随访时间4~12个月(3例仍在随访中),钡餐复查未见食管-气管瘘复发及支架移位。用带膜支架封闭食管-气管瘘具有创伤性小、操作技术简单及能使患者恢复正常饮食等优点,是一优良的姑息治疗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气管瘘 介入放射学 带膜支架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启明 周乃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136-1139,共4页
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存在胃食管反流。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食管胃的压力测定,结果显示吻合口上方的静息压高于吻合口下方的静息压。食管24小时pH监测表明术后胃食管反流是客观存在的。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患者有异... 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存在胃食管反流。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食管胃的压力测定,结果显示吻合口上方的静息压高于吻合口下方的静息压。食管24小时pH监测表明术后胃食管反流是客观存在的。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患者有异常现象及食管炎征象。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不因机械吻合或手工吻合而异。反流的发生与术后时间的长短无关。食管24小时pH监测是最敏感的观察方法。半卧位睡眠是预防反流的有效方法。反流的治疗主要应用促动力药和粘膜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胃食管反流 测压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化在肺癌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少伟 薛志强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35-640,共6页
肺癌愈发成为威胁中国居民生命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率持续攀升而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至关重要。以"不依赖DNA序列改变而又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为特点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近年来进展迅... 肺癌愈发成为威胁中国居民生命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率持续攀升而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至关重要。以"不依赖DNA序列改变而又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为特点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近年来进展迅猛,尤其在DNA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全面认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及实施精准医疗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概述DNA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肺癌领域的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相关方向的研究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DNA甲基化 组蛋白甲基化 早期诊断 表观治疗药物 精准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