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海乐得对部分肾切除大鼠残余肾脏表达PAI-1、TGFβ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岩 陈香美 +3 位作者 张颖 叶一舟 师锁柱 于力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94-59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海乐得对5/6肾切除(5/6NX)大鼠残余肾组织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l,PAI-l)、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海乐得对5/6肾切除(5/6NX)大鼠残余肾组织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l,PAI-l)、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的影响。方法:海乐得治疗5/6肾切除大鼠6周后处死,检测尿蛋白排泄和血生化变化,制作残肾组织病理和冰冻切片,提取残余肾脏组织RNA,分别采用组织原位杂交及Northern印记杂交方法观察PAI-l、TGFβ的基因表达。结果:中药治疗组残肾组织中PAI-l和TGFβmRNA表达、尿蛋白排泄、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肾脏病理损害以及脂代谢紊乱亦有明显改善。结论:海乐得通过PAI-l和TGFβ途径,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肾功能和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1 TGFΒ 肾功能衰竭 中医药疗法 海乐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大鼠肾脏微分离肾小球、肾小管及动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利 陈香美 +3 位作者 刘航 彭丽霞 张雪光 洪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 :观察老年大鼠肾脏不同部位不同亚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TR)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取 3月龄及 2 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肾脏 ,行Western印迹杂交及Northern印迹杂交检测肾皮质AT1R的蛋白及基因表达 ,行冰冻切片 (厚 5 μm) ,通过... 目的 :观察老年大鼠肾脏不同部位不同亚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TR)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取 3月龄及 2 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肾脏 ,行Western印迹杂交及Northern印迹杂交检测肾皮质AT1R的蛋白及基因表达 ,行冰冻切片 (厚 5 μm) ,通过激光切割、弹射微分离系统分离肾小球、肾小管及动脉 ,提取RNA ,利用RT -PCR方法观察AT1aRmRNA、AT1bRmRNA及AT2 RmRNA的表达。结果 :2 4月龄大鼠肾脏的AT1R在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均低于 3月龄大鼠。应用自动激光微分离技术成功分离了大鼠肾脏的肾小球、肾小管及小动脉。 2 4月龄大鼠肾小球AT1aRmRNA的表达与 3月龄大鼠比较无明显差异 ,在肾小管表达低于 3月龄大鼠 ,动脉表达高于 3月龄大鼠 ;AT1bRmRNA在肾小球、肾小管表达均低于 3月龄大鼠 ,在动脉的表达高于 3月龄大鼠 ;AT2 RmRNA的表达在肾小管明显高于 3月龄大鼠 ,在肾小球及动脉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大鼠的肾小球、肾小管及肾内动脉各型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改变不同 ,有可能在肾脏增龄性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激光微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抗体制备及其在肾脏定位的研究
3
作者 张萍 陈香美 +3 位作者 许国双 何娅妮 吴镝 杨聚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采用新的基因免疫方法制备小鼠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anti-humanorganicaniontransporter3,hOAT3)多克隆抗体,并用该抗体对hOAT3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方法应用Accelrys软件分析hOAT3抗原表位,选择其细胞内表位... 目的采用新的基因免疫方法制备小鼠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anti-humanorganicaniontransporter3,hOAT3)多克隆抗体,并用该抗体对hOAT3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方法应用Accelrys软件分析hOAT3抗原表位,选择其细胞内表位,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人肾组织RNA中扩增其261bp的cDNA序列,克隆到pBQAP-TT构建基因免疫载体,与辅助载体pCMVi-GMCSF和pCMVi-FlT3L同时免疫小鼠,5周后获得血清抗体,人肾组织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和定位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基因免疫载体pBQAP-TT-hOAT3,序列分析鉴定正确,ELISA方法测得抗体滴度高达1∶3000,该抗体识别人肾皮质膜蛋白62×103的hOAT3,人肾组织免疫组化提示该抗体识别定位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结论成功用基因免疫方法制备高效特异性抗hOAT3多克隆抗体,为今后的生理病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 基因免疫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1基因融合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娅妮 陈香美 +4 位作者 于志恒 吕杨 师锁柱 朱晗玉 彭丽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6-360,共5页
利用DNA重组技术 ,将编码人钠 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hNaDC1)抗原表位区 (W138 Q2 19)的cDNA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GEX 5X 1,构建重组质粒pGEX hNaDCL6 .在大肠杆菌BL2 1中 ,经IPTG诱导 ,获得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ST) hNaDC1重组融合蛋... 利用DNA重组技术 ,将编码人钠 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hNaDC1)抗原表位区 (W138 Q2 19)的cDNA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GEX 5X 1,构建重组质粒pGEX hNaDCL6 .在大肠杆菌BL2 1中 ,经IPTG诱导 ,获得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ST) hNaDC1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 .以谷胱甘肽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获得纯化的GST hNaDC1.以此为免疫原制备的抗hNaDC1抗体可特异性识别人类和大鼠肾组织以及小肠组织中天然的钠 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利用该抗体 ,首次证实了hNaDC1基因编码产物分布于人肾组织近端肾小管刷状缘 ,与大鼠钠 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SDCT1)分布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基因融合表达 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粘附分子1特异结合肽的筛选及其生物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佳慧 赵乐群 +2 位作者 程庆砾 陈香美 朱圣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7,共8页
采用两种方法对噬菌体展示随机十五肽库进行亲和淘选 .ELISA法筛选特异结合高亲和力的阳性噬菌体单克隆 ,测序 ,得到 6个与人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展示十五肽单克隆 .再经ELISA法从这 6个噬菌体单克隆中选择与ICAM ... 采用两种方法对噬菌体展示随机十五肽库进行亲和淘选 .ELISA法筛选特异结合高亲和力的阳性噬菌体单克隆 ,测序 ,得到 6个与人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展示十五肽单克隆 .再经ELISA法从这 6个噬菌体单克隆中选择与ICAM 1亲和力最高的单克隆 ,同时利用蛋白空间结构位象模拟技术对小肽与ICAM 1的亲和力进行模拟研究 .最终获取目的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RGEFRGRDNSVSVV .目的单克隆噬菌体与ICAM - 1的亲和常数Ka 为 7 87× 10 7L mol .体外合成、纯化并标记目的小肽 .ELISA法验证目的小肽与人ICAM 1的结合呈浓度依赖性 ,抗ICAM 1多抗不能拮抗目的小肽与ICAM 1的结合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证实 ,此目的小肽具有与炎症组织中高表达的ICAM 1特异性结合的功能 .在动物体内 ,荧光标记的目的小肽具有向高表达ICAM 1的炎症部位特异性聚集的功能 .说明此目的肽可尝试作为以ICAM 1为靶的“肽导向药物”的前导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噬菌体展示随机多肽库 亲和淘选 炎症 体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引起复制性衰老细胞胞内钙信号转导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哲 陈香美 +1 位作者 洪权 王建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0-296,共7页
为了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引起复制性衰老细胞胞内游离钙的变化以及衰老对其的影响 ,初步阐明衰老引起胞内游离钙变化的机制 .选用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WI 38细胞株 ,利用逆转录PCR(RT PCR)技术及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衰老细胞... 为了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引起复制性衰老细胞胞内游离钙的变化以及衰老对其的影响 ,初步阐明衰老引起胞内游离钙变化的机制 .选用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WI 38细胞株 ,利用逆转录PCR(RT PCR)技术及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衰老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 (AT2R)mRNA水平的表达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 (LSCM )观察WI 38细胞在AngⅡ刺激 ,Valsartan阻断条件下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改变 .AngⅡ通过AT1受体介导增加WI 38细胞内游离钙的水平 ,并随着WI 38细胞传代增加至衰老状态 ,AT2受体高表达 ,AT1受体介导的钙离子信号转导的活性逐渐降低 .提示WI 38细胞衰老过程中钙离子信号的转导活性降低 ,并且AT1R和AT2R在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细胞内钙信号活性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与机制 .为探讨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细胞 钙信号转导 血管紧张素 共聚焦显微镜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丽萍 郑秋甫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 基因表达 LV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鉴别ANCA相关小血管炎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美花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280-281,共2页
1概述 系统性小血管炎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大多数小血管炎病因不明,即原发性小血管炎:尚有部分小血管炎继发于其他因素,如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1概述 系统性小血管炎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大多数小血管炎病因不明,即原发性小血管炎:尚有部分小血管炎继发于其他因素,如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并发的血管炎、药物(肼屈嗪、丙基硫氧嘧啶、可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小血管炎 ANCA 早期鉴别 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小血管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丙基硫氧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髓核细胞来源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蓝蔚仁 潘赛 +4 位作者 孙超 李海音 蒋长青 周跃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髓核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尾椎椎间盘髓核细胞和BMSCs,流式细胞术和三系分化实验鉴定BM-SCs。差速离心法分离髓核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 目的:探讨大鼠髓核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尾椎椎间盘髓核细胞和BMSCs,流式细胞术和三系分化实验鉴定BM-SCs。差速离心法分离髓核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并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标志物CD81、Tsg101。分别使用荧光探针CM-DIO和CM-DIL标记BMSCs和髓核细胞外泌体,将两者共培养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对髓核细胞外泌体摄取情况。将第三代BMSCs分为三组:外泌体组,加入髓核细胞外泌体(50μg/ml);共培养组,与髓核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分别于7、14、21d时应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外泌体组和对照组Ⅱ型胶原(COL2A1)、蛋白多糖(ACAN)、SOX9的m RNA表达量。14d时应用qRT-PCR检测3组的COL2A1、ACAN、SOX9的m RNA表达量。结果:提取的第三代大鼠髓核细胞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状,第三代BMSCs呈形态均一的长梭形。BMSCs高表达CD29(99.77%)、CD44(93.97%)、CD90(99.67%),低表达CD34(0.82%)、CD45(0.68%)。BMSCs成骨、成脂、成软骨诱导后染色均为阳性。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为30~100nm类圆形双层膜结构,其表达CD81、Tsg101蛋白,不表达Calnexin蛋白。荧光显微镜下CM-DIL标记的外泌体可被CM-DIO标记的BMSCs摄取。诱导7、14、21d后,外泌体组的COL2A1、ACAN、SOX9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d时共培养组COL2A1、ACAN、SOX9的m 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低于外泌体组(P<0.05)。结论:大鼠髓核细胞外泌体可在体外诱导B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且诱导效果优于与髓核细胞的非接触式共培养,可为椎间盘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有效的髓核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髓核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