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指南(2019版) 被引量:21
1
作者 洪小杨 +6 位作者 花少栋 孔祥永 岳少杰 吴本清 刘志伟 周伟 封志纯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241-248,共8页
胎儿肺循环阻力较体循环阻力高,呈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状况。新生儿出生后血液循环从“胎儿型”过渡至正常“成人型”,肺循环压力和阻力下降,但有多种疾病可引起此过程障碍或逆转,致肺血管阻力持续增高,伴... 胎儿肺循环阻力较体循环阻力高,呈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状况。新生儿出生后血液循环从“胎儿型”过渡至正常“成人型”,肺循环压力和阻力下降,但有多种疾病可引起此过程障碍或逆转,致肺血管阻力持续增高,伴有体循环血管阻力正常或者下降,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动脉导管和(或)卵圆孔水平右向左分流持续存在,称为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又称为持续胎儿循环(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PFC),表现为机体持续缺氧和发绀,最终导致危及生命的循环、呼吸衰竭[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管阻力 右向左分流 肺循环阻力 体循环动脉压 卵圆孔 血液循环 动脉导管 fet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娅 罗荣牡 +5 位作者 司英健 邢国胜 张晓妹 杜振兰 谷文静 陈伟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79-185,共7页
目的探索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例JMML患儿进行haplo-HSCT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3.4(1.1~5.8)岁。采用haplo-HSC... 目的探索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例JMML患儿进行haplo-HSCT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3.4(1.1~5.8)岁。采用haplo-HSCT治疗,观察预处理相关毒性、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物排斥、复发、感染及生存情况。结果 12例患儿预处理耐受性可;12例患儿全部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19.5(13~25)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25(12~129)d;移植后28d进行首次骨髓嵌合率检测:8例完全植入,3例混合植入,1例植入失败;aGVHD总发生率92%(11/12),其中Ⅲ~Ⅳ度aGVHD发生率42%(5/12),cGVHD发生率33%(4/12),广泛型cGVHD发生率为0%(0/12);2例并发移植物排斥,其中1例复发,1例经停用免疫抑制处理后再次达完全嵌合;12例患儿中2例复发,复发后1例接受二次移植,1例给予化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后再次达完全缓解。随访至2019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21.5(7~61)个月,2年OS为75%,2年DFS为67%。结论 haplo-HSCT是治疗JMML的有效方法,但植入、GVHD、排斥、复发、感染仍是影响患儿生存的主要因素,优化移植方案及复发后的挽救性治疗方案是提高JMML生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植入 排斥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哮喘用氧驱动雾化吸入 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安家 李霞 +1 位作者 李虹霖 杜淑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小儿哮喘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0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行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观察组55例行氧驱动雾化吸入... 目的:探讨对比小儿哮喘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0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行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观察组55例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均有一定作用,相对而言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更理想,可促进患儿症状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