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耳科学基础研究的进展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翟所强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86-89,共4页
关键词 基础研究 耳科学 国内 耳鼻咽喉科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计算机科学 现代医学 生物化学 高新科技 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耳鼻喉科为首要症状的白塞病一例
2
作者 李万鑫 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1引言白塞病于1937年由土耳其医生Behcet首次报道,并以之命名,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以某一器官损害作为首发症状时,临床医生往往容易误诊误治,甚至无法做出诊断。现将我科收... 1引言白塞病于1937年由土耳其医生Behcet首次报道,并以之命名,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以某一器官损害作为首发症状时,临床医生往往容易误诊误治,甚至无法做出诊断。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累及下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症状 白塞病 耳鼻喉科 临床医生 系统性疾病 病理基础 临床表现 器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耳蜗毛细胞前体细胞与耳蜗间质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媛 郭维 +2 位作者 胡吟燕 郑贵亮 翟所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5-207,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耳蜗间质细胞对耳蜗毛细胞前体细胞——大上皮嵴(greater epithelial ridge,GER)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取出生后第1天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只,利用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分离出纯耳蜗GER细胞和耳蜗间质... 目的探讨耳蜗间质细胞对耳蜗毛细胞前体细胞——大上皮嵴(greater epithelial ridge,GER)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取出生后第1天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只,利用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分离出纯耳蜗GER细胞和耳蜗间质细胞,并进行体外混合培养及形态学的观测,对共培养10天的标本行抗Calretinin(标记幼稚毛细胞)及抗p27抗体(标记支持细胞)的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结果混合培养的耳蜗GER细胞和间质细胞易形成片状细胞岛,共培养10天后,有部分细胞表达Calretinin,亦有少数细胞表达p27,但无Calretinin及p27双标记者。结论GER细胞与耳蜗间质细胞共培养,可以诱导GER细胞分化为毛细胞及支持细胞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再生 前体细胞 大上皮嵴 间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中国河北省遗传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艺 陈静 +6 位作者 朱玉华 程静 李建忠 卢宇 冀飞 王荣光 袁慧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分析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家系的临床听力学特征及遗传规律。方法对一个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及临床遗传学特征的分析。对家系成员进行调查并绘制系谱图。对调查的家系成员进行... 目的分析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家系的临床听力学特征及遗传规律。方法对一个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及临床遗传学特征的分析。对家系成员进行调查并绘制系谱图。对调查的家系成员进行病史、体检、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两名患者进行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前庭功能及颞骨CT扫描检查以排除听神经病及听觉系统的其他病变。结果该耳聋家系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患者表现为一种迟发型的、渐进性的、以低频下降为主的听力损失,发病年龄介于10~25岁,早期以低频损失为主,听力曲线呈上升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累及全频听力,听力曲线由上升型变为平坦型。结论该耳聋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表现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及连锁分析,有望发现新的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聋 低频感音性聋 表型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89—07、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耳毒性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兴启 方耀云 +6 位作者 孙建和 张素珍 王沛英 周承勇 于黎明 李玉 胡吟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2-447,共6页
采用听性脑干电反应、眼震电图,结合火棉胶切片、耳蜗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方法和扫描电镜等形态学观察,综合评价抗生素89-07与阿米卡星(AMK)、庆大霉素(GM)的耳毒性。结果表明:GM100mg确有耳蜗系和前庭系毒性... 采用听性脑干电反应、眼震电图,结合火棉胶切片、耳蜗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方法和扫描电镜等形态学观察,综合评价抗生素89-07与阿米卡星(AMK)、庆大霉素(GM)的耳毒性。结果表明:GM100mg确有耳蜗系和前庭系毒性;AMK200mg对耳蜗系有轻度损伤;而抗生素89-0725、50、100mg对耳蜗均无损伤。抗生素89-0725mg对前庭无影响,AMK50mg和GM25mg对前庭有轻度损伤,中、大剂量的GM、AMK和抗生素89-07对前庭均有损伤,并随着剂量的增加损伤程度加重。3种药物对耳蜗和前庭毒性为GM>AMK>抗生素8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89-07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耳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89-07与奈替米星对豚鼠耳毒性的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沛英 李兴启 +6 位作者 方耀云 张素珍 孙建和 于黎明 李玉 赵承军 胡吟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8-454,共7页
92只豚鼠分别肌注4种剂量的抗生素89-07、NTL及生理盐水,28d后通过电生理、病理形态学检查,比较抗生素89-07与NTL对豚鼠的耳毒性。结果显示:抗生素89—07与NTL对听性脑干电反应阈值无显著影响。抗生素... 92只豚鼠分别肌注4种剂量的抗生素89-07、NTL及生理盐水,28d后通过电生理、病理形态学检查,比较抗生素89-07与NTL对豚鼠的耳毒性。结果显示:抗生素89—07与NTL对听性脑干电反应阈值无显著影响。抗生素89-07较NTL对前庭功能影响稍轻。耳蜗病变从扫描电镜、耳蜗铺片所见抗生素89-07较NTL轻。内耳切片观察两药无显著区别.前庭病变各剂量总体相比抗生素89-07较NTL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89-07 奈替米星 耳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例听神经病患者的耳鸣发生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齐悦 兰兰 +7 位作者 史伟 张秋静 纵亮 张娇 李娜 王大勇 李倩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调查听神经病患者的耳鸣发生情况,并分析伴发耳鸣的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点.方法对225例听神经病患者(均可准确陈述病史)进行病史采集及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DPOAE、言语识别率、耳蜗电图等听力学检测,... 目的调查听神经病患者的耳鸣发生情况,并分析伴发耳鸣的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点.方法对225例听神经病患者(均可准确陈述病史)进行病史采集及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DPOAE、言语识别率、耳蜗电图等听力学检测,并对结果总结分析.结果①225例听神经病患者就诊年龄3~45岁,男女比例1:1.23,发生耳鸣的患者126例,比例达56%,青少年期及青年期发病的患者耳鸣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3.03%(75/119)和66.67%(32/48);②男性和女性患者耳鸣发生率分别为52.48%和58.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耳鸣发生率随病程增长而增高,病程10年以上的听神经病患者耳鸣发生率高达82.14%(23/28);④综合征型听神经病患者耳鸣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综合征性听神经病患者(84.00%〉42.00%);⑤轻中度听力损失的听神经病患者耳鸣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听力损失类型.结论本组听神经病患者耳鸣发生与听神经病发病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及类型有一定相关性.听神经病患者耳鸣发生的临床特征分析对进一步探讨听神经病患者耳鸣发生机理提供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感音神经性聋 耳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动诱发性眼震检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谢溯江 杨伟炎 张素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07-309,共3页
关键词 临床检查方法 诱发性眼震 震动 前庭功能障碍 前庭眼动反射 疾病患者 颈椎病患者 临床实践 鼓膜穿孔 摇头眼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O7A基因突变与遗传性耳聋 被引量:7
9
作者 孙艺 袁慧军 王荣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
耳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在所有耳聋患者中,遗传性聋约占50%,在所有先天性聋儿中,60%以上由遗传因素引起。与遗传性耳聋相关的基因大约有200多个,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基因突变 MYO7A 遗传性疾病 耳聋患者 遗传因素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耳声发射的主频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维 张素珍 李兴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74-176,共3页
为探讨检测TEOAE的主频对诊断梅尼埃病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用ILO 88测试系统以click声为刺激信号,对正常耳和梅尼埃病耳作瞬态耳声发射(TEOAE)检测,观察其主频范围.发现正常耳的主频集中在1.2~l.6kHz之间,梅尼埃病主频集中在0.8~1.1kHz... 为探讨检测TEOAE的主频对诊断梅尼埃病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用ILO 88测试系统以click声为刺激信号,对正常耳和梅尼埃病耳作瞬态耳声发射(TEOAE)检测,观察其主频范围.发现正常耳的主频集中在1.2~l.6kHz之间,梅尼埃病主频集中在0.8~1.1kHz之间,正常耳的主频明显高于梅尼埃耳的主频.梅尼埃病人服用甘油后,TEOAE主频发生变化,由低频转为高频,未引出耳声发射耳,服用甘油后耳声反射引出.以上结果提示,检测TEOAE的主频对梅尼埃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试验 梅尼埃病 瞬态耳声发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耳蜗柯替器体外培养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5
11
作者 原红艳 李树华 李兴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3-54,66,i001,共4页
目的 建立稳定的新生大鼠耳蜗柯替器的培养方法 ,为内耳的研究提供新的条件和模型。方法 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完整地分离出新生大鼠整个耳蜗基底膜组织 ,分别采用组织贴壁法及立体定向法进行培养。结果耳蜗柯替器组织块培养 2 4小时后 ,... 目的 建立稳定的新生大鼠耳蜗柯替器的培养方法 ,为内耳的研究提供新的条件和模型。方法 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完整地分离出新生大鼠整个耳蜗基底膜组织 ,分别采用组织贴壁法及立体定向法进行培养。结果耳蜗柯替器组织块培养 2 4小时后 ,组织外周即可见明显新生上皮及成纤维细胞 ,内、外毛细胞及支持细胞等结构清晰可见 ;经丫啶橙和碘化丙啶双重荧光染色进行细胞活性鉴定 ,毛细胞及组织活性良好。结论 用组织贴壁法及立体定向法进行耳蜗柯替器体外培养是一种理想的耳科实验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柯替器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隐性遗传性听神经病基因学研究新突破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秋菊 顾瑞 杨伟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73-74,共2页
来自美国Omaha,Boys Town国立研究医院的Kelley P.M.博士研究小组与其它三个分别为遗传学、神经病学及遗传统计学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发现了一个贡献于非综合征型隐性遗传性听神经病的相关基因-Otoferlin基因(OTOF gene),这是首次发现与非... 来自美国Omaha,Boys Town国立研究医院的Kelley P.M.博士研究小组与其它三个分别为遗传学、神经病学及遗传统计学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发现了一个贡献于非综合征型隐性遗传性听神经病的相关基因-Otoferlin基因(OTOF gene),这是首次发现与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神经病相关的基因.该文章发表在2003年医学遗传学杂志上(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2003:40:45-50),影响因子为5.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相关基因 遗传学 听神经病家系 内毛细胞 基因学 遗传性 综合征 综合病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中的ATP和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途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立东 李兴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64-68,78,共6页
三磷酸腺苷(ATP)和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途径(NO/cGMP pathway)都存在于耳蜗中并且是耳蜗生理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ATP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嘌呤能受体结合提高细胞内的Ca^(2+)浓度。NO/cGMP途径可以降低细胞内的Ca^(2+)浓度,而这个途径的关... 三磷酸腺苷(ATP)和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途径(NO/cGMP pathway)都存在于耳蜗中并且是耳蜗生理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ATP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嘌呤能受体结合提高细胞内的Ca^(2+)浓度。NO/cGMP途径可以降低细胞内的Ca^(2+)浓度,而这个途径的关键酶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和eNOS)可以在Ca^(2+)和钙调蛋白(CaM)结合的条件下被激活,这提示我们:在耳蜗中这两种调节因子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复习,综述了这两种调节因子在耳蜗中的作用,并且提示人们综合而全面地认识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耳蜗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功能 外淋巴液 细胞内 外毛细胞 ATP 一氧化氮 环磷酸鸟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谷氨酰胺合成酶对豚鼠耳蜗电位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勍 单希征 +1 位作者 孙建和 李兴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5-277,T0001,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谷氨酰胺合成酶对豚鼠耳蜗电位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杂色豚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应用豚鼠全耳蜗灌流技术,分别经耳蜗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和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合成酶2小时,记录灌流前和灌流后的耳蜗电位;同时应用透射... 目的观察外源性谷氨酰胺合成酶对豚鼠耳蜗电位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杂色豚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应用豚鼠全耳蜗灌流技术,分别经耳蜗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和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合成酶2小时,记录灌流前和灌流后的耳蜗电位;同时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灌流前后耳蜗形态学的变化。结果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后豚鼠耳蜗电位及形态学无改变。灌流0.5U/L谷氨酰胺合成酶后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非线性特点无改变,但其幅度略有下降,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阈移为5.50±3.33dB;灌流1U/L谷氨酰胺合成酶后CM非线性特点无改变,其幅度下降较灌流0.5U/L谷氨酰胺合成酶时明显,CAP的阈移为10.00±4.17dB,灌流谷氨酰胺合成酶后耳蜗内、外毛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未见改变。结论内毛细胞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被谷氨酰胺合成酶过量摄取后引起了传入神经功能的改变(CAP阈值升高),证明耳蜗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中确实有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合成酶 耳蜗电位 内毛细胞 外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上皮嵴与哺乳类耳蜗毛细胞的分化和再生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学勇 翟所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1-37,共7页
位于感觉上皮外的大上皮嵴细胞经诱导能产生大量异位毛细胞,这是毛细胞再生的一条新的途径,将来也许有助于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本文概述了大上皮嵴中异位毛细胞的产生及其分子水平机制,最后介绍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毛细胞 体外培养 异位 支持细胞 耳蜗 迷路 感觉上皮 神经上皮 感音神经性聋 哺乳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T1095C突变的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t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立东 杨伟炎 +3 位作者 李荣华 王秋菊 钱亚萍 管敏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53-259,共7页
目的分析3例携带线粒体12SrRNA基因T1095C突变的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其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特征以及T1095C突变与对非综合征型—耳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从门诊收集的188例耳聋患者的血样进行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突变筛查,发现三例携... 目的分析3例携带线粒体12SrRNA基因T1095C突变的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其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特征以及T1095C突变与对非综合征型—耳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从门诊收集的188例耳聋患者的血样进行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突变筛查,发现三例携带T1095C突变,推测T1095C突变所引起的12SrRNA二级结构变化及其可能的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对这三例患者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测定,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门诊收集的188例患者的血样中,发现3例患者携带线粒体12SrRNAT1095C突变,临床表现型的评估表明,这些患者的听力损失(包括发病年龄,听力图)的类型不一。序列分析表明这三个患者的线粒体基因组除都有T1095C的突变之外,其线粒体DNA的多态位点还显示独特的多态性。在364个国人的正常对照组中,没有发现该突变。结论T1095C在这些遗传背景不同的有听力损失的家庭中出现强烈的提示这个突变是导致听力损失的致病因素,T1095C突变可能与非综合征型耳聋有关。在这些线粒体DNA中,还有一些碱基突变,如16SrRNA中的A2238G和T2885C以及在CO2(氧化磷酸化复合体2)基因中的第175位氨基酸由Ile变成Val,在ATP合成酶6基因中的第16位氨基酸由Phe变成Leu,以及在ND6基因中的第112位氨基酸由Val变成Met都位于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区域,这些突变可能对这3位患者耳聋的临床表型起了一部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线粒体DNA 突变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一家系MYO7A基因一个新突变位点的鉴定分析
17
作者 孙艺 朱玉华 +6 位作者 程静 李建忠 卢宇 金占国 冀飞 王荣光 袁慧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一个命名为HB-S037的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中国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及MYO7A基因突变分析。方法通过对该家系参与连锁分析的23名成员应用Affymetrix5.0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进行全基因组... 目的一个命名为HB-S037的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中国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及MYO7A基因突变分析。方法通过对该家系参与连锁分析的23名成员应用Affymetrix5.0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及连锁分析,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之后,选取微卫星标记进行精细扫描,确定候选基因,MYO7A基因外显子扩增及测序。结果应用Affymetrix 5.0 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及连锁分析,将HB-S037家系的致病基因初步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11q13.4-14.1之间(最大LOD值=4.346),选取初步定位区域内及附近的12个微卫星标记进行精细定位及单倍型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微卫星标记D11S1314和D11S4166之间的区域(最大LOD值=4.18)。对定位区域内候选基因MY07A的49个外显子直接测序,在MYO7A第17外显子有一个新的突变位点c.2011G>A,该位点突变与此家系疾病表型共分离,并引起编码第671位的甘氨酸替换为丝氨酸(G671S)。该位点在多物种之间保守。100个听力正常人未发现此突变。结论 HB-S037家系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的长臂11q13.4-14.1之间,致病基因为MYO7A,MYO7A第17外显子c.2011G>A突变引起第671位氨基酸甘氨酸替换为丝氨酸,该突变为HB-S037家系的致病突变,为MYO7A基因的一个新发现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遗传性聋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芯片 全基因组扫描 微卫星标记 连锁分析 MYO7A 直接测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中国DFNA9家系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特点
18
作者 孙勍 马丽涛 +7 位作者 单希征 许剑 仇春燕 陈艾婷 冀飞 康东洋 张昕 袁慧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携带COCH基因新突变的一个中国DFNA9家系成员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详尽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视眼动、冷热试验、旋转试验、前庭诱发性肌源性电位,评价有无听力... 目的分析携带COCH基因新突变的一个中国DFNA9家系成员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详尽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视眼动、冷热试验、旋转试验、前庭诱发性肌源性电位,评价有无听力及前庭损害。结果该家系患者听力学检查表现为以高频下降为主的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前庭功能检查正常。结论中国DFNA9家系的所有vWFA2结构域突变携带者一生中均无前庭障碍的症状,详尽的前庭功能检查正常。中国DFNA9家系的临床资料分析表明DFNA9存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H DFNA9 前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鼠耳蜗毛细胞再生
19
作者 翟所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75-75,共1页
各种疾病、噪声、耳毒药等所致感音神经性聋,其实质均在于内耳毛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以往研究表明在生后正常哺乳类动物内耳耳蜗内、外毛细胞是不能再生的.但是,科学家经过听觉系统基因调控研究,发现了毛细胞分化、再生的特有的调控基因,... 各种疾病、噪声、耳毒药等所致感音神经性聋,其实质均在于内耳毛细胞的变性和坏死.以往研究表明在生后正常哺乳类动物内耳耳蜗内、外毛细胞是不能再生的.但是,科学家经过听觉系统基因调控研究,发现了毛细胞分化、再生的特有的调控基因,文章已发表在"科学"和"自然(神经科学)"、"发育"、"神经科学"、"发育机制"等杂志上,引起国际上的关注.现将其结果和意义短评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迷路 毛细胞再生 新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低频噪声对豚鼠听力及耳蜗毛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建军 冯勃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低频噪声对听力及耳蜗的影响.方法听力正常豚鼠,体重在250~300g之间,经强度为130dB SPL中心频率在100Hz的窄带噪声持续爆震4小时,分别于即刻、震后1天,作脑干诱发电位检测,以及耳蜗形态学观察.结果经130dB SPL强噪声暴露... 目的观察高强度低频噪声对听力及耳蜗的影响.方法听力正常豚鼠,体重在250~300g之间,经强度为130dB SPL中心频率在100Hz的窄带噪声持续爆震4小时,分别于即刻、震后1天,作脑干诱发电位检测,以及耳蜗形态学观察.结果经130dB SPL强噪声暴露后,豚鼠听力有20 dB左右的暂时性阈移产生.1天后,听力有所恢复,但听阈仍然高于正常.耳蜗形态学观察到,强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虽未有损伤的表现,但凋亡前期蛋白Caspase3已经出现.结论高强度的低频噪声能产生暂时性阈移和永久性阈移,但可部分恢复.噪声对耳蜗毛细胞短期虽未观察有明确的损伤,但却开启了凋亡的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噪声 耳蜗 损伤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