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ACTION数据库构建列线图预测老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1
作者 傅晓敏 刘静 +7 位作者 李楠 苗新宇 孙般若 陈康 安平 谷昭艳 柳洪宙 闫双通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10期51-58,共8页
目的探讨列线图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提取REACTION数据库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2型糖尿病个人病例数据,纳入在基线检查时无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共4726名。根据是否诊断为2型糖尿病,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2组。分别采... 目的探讨列线图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提取REACTION数据库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2型糖尿病个人病例数据,纳入在基线检查时无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共4726名。根据是否诊断为2型糖尿病,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2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确定影响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采用R软件(4.4.0)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在随访5年和10年预测老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其校准度。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单因素分析的风险比(HR)为1.3944,P=0.0135,多因素分析的HR为1.3751,P=0.014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单因素分析的HR为0.6812,P=0.0085,多因素分析的HR为0.7014,P=0.0065。血肌酐单因素分析的HR为1.0096,P=0.0210,多因素分析的HR为1.0094,P=0.0220。空腹血糖单因素分析HR为1.1757,P=0.0067,多因素分析的HR为1.1150,P=0.0038。性别、空腹血糖、血肌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于构建预测老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列线图。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在随访5、10年时预测老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750,表明列线图具有适中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预测老年人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概率与实际观测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REACTION数据库构建的列线图是一个较为可靠的预测工具,能够有效预测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人 列线图 性别 空腹血糖 血肌酐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管理的轨迹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祁佩瑶 宋咪 +3 位作者 沙薇薇 谷思琪 李晓芳 皮红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868-872,共5页
轨迹理论是慢性病管理领域中发展较好的理论之一,目前该理论在国内外临床实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本文就慢性病管理的轨迹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发展趋势,应将该理论与国内的文化与实情进一步结合,... 轨迹理论是慢性病管理领域中发展较好的理论之一,目前该理论在国内外临床实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本文就慢性病管理的轨迹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发展趋势,应将该理论与国内的文化与实情进一步结合,并应用于信息化程序开发中,为今后慢性病管理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轨迹 临床实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线图对老年人患2型糖尿病风险的预测作用
3
作者 傅晓敏 柳洪宙 +8 位作者 谷昭艳 刘静 杨华 李楠 苗新宇 马丽超 方福生 田慧 闫双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列线图对老年人5年和7年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提取dryad网站公布的某体检中心于2004年至2015年参加体检项目的个人病例数据,最终纳入在基线检查时无T2DM的老年人712名,随访时间为5年和7年。根据随访结... 目的探讨列线图对老年人5年和7年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提取dryad网站公布的某体检中心于2004年至2015年参加体检项目的个人病例数据,最终纳入在基线检查时无T2DM的老年人712名,随访时间为5年和7年。根据随访结束时是否诊断为T2DM,将所有参与者分成2组,其中未患糖尿病组老年人679名,患糖尿病组老年人33名。比较2组人群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分别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用于确定独立危险因素。根据Cox回归多变量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中国老年人T2DM的5年和7年的发病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C指数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采用R软件(4.2.0)进行分析,基于多变量预测模型生成列线图(http://www.r-project.org/)。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及χ^(2)检验。结果2组人群在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谷丙转氨酶(ALT)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参与者进行Cox回归多变量分析后,结合既往研究,最终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ALT、TG、HbA1c、FBG纳入列线图。5年T2DM发病风险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7年T2DM发病风险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C指数为0.850(95%CI 0.772~0.929),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表明,估计概率与实际观测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的列线图是一个简单可靠的工具,用于预测中国老年人患T2DM的5年和7年风险。通过该模型,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有助于及时干预,可降低T2DM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列线图 危险因素 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方福生 王宁 +3 位作者 刘星宇 闫双通 李春霖 田慧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7期490-495,共6页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的20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60岁≤年...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的20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60岁≤年龄<70岁57例、70岁≤年龄<80岁51例、年龄≥80岁92例)、糖尿病病程(病程<10年57例、10年≤病程<20年89例、病程≥20年54例)、基线HbA1c(HbA1c<6.5%74例、6.5%≤HbA1c<7.5%72例、HbA1c≥7.5%54例)分别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长期随访期间HbA1c水平的差异。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平均随访12.5年。不同年龄组随访期间HbA1c均值、HbA1c控制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病程<10年组比较,糖尿病病程≥20年组随访期间HbA1c均值升高(P<0.01),HbA1c控制达标率降低(P<0.05);随着基线HbA1c增加,随访期间HbA1c均值逐渐增加(P<0.01),HbA1c控制达标率逐渐降低(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基线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波动、胰岛素治疗是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P<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HbA1c(OR=5.73,95%CI 3.02~10.88,P<0.001)是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程、基线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波动、胰岛素治疗是老年2型糖尿病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其中基线HbA1c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人群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与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方福生 王宁 +5 位作者 王良宸 闫双通 卢艳慧 李剑 李春霖 田慧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9期660-664,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对老年男性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出的老年男性IGT患者和正常糖耐量(NGT)人群,根据基线时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史和IG...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对老年男性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出的老年男性IGT患者和正常糖耐量(NGT)人群,根据基线时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史和IGT分为4组:非高血压(NH)+正常糖耐量(NGT)组、高血压(H)+NGT组、NH+IGT组、H+IGT组,每年至少随访1次。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组别全因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与NH+NGT组比较,H+IGT组(HR=2.55,95%CI 1.56-4.16;P<0.001)和NH+IGT组(HR=2.40,95%CI 1.35-4.25;P=0.003)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升高。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提示,与NH+NGT组比较,H+IGT组(HR=2.59,95%CI 1.34-5.01;P=0.005)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而H+NGT组和NH+IGT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调整相关危险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H+IGT组(HR=1.83,95%CI 0.90-3.70;P=0.095)全因死亡风险较NH+NGT组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结论老年男性人群高血压合并IGT与全因死亡风险密切相关,高血压与IGT并存可导致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糖耐量减低 全因死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临床个案探讨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的管理策略
6
作者 吴露露 李楠 +2 位作者 裴育 杨国庆 巴建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7期544-546,共3页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大幅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管理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避免再发骨折,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的一大挑战。本文拟通过对一例...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大幅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管理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避免再发骨折,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的一大挑战。本文拟通过对一例高龄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分析,探讨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高龄 管理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