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影像组学鉴别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3分良、恶性病变
1
作者 田朋 李金锋 +3 位作者 李晶 陈穗惠 王新江 徐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0-1925,共6页
目的评价MRI影像组学鉴别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3分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PI-RADS 3分前列腺病变患者,按73比例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采用回归分析筛选与前列腺癌(PCa)相关的临床特征,以最小绝对... 目的评价MRI影像组学鉴别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3分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PI-RADS 3分前列腺病变患者,按73比例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采用回归分析筛选与前列腺癌(PCa)相关的临床特征,以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筛选病变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临床模型、单序列模型、多序列模型及多序列-临床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效能;并以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模型性能及临床实用性。结果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PCa独立临床预测因素,以之构建临床模型;分别以4个表观弥散系数(ADC)特征、10个弥散加权成像(DWI)特征及14个T2WI特征构建单序列模型;利用2个ADC特征、3个DWI特征及3个T2WI特征构建多序列组学模型。以所获联合模型鉴别训练集与测试集前列腺PI-RADS 3分良、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940和0.906,提示其具有良好预测效能和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MR多序列影像组学特征联合总PSA可鉴别PI-RADS 3分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楠 曾静 +5 位作者 张培 刘贯中 李婷 刘敏燕 李春霖 黄先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常规查体、年龄50岁以上的男性138例。每例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骨密度测定。结果随年龄增加,QC... 目的探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常规查体、年龄50岁以上的男性138例。每例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骨密度测定。结果随年龄增加,QCT骨密度及DXA的股骨颈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P<0.05)。QCT方法检出低骨量69例(50.0%),骨质疏松27例(19.6%),而DXA方法检出骨量减少43例(31.2%),骨质疏松4例(2.9%),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年龄组,QCT均比DXA对骨量减少的检出率高,且随年龄增加检出率逐渐升高(P<0.01)。结论中老年男性QCT较DXA骨密度测定的骨量减少检出率更高,随年龄增加检出率增加,QCT的方法可能更适于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防治过程中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