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巴酚丁胺可增强奎扎替尼对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靶向抑制作用
1
作者 高宇昂 张倩钰 +5 位作者 李欣 王绅宇 李芨慧 薛阳 李长燕 宁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对人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多巴酚丁胺单药或者联合奎扎替尼治疗该型AML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FLT3-ITD突变AML细胞系MOLM13及MV4-11,实验分为对照组、多巴酚丁胺处理组、奎...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对人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探讨多巴酚丁胺单药或者联合奎扎替尼治疗该型AML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FLT3-ITD突变AML细胞系MOLM13及MV4-11,实验分为对照组、多巴酚丁胺处理组、奎扎替尼处理组、多巴酚丁胺联合奎扎替尼处理组,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率及ROS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YAP1蛋白的表达。结果:多巴酚丁胺和奎扎替尼均可抑制FLT3-ITD突变型AML细胞系MOLM13、MV4-11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多巴酚丁胺组FLT3-ITD突变AML细胞的ROS水平显著上升(P<0.01),凋亡率增加(P<0.05),其YAP1蛋白的表达减少(P<0.05);与多巴酚丁胺组相比,奎扎替尼联合多巴酚丁胺组的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ROS水平上升(P<0.01),YAP1表达减少(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单药可抑制FLT3-ITD突变型AML细胞的增殖,引起其凋亡,且联合奎扎替尼可增强对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靶向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该型AML细胞YAP1蛋白的表达,提高ROS水平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ms样酪氨酸激酶3 多巴酚丁胺 Y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厚度联合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鉴别诊断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3
2
作者 傅莉媛 张冰松 +2 位作者 张更臣 曹兵生 李卓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评价胸膜厚度联合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纳入28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及21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组)。采用超声测量胸膜厚度,并进行外周血T-SPOT.TB,比较组间结果差... 目的评价胸膜厚度联合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纳入28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及21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组)。采用超声测量胸膜厚度,并进行外周血T-SPOT.TB,比较组间结果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二者是否为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胸膜厚度、外周血T-SPOT.TB及二者联合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效能,并以DeLong检验比较其效能差异。结果2组间胸膜厚度及外周血T-SPOT.TB结果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此二项均为判断胸腔积液性质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分别为0.67[95%CI(0.60,0.75),P<0.05]及6.79[95%CI(4.44,10.39),P<0.05]。以胸膜厚度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AUC为0.71,截断值取0.55 mm时,其诊断的敏感度为90.84%,特异度为45.08%;以外周血T-SPOT.TB鉴别诊断的AUC为0.72,敏感度为72.89%,特异度为70.89%;二者联合鉴别诊断的AUC为0.81,高于单一指标(P均<0.01),敏感度为65.49%,特异度为83.10%。结论胸膜厚度和外周血T-SPOT.TB可用于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且二者联合可提高鉴别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炎 胸腔积液 超声检查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