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建国家顶级医学研究平台 共赢耳鼻咽喉学科发展未来
1
作者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19年获批“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来在全国同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学科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的医学进步日新月异,中国的科技创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19年获批“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来在全国同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学科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的医学进步日新月异,中国的科技创新蓬勃强劲。在习主席亲自引领下,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旋律和动力涌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疾病 医学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 临床医学研究 耳鼻咽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初步研究和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穹 袁虎 +2 位作者 刘宸箐 韩明鲲 赵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8-1000,共3页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基本情况,为提高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2006年~2018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 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基本情况,为提高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能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2006年~2018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结果显示,12年以来,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共有45人,男性,20人,女性,25人;本科8人,硕士30人,博士7人,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依靠自身的临床基础和教学传统,在严格执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的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开展标准化和个性化兼具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规培医师归属感影响因素调查及归属感在规培医师培训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峰 李静 +1 位作者 陈立伟 刘宸箐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5-709,共5页
研究目的 调查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归属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46名规培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分析。结果归属感会影响规培医师培训效果;在归... 研究目的 调查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归属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46名规培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分析。结果归属感会影响规培医师培训效果;在归属感影响因素中科室因素占主要作用,医院因素次之,个人因素影响占比较小;科室因素中带教老师为主要影响因素,科室文化、管理、实力、待遇、教学方法为次要影响因素,医院因素中医院文化为主要影响因素,个人因素中职业兴趣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归属感对规培医师培训质量有重要影响,应通过加强规培医师带教老师培养、加强医院及科室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提高规培医师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属感 文化建设 带教老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的研究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静 赵辉 +4 位作者 王方园 马莹 李欣 李文娟 刘宸箐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3-876,共4页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通过混合现实全息影像技术对学员进行解剖及阅片教学,取得满意效果;混合现实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全息影像呈现技术 教学应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科规培医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5
作者 刘静 赵诺 王大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43,共4页
近年来,耳内科学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发展,但耳内科专科医师数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规范化培训是耳内科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自2008年成立耳内科专病病房以来,一直致力于耳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 近年来,耳内科学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发展,但耳内科专科医师数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规范化培训是耳内科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自2008年成立耳内科专病病房以来,一直致力于耳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体系建设,本文从岗位胜任力要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探索、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我院在耳内科规培医师教学中的探索经验,旨在为国内耳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耳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6
作者 杨仕明 李佳楠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78,共2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手术逐渐在多个外科领域崭露头角,其中在耳科领域,机器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也逐渐进入到临床应用。2024年作者团队率先成功完成了一例利用机械臂(OTOARM)和机械手(OTODRIVE)进行的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手术,该...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手术逐渐在多个外科领域崭露头角,其中在耳科领域,机器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也逐渐进入到临床应用。2024年作者团队率先成功完成了一例利用机械臂(OTOARM)和机械手(OTODRIVE)进行的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手术,该机器人手术系统以其匀速、慢速插入电极的独特优势,极大地提升了手术效果。本文旨在对此次手术进行总结,探讨机器人手术在人工耳蜗植入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感音神经性耳聋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耳蜗结构与人工耳蜗植入听力研究
7
作者 禹昌彬 庄博翔 +4 位作者 伏振豪 左慧君 洪梦迪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 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力下降的发病机制及人工耳蜗植入术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69例(78耳)... 目的 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力下降的发病机制及人工耳蜗植入术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69例(78耳),且至少有一侧耳蜗植入耳符合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诊断标准,对其结构相关数据与听力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的体积与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外口直径显著相关(P=0.016、0.031),相关系数分别为0.275、0.246,呈弱正相关。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与外口直径显著相关(P<0.001),相关系数为0.711,呈强正相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的体积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显著相关(P=0.002),相关系数0.355,呈较弱正相关;与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引出率无相关性(P=0.100);与术后助听听阈无相关性(P=0.335)。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外口直径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无相关性(P=0.310、0.135);与ASNR引出率无相关性(P=0.239、0.173);与术后助听听阈无相关性(P=0.326,0.258)。合并Modini畸形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无相关性(P=0.295);与ASNR引出率显著相关(P=0.018),相关系数-0.272,呈弱负相关。结论 前庭导水管直径大小和听力发展特点无关,和内淋巴囊体积加内淋巴管大小显著相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大小和听力发展特点有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越大,表现为波动性听力下降的可能性越大,而体积越小越可能表现为出生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LVAS发病机制可能是内淋巴囊体积增大后其压力调节的失衡;前庭导水管结构和术后助听听阈无关;LVAS和非LVAS患者术后残余听力的保留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合并Modini畸形的LVAS患者ASNR引出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 前庭导水管直径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U3F4基因与DFNX2遗传性耳聋
8
作者 刘硕 齐心 +2 位作者 黄莎莎 戴朴 苏钰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9-504,共6页
POU3F4是2型X-连锁遗传性耳聋(X-linked deafness type 2,DFNX2)的主要致病基因。DFNX2为隐性遗传,CT影像特征为典型的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Ⅲ,IP-Ⅲ),即内听道与耳蜗底转缺乏骨性间隔、蜗轴缺如、内耳道... POU3F4是2型X-连锁遗传性耳聋(X-linked deafness type 2,DFNX2)的主要致病基因。DFNX2为隐性遗传,CT影像特征为典型的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Ⅲ,IP-Ⅲ),即内听道与耳蜗底转缺乏骨性间隔、蜗轴缺如、内耳道底异常扩大、耳蜗与内听道相通。本文系统回顾了POU3F4基因变异致IP-Ⅲ内耳畸形的相关分子机制、临床表型及治疗相关进展,旨在加深POU3F4基因导致DFNX2相关机制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U3F4基因 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 分子机制 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圆窗激振的人耳生理响度模型研究
9
作者 刘兆海 郭维维 +3 位作者 贺志恒 陈伟 饶柱石 刘后广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7-1687,共11页
针对目前的响度模型无法用于预测圆窗激振下响度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圆窗激振的人耳生理响度模型。该响度模型由听觉外周模型和数据处理后端组成。建立了能够计算自由场声激励和圆窗激振下基底膜振速的听觉外周模型以及将基底膜振... 针对目前的响度模型无法用于预测圆窗激振下响度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圆窗激振的人耳生理响度模型。该响度模型由听觉外周模型和数据处理后端组成。建立了能够计算自由场声激励和圆窗激振下基底膜振速的听觉外周模型以及将基底膜振速转变为听觉中枢所感受到的响度的数据处理后端;将听觉外周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中外耳传递函数、声激励下中耳传递函数和镫骨振速、圆窗激振传递函数、内耳基底膜选频特性、频响特性和位移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听觉外周模型的可靠性;将响度模型计算结果与等响曲线、带宽噪声响度、频域掩蔽下纯音响度级和复音阈值已有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响度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人耳生理响度模型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了声激励和圆窗激振下基底膜振速,并能够用于计算声激励和圆窗激振下纯音、复音和带宽噪声的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度感知 圆窗激振 人工中耳 听觉外周 动力学建模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微压力研究进展
10
作者 禹昌彬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26,共5页
耳蜗压力和耳蜗结构、大小等多种因素有关,耳蜗生理和病理以及临床疾病和耳蜗微压力关系紧密。对耳蜗微压力的研究工作主要在动物及尸体中进行,形成了相关的理论和构建了一些力学模型去解释耳蜗工作机制。传统的耳蜗测压技术缺点明显,... 耳蜗压力和耳蜗结构、大小等多种因素有关,耳蜗生理和病理以及临床疾病和耳蜗微压力关系紧密。对耳蜗微压力的研究工作主要在动物及尸体中进行,形成了相关的理论和构建了一些力学模型去解释耳蜗工作机制。传统的耳蜗测压技术缺点明显,目前光纤压力传感器已在啮齿动物和尸体颞骨中应用。本文重点对耳蜗微压力相关的结构因素,临床疾病及病理生理,测量技术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微压力 耳蜗结构 临床病理 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X连锁遗传性耳聋2型致病基因POU3F4新突变致多系统临床表现的研究
11
作者 刘硕 齐心 +3 位作者 黄莎莎 戴朴 张帆 苏钰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7,共8页
目的研究POU3F4基因新突变在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中的致病作用及与多系统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以及全外显子测序和家系验证。结果该家系符合X连... 目的研究POU3F4基因新突变在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中的致病作用及与多系统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影像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以及全外显子测序和家系验证。结果该家系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模式,先证者听力学表现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影像学显示典型的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同时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睾丸发育不全、垂体高度减小、注意力缺陷等内分泌和神经发育问题。实验室检查显示先证者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多项功能异常。全外显子测序发现了POU3F4基因的新突变c.401_404dup(p.Gln136Leufs*58),符合基因型与表型共分离。结论POU3F4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但POU3F4基因变异相关的综合征性听力损失的定义和治疗策略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遗传性耳聋2型 POU3F4基因 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 多系统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耳聋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一锦 袁永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596,共5页
目前基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分子致病机制的新药研发、干细胞或基因治疗等生物治疗方案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内耳体外模型的构建为耳聋病理机制和生物治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工具。内耳体外模型是体外环境下通过在不同... 目前基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分子致病机制的新药研发、干细胞或基因治疗等生物治疗方案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内耳体外模型的构建为耳聋病理机制和生物治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工具。内耳体外模型是体外环境下通过在不同阶段对信号通路的调控实现干细胞向内耳细胞或器官的定向分化,进而用于耳聋致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内耳体外模型的构建和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体外模型 毛细胞 内耳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外科技术教学与培训的思考 被引量:9
13
作者 侯昭晖 王方园 +1 位作者 吴南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9-203,共5页
随着内镜显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在耳科手术中的使用得到不断的深入,同时给耳科手术带来了新的理念。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一股耳内镜手术的热潮,涌现了一批从事耳内镜手术的专家,但关于耳内镜手术医生的标准化培训流程仍未形成。我中... 随着内镜显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在耳科手术中的使用得到不断的深入,同时给耳科手术带来了新的理念。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一股耳内镜手术的热潮,涌现了一批从事耳内镜手术的专家,但关于耳内镜手术医生的标准化培训流程仍未形成。我中心是国内较早开展耳内镜手术的单位之一,经过长期的探索,不仅在耳内镜外科领域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耳科医师耳内镜外科的教学培训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外科 耳外科 手术医师 教学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噪声性内耳炎症反应
14
作者 刘达 塞娜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1-834,共4页
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噪声、娱乐噪声及军事噪声造成的损害日益突出。近年来,研究认为内耳炎症是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重要机制。巨噬细胞是内耳重要的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常驻巨噬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维持耳蜗的生理结... 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噪声、娱乐噪声及军事噪声造成的损害日益突出。近年来,研究认为内耳炎症是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重要机制。巨噬细胞是内耳重要的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常驻巨噬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维持耳蜗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当内耳受到噪声损伤时,通过炎症通路可以活化巨噬细胞,并通过介导巨噬细胞浸润和释放炎症因子参与内耳炎症反应,最终损伤听觉细胞。我们通过综述耳蜗巨噬细胞的特点及其参与噪声引起的耳蜗炎症过程,为噪声性耳聋的防治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耳聋 巨噬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突变相关遗传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齐心 苏钰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9-693,共5页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三磷酸腺苷,与细胞分化、信号转导、代谢稳态、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线粒体内蛋白质大部分由核基因编码,少部分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基因编码。mtDNA突变可使线粒体...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三磷酸腺苷,与细胞分化、信号转导、代谢稳态、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线粒体内蛋白质大部分由核基因编码,少部分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基因编码。mtDNA突变可使线粒体内蛋白质合成异常,导致细胞功能障碍,mtDNA突变是导致遗传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从影响因素、突变位点、治疗、预防方面综述mt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mtDNA点突变相关的非综合征性耳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基因突变 遗传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后天原发性中耳胆脂瘤及中耳乳突炎CT图像分类模型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王晨晨 华昕 +4 位作者 马继新 李雨青 李晓雨 逯巧慧 赵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 研究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的中耳胆脂瘤及中耳乳突炎人工智能分类诊断模型,评估其教学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的潜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治疗... 目的 研究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的中耳胆脂瘤及中耳乳突炎人工智能分类诊断模型,评估其教学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的潜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治疗的200例中耳疾病患者,包括100例后天原发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和100例中耳乳突炎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颞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检查,并通过外科手术及病理学证实诊断。从上述患者的HRCT图像中选取具有病灶特征性层面的1000张CT图像建立数据集,按照6:1: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600),验证组(n=100)和测试组(n=300)。使用3种先进的医学图像分类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Meet Vision Transformers(CMT)模型、Efficient Vision Transformer模型、CrossShaped Window模型,进行模型训练与效能评估,最终在测试集进行医学图像分类测试。选择准确率最高者作为本研究的最优模型。最后与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不同年资的临床医师组进行图像分类结果比较,评价人工智能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标准P=0.0125。结果 CMT模型作为本研究的最优模型,其诊断的准确率、精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90.0%、90.7%、89.3%。CMT模型诊断准确率优于初级医师组但低于高级临床医师,与中级医师接近。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临床医师组阅片时间低于人工智能模型。结论 深度学习诊断模型具有一定鉴别中耳胆脂瘤及中耳乳突炎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胆脂瘤 中耳乳突炎 高分辨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听力干预短期效果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蕴 张宏征 +5 位作者 蔡洁青 黄美萍 杨璐 闫冰岩 宋依航 郗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 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骨导纯音听阈均≤60 dB HL)配戴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分别于配戴助听器前和配戴第14±2 d行声场总体听阈、单音节识别率及安静环境语句识别阈测试,比较配戴助听器前后的结果差异。并于配戴第14±2 d使用IOI-HA问卷对助听器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配戴后挂式骨导式助听器后声场四个频率平均听阈(39.3±4.9 dB HL)较配戴前(56.5±8.2 dB H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助听前单音节识别率(给声强度:患者助听前双音节言语识别阈减5 dB)为29.8%±11.4%,配戴第14±2 d为72.4%±14.4%,配戴后单音节识别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语句识别阈由配戴前的48.6±9.7 dB HL降至34.3±5.6 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戴14±2 d时IOI-HA问卷评估总分平均值为29.0±3.8分。结论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可显著提高传导性、0.5~4 kHz骨导纯音听阈不超过60 dB HL的混合性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骨导助听器 言语识别率 语句识别阈 IOI-HA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听力损失的早期检测与干预——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24年第四季度学术活动报道
18
作者 张娇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2-624,共3页
2024年11月3日,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喉科承办的“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24年第四季度学术活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五层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学术... 2024年11月3日,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喉科承办的“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24年第四季度学术活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五层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学术活动聚焦“儿童听力损失的早期检测与干预”。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市妇产医院、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妇幼保健院、河北省儿童医院和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的多位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北京市6家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及京津冀地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130余名同道参加此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活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京津冀地区 早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早期评估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日渊 王倩 +3 位作者 康烁烁 张淼 冀飞 李佳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9-493,共5页
目的研究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LV-MESP)在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早期评估中的应用;使用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LV-MESP)、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P)和言语可懂度量表(SIR),评估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 目的研究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LV-MESP)在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早期评估中的应用;使用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LV-MESP)、听觉行为分级量表(CAP)和言语可懂度量表(SIR),评估大龄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早期的情况。方法选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大龄语前聋患者30例,在术前、开机后3个月、开机后6个月使用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听觉行为分级量表和言语可懂度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前、开机后3月与开机后6月的三次评估。随访CAP得分和LV-MESP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后6月,患者LV-MESP得分与CAP得分的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大部分的研究对象在康复早期通过人工耳蜗植入都有不同程度的获益。LV-MESP量表在一定范围内比CAP量表更能体现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但到达上限后,则需引入难度更大的量表进行言语识别能力的评估,如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版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 听觉行为分级量表 言语可懂度量表 大龄语前聋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小型猪听觉失匹配负波的波形特征分析
20
作者 唐菲 杨崇灵 +2 位作者 郭维维 吕萍 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小型猪听觉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波形特征,探讨小型猪在听觉中枢发育及功能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月龄和6月龄正常听力小型猪,各6头(12耳),应用Smart EP听觉诱发电位系统,在麻醉状态下采用经典Oddb...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小型猪听觉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波形特征,探讨小型猪在听觉中枢发育及功能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月龄和6月龄正常听力小型猪,各6头(12耳),应用Smart EP听觉诱发电位系统,在麻醉状态下采用经典Oddball刺激范式行听觉MMN检测,采集听觉MMN波形,记录并分析潜伏期及振幅,借助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头(24耳)小型猪中,11头(22耳)引出典型的听觉MMN波形,检出率为91.67%,平均潜伏期为(230.73±42.90)ms,平均振幅为(3.28±2.28)μV;3月龄组听觉MMN潜伏期为(266.10±20.22)ms,6月龄组潜伏期为(201.25±33.0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振幅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型猪听觉MMN波形、潜伏期范围及发育趋势与人类相似,可作为听觉中枢发育及功能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匹配负波 小型猪 听觉中枢 发育 潜伏期 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