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体旁路途径及活化在IgA肾病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希 魏日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448-450,共3页
1968年,Berger首次提出IgA肾病(IgA N)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特征是以IgA或以IgA为主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或系膜及毛细血管壁,通常伴有补体C3及免疫球蛋白IgG、IgM沉积。40%的患者将在肾脏活检诊断后的20年内发展... 1968年,Berger首次提出IgA肾病(IgA N)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特征是以IgA或以IgA为主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或系膜及毛细血管壁,通常伴有补体C3及免疫球蛋白IgG、IgM沉积。40%的患者将在肾脏活检诊断后的2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IgA肾病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差很大,因此,通过寻找无创性的生物标志物,尽早干预以延缓肾功能进展以成为目前IgA N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补体旁路 肾小球系膜 终末期肾脏病 肾脏活检 生物标志物 免疫球蛋白 毛细血管壁 肾功能 肾小球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