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和骨质疏松症QCT诊断标准的验证 被引量:74
1
作者 李凯 陈捷 +18 位作者 赵林芬 陈义忠 周军 邵继满 曲海波 郝晓光 姜永宏 吴艳 张郡 汤光宇 张雪芹 张伟 李小荣 王玲 王亮 刘世炜 吴静 马远征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57-1262,1272,共7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③因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而就诊的432例骨折人群。腰椎骨密度采用美国Mindways的定量CT系统,测量腰椎第1~2椎体骨密度(如果有骨折椎体则测量临近的一个椎体),取平均值。采用国际定量CT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即腰椎骨密度>120mg/cm^3为正常,80~120mg/cm^3为低骨量,<80mg/cm^3为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人群采用脊柱侧位定位像,由有经验的骨放射医师根据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分析法对胸4~腰4每个椎体分别判断为正常(0),轻度(1),中度(2)和重度(3)骨折。每个个体只要有一个椎体≥1,判断为骨折,每个个体椎体骨折的最高值作为该个体的骨折严重程度。脊柱骨折人群均有X线,CT和/或MR检查至少有一个椎体明确骨折。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20~40岁正常青年人的腰椎骨密度男性为(163.26±28.82)mg/cm^3,比女性(174.45±29.24)mg/cm^3低,P<0.001。50岁开始,一直到80岁,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P<0.05)。40~83岁正常社区人群以国际骨质疏松症定量CT诊断标准,人群33.2%为骨密度正常(>120mg/cm^3),38.3%为低骨量(80~120mg/cm^3),28.5%为骨质疏松(<80mg/cm^3)。其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分别为7.14%,14.6%和30.63%,呈倍比关系。432例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86%脊柱定量CT骨密度低于80mg/cm3,其余14%骨密度在低骨量范围。结论建立了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定量CT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定量CT腰椎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适合中国人群,可以用于中国人群的定量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定量CT 骨密度 骨折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往开来,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上的报告 被引量:102
2
作者 石炳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5,共4页
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正处于由数量规模型发展向高质量和高科技含量提升、由移植大国向移植强国冲刺的历史关键时期。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上,主任委员石炳毅教授从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建设、中国器官移植发展现状两大方面... 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正处于由数量规模型发展向高质量和高科技含量提升、由移植大国向移植强国冲刺的历史关键时期。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上,主任委员石炳毅教授从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建设、中国器官移植发展现状两大方面,作了"继往开来,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的报告。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器官移植学分会要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为贯彻新理念、拓宽新视野、实现新愿景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捐献 肝移植 肾移植 肺移植 心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定量CT(QCT)骨质疏松症诊断指南(2018) 被引量:240
3
作者 程晓光 王亮 +2 位作者 曾强 吴静 《中国定量CT(QCT)骨质疏松症诊断指南》工作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3-737,共5页
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因其成像技术优势,近年来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科研以及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更好地规范QCT在骨质疏松症诊疗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中... 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因其成像技术优势,近年来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科研以及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更好地规范QCT在骨质疏松症诊疗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联合11个学术团体,组织全国著名的专家对近年来国内外QCT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文献进行认真复习,并重点结合中国国内研究的最新数据和研究成果,参考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美国放射学院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已经发布的相关指南,制定了本QCT诊断指南。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在QCT临床应用方面提供科学、具体的指导,促进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定量CT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监护室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
4
作者 李冰 马燕兰 +6 位作者 赵宏宇 侯云静 邹国芬 陆翠玲 王蒨 祝红娟 唐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6-1424,共9页
目的:构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以目标为导向的早期活动理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开展专家咨询,构建危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于2024年2月—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 目的:构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以目标为导向的早期活动理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开展专家咨询,构建危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于2024年2月—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收治的21例危重症病人(试验组)中进行初步应用,并与2023年12月—2024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的18例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路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专家会议的参会率和专家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第2轮咨询后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及可行性评分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1(P<0.001)。构建的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包括3个一级条目、11个二级条目和42个三级条目。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路径实施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试验组实施路径前后双手握力和差值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构建的综合ICU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且临床可行强、安全好,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专家咨询 早期活动 康复护理 肢体活动 分级护理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毒理学探究异烟肼诱发超敏反应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张沛祥 田铄琪 +3 位作者 王姚俊 武丽红 梁建琴 刘中成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3,共10页
基于网络毒理学的方法研究异烟肼治疗肺结核时引发超敏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ChEMBL、STITCH、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询,获得了与异烟肼和超敏反应相关的45个潜在靶点.进一步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进行筛选,突出了包括BCL2、CYP3A4... 基于网络毒理学的方法研究异烟肼治疗肺结核时引发超敏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ChEMBL、STITCH、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询,获得了与异烟肼和超敏反应相关的45个潜在靶点.进一步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进行筛选,突出了包括BCL2、CYP3A4和DRD2在内的11个核心靶点.GO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DAVID和FUMA数据库显示,异烟肼诱导超敏反应主要与物质代谢和内分泌通路的富集有关.使用Autodock进行的分子对接验证了异烟肼与BCL2等核心靶标可以稳定结合.本研究结果表明,异烟肼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代谢及钙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通路等影响超敏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此研究不仅为理解异烟肼诱导超敏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找寻预防其不良反应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网络毒理学 分子对接 超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因子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6
作者 肖志清 吴雪 +4 位作者 邱蕊 池婧涵 花少栋 祝彬 常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04-2010,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确定RMPP患儿的联合预测因子,同时构建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RMPP并制定精准治疗和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确定RMPP患儿的联合预测因子,同时构建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RMPP并制定精准治疗和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内一科住院的282例MPP患儿临床资料,其中119例RMPP患儿作为RMPP组,其余163例普通MPP(GMPP)患儿作为GMP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热持续时间、症状、实验室检验指标、胸部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等),构建联合应用的逻辑概率模型(LogP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一致性。结果与GMPP组相比,RMPP组患儿的发热时长更长(P=0.002),并发症如心肌损害、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更高(P<0.05)。在炎症指标方面,RMPP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高于GMPP组(P<0.05),而白蛋白(Alb)水平低于GMPP组(P=0.001)。RMPP组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D-二聚体(D-Dimer)水平升高,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水平降低(P<0.05)。胸部CT检查显示,RMPP组患儿肺实变、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的比例高于GMPP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总胆红素(T-BIL)、LDH、IL-17、凝血酶原时间(PT)是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这些因素建立的ROC预测模型,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95%CI:0.693~0.880),截断值为0.421,敏感度为0.786,特异度为0.66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参考概率拟合度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PP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时间长、肺部病变重、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炎症指标高。CRP、T-BIL、LDH、IL-17、PT可作为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炎症因子与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郭蕊 黎超凡 陈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8月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诊治的172例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的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 目的探讨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8月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诊治的172例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的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5、IFN-α、IL-2、IL-6、IL-1β、IFN-γ、IL-8、IL-17、IL-12P70、TNF-α、IL-4、IL-10)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死亡组IL-6、IL-1β、TNF-α、IL-8、IL-17、IL-12P70、IFN-γ及IL-10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OR=1.002,95%CI:1.000~1.003,P=0.021)、TNF-α(OR=1.175,95%CI:1.034~1.335,P=0.013)、IFN-γ(OR=1.008,95%CI:1.001~1.015,P=0.036)为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IL-6、TNF-α及IFN-γ水平3者联合预测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1。结论血清IL-6、TNF-α及IFN-γ水平与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3者联合检测对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老年结核病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结核 危重症 炎症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结核病新药研发方面的应用前景
8
作者 石倩 陈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08,共1页
目前,结核病(tuberculosis,TB)仍是全球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使得传统的抗结核药物面临严峻考验。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传统研发方法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近年来,随着人... 目前,结核病(tuberculosis,TB)仍是全球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使得传统的抗结核药物面临严峻考验。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传统研发方法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结核病新药研发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 抗结核药物 新药研发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9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医学部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 安慧茹 吴雪琼 俞珊 王涛 梁建琴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6-558,共13页
泌尿系统结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延误诊断,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出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同时,泌尿系统结核的治疗方式包括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手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才有可能最大程... 泌尿系统结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延误诊断,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出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同时,泌尿系统结核的治疗方式包括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手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肾功能,改善预后。目前,对于泌尿系统结核的诊疗方案,我国尚缺乏相关合理的指导性文件。为规范我国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泌尿系统结核的诊疗水平,使患者早日治愈,减少肾功能损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医学部、《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联合组织专家,结合我国泌尿系统结核诊断及治疗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国外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共同制定《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概述了泌尿系统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生理过程和主要的临床表现,详细介绍了泌尿系统结核的常用检查方法,提出了诊断标准和需要鉴别诊断的相关疾病,并对该病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方案及适应证等提出了具体的治疗建议,旨在为临床医师对泌尿系统结核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泌尿生殖系统 诊断 治疗学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危重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黎超凡 郭蕊 陈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6,M0003,共7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病危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重症病区收治的118例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的不同分为生存组78例,死亡组40例。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病危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重症病区收治的118例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的不同分为生存组78例,死亡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核病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118例结核病危重症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78例)和死亡组(40例),两组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NK细胞百分比、NK样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总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总B细胞绝对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总B细胞绝对计数水平是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生存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CD4+T淋巴绝对计数、总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水平是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生存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总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总B细胞绝对计数预测结核病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0、0.786、0.789和0.755(均P<0.001)。结论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总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总B细胞绝对计数是评估患者死亡风险的关键指标,并且对其可能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危重症 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预后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及治疗策略
11
作者 李敏 姚宇珊 +1 位作者 乔海霞 雷红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0-526,共7页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肺结核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肠-肺轴的联系介导肺结核的免疫进程,而肺结核的感染也会引起肠道菌群的生态失衡。笔者总结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肠道菌...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肺结核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肠-肺轴的联系介导肺结核的免疫进程,而肺结核的感染也会引起肠道菌群的生态失衡。笔者总结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关联、肠道菌群在肺结核免疫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微生物疗法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肺结核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肠杆菌科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术后高血压诊疗规范(2019版) 被引量:21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马麟麟 石炳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术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心血管病专家,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高血压诊疗指南(2015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器官移植后高血压的临床现状,并参考《中国高血压...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术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心血管病专家,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高血压诊疗指南(2015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器官移植后高血压的临床现状,并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从流行病学和发病率、定义和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移植后高血压的治疗等方面,制定中国实体器官移植术后高血压诊疗规范(2019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高血压 心血管事件 慢性肾病 非肾脏器官移植 非杓型血压 24H动态血压监测 难治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血脂管理规范(2019版) 被引量:19
13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马麟麟 石炳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血脂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心血管内科专家,总结国内外有关器官移植术后血脂代谢异常研究最新进展,并以我国《器官移植术后高脂血症临床诊疗指南(2015版)》,结合我国《...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血脂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心血管内科专家,总结国内外有关器官移植术后血脂代谢异常研究最新进展,并以我国《器官移植术后高脂血症临床诊疗指南(2015版)》,结合我国《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从实体器官移植后受者血脂异常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移植后血脂代谢异常的诊断和危险分层、移植术后血脂代谢异常的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受者的血脂管理等方面,制定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血脂管理规范(2019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高脂血症 血脂 代谢异常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他汀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数字化人体的支气管树三维模型构建及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模拟仿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静怡 胡昕 +4 位作者 姚洁 徐洲 杨智 陈志 吴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构建人体肺支气管树详细的三维数字化结构,并进行虚拟仿真和3D打印,为纤维支气管镜手术虚拟仿真提供精准的形态学资料。方法选择中国数字化人体CVH1,2,5,6胸部的断层解剖图像,使用AMIRA软件对肺和支气管树进行分割并三维重建,使用Ci... 目的构建人体肺支气管树详细的三维数字化结构,并进行虚拟仿真和3D打印,为纤维支气管镜手术虚拟仿真提供精准的形态学资料。方法选择中国数字化人体CVH1,2,5,6胸部的断层解剖图像,使用AMIRA软件对肺和支气管树进行分割并三维重建,使用Cinema 4D软件平滑,构建交互式3DPDF模型,并进行3D打印,创建虚拟纤维支气管镜手术仿真模型。结果我们构建了4例详细的肺支气管树三维数字化模型,包括3例成人,1例儿童,展示了人体支气管树3~6级分支,4级与6级分支数都为上一级分支数两倍左右,左肺段支气管为8段,6级支气管分支数为63.8±3.6,右肺段支气管为10段,6级支气管分支数为63.8±3.6,左右肺6级支气管数比为0.79。支气管最长长度均位于左叶,儿童管腔直径均小于3例成人的管腔直径。结论支气管树的三维数字化模型、3D打印模型、3D-PDF和手术虚拟仿真软件,提高了对支气管树解剖学和发育生物学的认识。我们认为,左肺的B1+2和B7+8段支气管为单独的段支气管,而不是两段合并的段支气管,此研究为临床解剖学教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手术虚拟仿真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树 三维重建 数字化模型 手术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移植后糖尿病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被引量:47
1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石炳毅 +1 位作者 贾晓伟 李宁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糖尿病专家,总结器官移植后血糖异常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在《中国器官移植术后糖尿病诊疗指南(2016版)》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从PTDM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糖尿病专家,总结器官移植后血糖异常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在《中国器官移植术后糖尿病诊疗指南(2016版)》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从PTDM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对移植受者和移植物预后的影响、预防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制定PTDM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随机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Β细胞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减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被引量:22
16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石炳毅 +1 位作者 贾晓伟 李宁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5,共6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内分泌专家,总结国内外有关器官移植术后尿酸代谢异常研究最新进展并参考《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2017版)》,结合临...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内分泌专家,总结国内外有关器官移植术后尿酸代谢异常研究最新进展并参考《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2017版)》,结合临床实践,从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与分型、病因、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机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治疗等方面,制定中国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高尿酸血症 血清尿酸 尿液尿酸 肾小球滤过率 嘌呤 代谢异常 痛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疫苗研究进展与突破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军丽 郭晓楠 +7 位作者 梁艳 何朴 李效池 赵爱华 都伟欣 吴雪琼 祝秉东 徐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1-1184,共14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系目前唯一可用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种,...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系目前唯一可用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种,其对预防婴幼儿结核病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远期保护力不足,且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人群不能发挥预防作用,对预防全社会MTB传播效果有限。因此,全球科学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积极研究不同技术路径的结核病新疫苗。作者从经典疫苗BCG出发,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外结核病新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抗原筛选研究、创新疫苗技术平台及精准免疫思路等方面阐述了结核病疫苗研究的新突破,以期为后续开展结核病相关疫苗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疫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4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朱梦阳 陈文 +1 位作者 张涛 肖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4-1028,共5页
白细胞介素24(IL-24)是细胞因子IL-10家族的一员,主要由淋巴细胞和激活的单核细胞产生,通过与膜受体或胞内分子结合激活靶细胞中的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内质网应激... 白细胞介素24(IL-24)是细胞因子IL-10家族的一员,主要由淋巴细胞和激活的单核细胞产生,通过与膜受体或胞内分子结合激活靶细胞中的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内质网应激等途径发挥免疫学功能。IL-24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一方面能够特异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侵袭,加速伤口愈合,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等;另一方面,IL-24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生,是相关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主要综述了IL-24在机体中的作用和机制,希望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4(IL-24) 免疫调节 肿瘤 炎症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学展开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漓 孙玉洁 +3 位作者 马锡慧 李彬钰 蔺晨雨 赵小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4-827,831,共5页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研究所适临改革调整学科转型之际,依托北京市器官移植与免疫调节重点实验平台,构建以免疫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从个体化研究生培养背景、教学模式、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研究所适临改革调整学科转型之际,依托北京市器官移植与免疫调节重点实验平台,构建以免疫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从个体化研究生培养背景、教学模式、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多个临床学科研究生共同培养的实践模式,以期培养具有系统和整体论的医学思维人才,更好地展开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多学科交叉 联合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蕊 郭宗伟 +1 位作者 张效云 肖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属于非经典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b(MHCⅠb)类分子,包括膜结合型和可溶性HLA-G两种形式,通过相应受体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是形成母胎耐受、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免疫学机制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肺癌中...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属于非经典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b(MHCⅠb)类分子,包括膜结合型和可溶性HLA-G两种形式,通过相应受体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是形成母胎耐受、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免疫学机制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肺癌中占比最高且预后差,研究发现HLA-G的基因多态性及表达水平与NSCL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HLA-G可作为NSCLC早期诊断、亚型区分、治疗及预后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辅助诊断依据的临床价值,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更可能提供NSCLC诊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 HLA-G多态性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免疫逃逸 生物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