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种常用血清学诊断模型对成人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比较
1
作者 孟鹏 高丽 +4 位作者 王晓蕾 李静 张云 张瀚文 王林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六种常用血清学诊断模型对成人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并行肝病理组织活检的2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比较六种常用血清学诊断模型对成人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并行肝病理组织活检的2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临床常用的球蛋白与血小板比值(GPR)、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天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AAR)、纤维化硬化指数(FCI)、S指数(S-index)六种血清学诊断模型的相关指标,以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六种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F1~F4期年龄、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APRI、FIB-4、GPR、S-index和F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F_(1)~F_(4)时,GPR、APRI、FIB-4、FCI和S-index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均>0.70,AAR模型曲线下面积的95%CI为0.50。区分F_(1)与F_(2)~F_(4)、F_(1)~F_(2)与F_(3)~F_(4)、F_(1)~F_(3)与F_(4)时,GPR、APRI、FIB-4、FCI和S-index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AAR模型(P<0.05)。结论FIB-4、GPR、S-index和FCI均能较好地区分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APRI区分效能则按F_(1)~F_(4)的顺序呈逐渐降低趋势,AAR基本不能对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模型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 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