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P98::CCDC28A融合基因阳性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1
作者 刘邵梅 陈平 +3 位作者 刘要伟 董丽丽 窦立萍 黄赛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55-756,共2页
患者女性,22岁,主诉双侧颜面浮肿伴颌下淋巴结肿大、发热6个月余。2021年12月患者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CT检查示:纵隔内、双侧腋窝及双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前纵隔软组织密度影,盆腔少量积液;超声检查示:双侧颈部及锁骨... 患者女性,22岁,主诉双侧颜面浮肿伴颌下淋巴结肿大、发热6个月余。2021年12月患者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CT检查示:纵隔内、双侧腋窝及双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前纵隔软组织密度影,盆腔少量积液;超声检查示:双侧颈部及锁骨上窝、双侧腋下及双侧腹股沟可见多发低回声结节;淋巴结穿刺病理示:结合形态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符合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细胞形态学意见:多考虑淋巴瘤/白血病骨髓象,白血病细胞形态,见图1;骨髓免疫分型结果示:表型异常的幼稚T细胞占28.16%,表达CD7、CD38、CD33,少量细胞表达CD5、HLA-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前体T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融合基因 NUP98::CCDC28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临床治疗实体瘤:峰回路转
2
作者 张一健 张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5-753,共9页
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抗肿瘤前景。树突状细胞(DC)识别肿瘤抗原作为机体免疫响应的关键起始步骤,捕获肿瘤抗原后分化成熟,在淋巴结将抗原信号提呈给CD4^(+)T细胞、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激发抗肿瘤效应,应用于肿瘤治疗,... 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抗肿瘤前景。树突状细胞(DC)识别肿瘤抗原作为机体免疫响应的关键起始步骤,捕获肿瘤抗原后分化成熟,在淋巴结将抗原信号提呈给CD4^(+)T细胞、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激发抗肿瘤效应,应用于肿瘤治疗,尤其是实体瘤,被寄予厚望。但由于实体瘤TME复杂的结构特点、DC和T/B细胞免疫响应的机制不清晰等问题犹如崇山峻岭摆在眼前,故未能形成关键理论和技术突破。以CAR-T细胞为代表的精准细胞免疫疗法已表现出优势,但仍面临抗原选择瓶颈。DC治疗性疫苗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DC在TME中关键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揭示,研究者的目光重新聚焦在DC抗肿瘤效应,推动着DC与其他手段的联合疗法、工程化DC疫苗等实体瘤治疗方案从基础向临床转化,目前正迈入DC临床治疗实体瘤的新阶段。本文系统地对DC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实体瘤TME中DC的种类及其抗肿瘤机制、工程化DC疫苗,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细胞治疗 实体瘤 肿瘤微环境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