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血液净化材料及佩戴式人工肾的研究构想和预期成果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长生 赵伟锋 +3 位作者 张翔 贾凌云 苏白海 周建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目前,安全有效、特异高效、集成便携成为血液净化耗材及体外循环设备的发展方向。为解决临床和产业重大需求,满足先进血液净化材料及设备的迫切需求,凝练了4个关键研究目标:1)聚醚砜原材料、纺丝生产线、血液透析膜和滤器实现国产化,研... 目前,安全有效、特异高效、集成便携成为血液净化耗材及体外循环设备的发展方向。为解决临床和产业重大需求,满足先进血液净化材料及设备的迫切需求,凝练了4个关键研究目标:1)聚醚砜原材料、纺丝生产线、血液透析膜和滤器实现国产化,研发小型血液透析器和血滤器。2)研发与个体化治疗配套的高效特异抗体、β2–微球蛋白和内毒素吸附剂。3)研发佩戴式人工肾装置。4)建立产学研医实时联动机制和评价规范。相应地,研究内容包含:1)解决聚醚砜生产的稳定性和纯化技术、中空纤维膜血液相容性,研发聚醚砜原材料、纺丝生产线、抗凝高通血液透析膜和滤器。2)解决高效特异吸附材料的可控合成、仿生分子刷的有效控制和特异抗体的批量生产,研发高效特异β2–微球蛋白、内毒素吸附剂,建立抗体吸附剂生产线。3)解决微型泵和微型监测装置的制备技术和透析液的再生,研发佩戴式人工肾装置。4)解决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的研发与临床脱节问题,建立产学研医全程实时联动体系和临床评价平台。基于以上内容,以期为国内乃至世界尿毒症患者带来福音,基本解决此类病症对人类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治疗 高通抗凝血液透析器 高效特异性血液灌流器 佩戴式人工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冲洗方式预防腹膜透析早期导管移位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黄静 林莉 +1 位作者 张红 谢香成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7-9,共3页
目的降低腹膜透析置管术后早期导管移位发生率。方法将56例首次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均于置管术后第1天使用1.5%乳酸盐腹膜透析液200mL进行腹腔冲洗,每日2次,连续7d。A组(14例)采用卧位、重力方式冲洗;B组(15例)立位、重... 目的降低腹膜透析置管术后早期导管移位发生率。方法将56例首次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均于置管术后第1天使用1.5%乳酸盐腹膜透析液200mL进行腹腔冲洗,每日2次,连续7d。A组(14例)采用卧位、重力方式冲洗;B组(15例)立位、重力冲洗;C组(13例)卧位、脉冲式冲洗;D组(14例)立位、脉冲式冲洗。结果四组导管位置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评分显著优于其他三组(均P<0.05);四组腹腔冲洗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均无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立位联合脉冲式腹腔冲洗能够减少腹膜透析置管术后早期导管移位,且不会增加患者疼痛。腹膜透析置管术后早期,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站立体位和脉冲式推注的方式进行腹腔冲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导管移位 腹腔冲洗 卧位 立位 脉冲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思考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聪慧 冯哲 +2 位作者 尹智炜 李爽 陈香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特有的医学模式,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总结运用经验,提升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水平,将为我国全民健康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本文利用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特有的医学模式,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总结运用经验,提升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水平,将为我国全民健康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本文利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的基础数据,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医结合取得的基础成绩,总结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在COVID-19疫情防控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在梳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判了中西医结合在医疗资源、临床教育科研、国际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提出了实现中西医结合继承创新、引领世界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发展等我国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建设目标;据此建议,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理体系,加强中西医结合防治人才和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国际交流发展,弘扬中西医结合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学 循证医学 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