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0例儿童实体瘤肺转移的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华伟 张伟令 +5 位作者 刘钢 张璟 申州 邢国栋 黄柳明 侯艳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实体瘤肺转移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实体瘤肺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总结分析上述患儿的术中情况、手术并... 目的探讨儿童实体瘤肺转移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实体瘤肺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总结分析上述患儿的术中情况、手术并发症和治疗结局。结果共行肺转移瘤切除术80例/114次,其中58例(72.5%)患儿仅实施一次手术,二次手术13例(16.25%),三次手术6例(7.5%),四次手术3例(3.75%)。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0.4~76个月),死亡28例,其中21例(75%)为肿瘤复发转移,7例(25%)为非肿瘤性死亡(包括2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本组患儿术后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8%,81.0%,58.6%,术后1年、3年、5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8.8%,74.5%,52.1%。结论部分实体瘤肺转移患儿能够从手术中获益,肺转移手术的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术中应遵循仔细探查和尽量切净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胸腔镜 外科手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实时显影技术在儿童复杂肾积水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立飞 周辉霞 +6 位作者 周晓光 陶天 曹华林 李品 赵扬 郭涛 朱炜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吲哚菁绿荧光实时显影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儿童复杂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实时显影技术的复杂... 目的初步探讨吲哚菁绿荧光实时显影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儿童复杂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实时显影技术的复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共36例,男29例,女7例,年龄3~126个月,中位年龄58个月。36例均在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其中初次多发狭窄或长段狭窄手术8例,二次手术28例。行肾盂翻瓣成型术18例,口腔黏膜代输尿管10例,阑尾代输尿管5例,回肠代输尿管3例。术中均静脉注射吲哚菁绿,利用机器人系统的集成荧光成像功能对区域血流进行实时显影分析,并收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随访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或出现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65~150 min,平均(93.2±16.7)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6.8±8.3)mL。根据荧光显影血流灌注区域可视化成像结果,重建后输尿管均显影,其中35例血供良好,1例行二次肾盂成形术、阑尾代输尿管患者血供较差,荧光显影显示血供较差,后截取回肠段行回肠代输尿管肾盂成形术。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区域血流的可视化成像技术能清楚、直观显示机器人辅助复杂儿童肾盂成形术中输尿管的血供情况,指导手术切除策略,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吲哚菁绿 机器人 腹腔镜检查 肾积水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环状胰腺手术后复发性胰腺炎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华伟 王继恒 +6 位作者 王政 刘钢 申州 邢国栋 张璟 夏俏 黄柳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环状胰腺手术后复发性胰腺炎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行环状胰腺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后3年余,出现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 目的探讨儿童环状胰腺手术后复发性胰腺炎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行环状胰腺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后3年余,出现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经保守治疗7 d后胰腺炎症状消失,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内镜诊治,实施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置入胰管支架,术后1年、3年均未见胰腺炎复发,未更换或取出胰管支架管。对2篇儿童环状胰腺手术后复发性胰腺炎的英文文献进行分析,共纳入7例患者,年龄21个月至10岁;采用ERCP治疗成功4例,失败1例;最终常规手术治疗6例,放弃治疗1例;随访11~54个月,均未见胰腺炎复发。结论儿童环状胰腺十二指肠旁路手术后出现复发性胰腺炎需明确是否伴发胰胆管畸形,依据随访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畸形 胰腺疾病/外科学 胰腺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微创手术的技术改良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光璞 程嗣达 +6 位作者 方冬 杨昆霖 李学松 周辉霞 张骞 叶雄俊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0-614,共5页
上尿路手术是泌尿外科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涉及病种繁多,术式多样,其中上尿路重建手术为代表的术式复杂、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对泌尿外科医生手术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普... 上尿路手术是泌尿外科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涉及病种繁多,术式多样,其中上尿路重建手术为代表的术式复杂、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对泌尿外科医生手术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普遍用于上尿路手术中,这对泌尿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操作要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个团队结合自身经验与国际经验,总结出一系列标准化、简单化、实用化、个体化的手术方式,现报告如下,以便同行借鉴,使上尿路微创手术技术在国内更好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 微创手术技术 输尿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噪声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减轻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疼痛的效果 被引量:24
5
作者 任向芳 顾卓颖 +2 位作者 杨梅 李磊 王自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154-3157,共4页
目的:探讨白噪声、非营养性吸吮对减轻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操作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早产儿236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0例、白噪声组56例、吸吮组58例、联合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白噪声、非营养性吸吮对减轻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操作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早产儿236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0例、白噪声组56例、吸吮组58例、联合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安抚法,白噪声组给予白噪声干预,非营养性吸吮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联合组给予白噪声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在眼底筛查前后使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R)进行疼痛评分,并比较两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筛查前3 min、筛查结束后1 min及3 min,白噪声组、非营养性吸吮组、联合组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和PIPP‐R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噪声、非营养性吸吮及两者联合均能减轻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操作性疼痛,且两种方法联合实施效果优于白噪声或非营养性吸吮单独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白噪声 非营养性吸吮 视网膜病筛查 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噪声疗法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3
6
作者 任向芳 杨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28,共4页
阐述白噪声疗法理论基础,对白噪声疗法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白噪声疗法对稳定新生儿生命体征,助力新生儿睡眠,促进吸吮反射早期建立,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均有积极作用。但国内白噪声疗法... 阐述白噪声疗法理论基础,对白噪声疗法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白噪声疗法对稳定新生儿生命体征,助力新生儿睡眠,促进吸吮反射早期建立,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均有积极作用。但国内白噪声疗法在新生儿临床应用中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针对不同胎龄、体重的新生儿的研究,从而使白噪声疗法更好地应用于新生儿临床护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噪声 新生儿 睡眠 疼痛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45例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筛查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宁 王艳 +2 位作者 彭薇 李昊 杨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人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率和突变谱。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10月本院出生的2545例新生儿足跟血,微阵列芯片法对常见耳聋基因突变进行筛查。结果共发现119例新生儿携带耳聋基因突变,其中GJB2突变携带者60例(2.36%)v男女比1∶... 目的了解中国人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率和突变谱。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10月本院出生的2545例新生儿足跟血,微阵列芯片法对常见耳聋基因突变进行筛查。结果共发现119例新生儿携带耳聋基因突变,其中GJB2突变携带者60例(2.36%)v男女比1∶1 (30/30);SLC26A4突变携带者48例(1.88%),男女比接近1∶1 (26/22);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携带者5例(0.20%);GJB3突变携带者5例(0.20%);1例有GJB2基因235位点和SLC26A4基因IVS7-2位点双杂合突变(0.04%)。另外还发现SLC26A4基因1174A> T、1229C> T和15+5G> A突变各1例。结论初步了解中国人耳聋基因位点分布,可为遗传性耳聋防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新生儿 基因 突变 基因芯片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