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地清除β_2微球蛋白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 被引量:80
1
作者 蔡砺 刘惠兰 +7 位作者 吴华 李冀军 徐丰博 汤天清 殷培 鲍云飞 程叙扬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中分子毒素水平与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多中心、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136名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 F60或FX60,超纯透析液)6个月。试验前(0个月)、后3个月、6个... 目的前瞻性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中分子毒素水平与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多中心、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136名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 F60或FX60,超纯透析液)6个月。试验前(0个月)、后3个月、6个月分别采透析前血样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胱抑素C(Cystatin C)水平。结果转换为高通量透析可以显著降低原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血β2-MG水平,从试验开始时0个月、3个月与6个月分别为(39.92±19.14)mg/L、(27.31±19.16)mg/L与(33.03±10.96)mg/L(P<0.001)。hsCRP水平也显著下降,分别为(11.23±21.77)mg/L、(8.37±11.61)mg/L与(8.82±11.66)mg/L(P=0.0412)。血cystatin C水平试验前后没有变化。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有效清除透析患者血液中的中分子毒素并减轻慢性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高通量 Β2微球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铁调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殷培 李冀军 +3 位作者 宋岩 王建红 陈凤锟 赵长征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通量透析治疗后血清铁调素(Hepcid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高通量透析治疗12月。分别于0月、2月、6月、12月采血,检测血清Hepcidin、铁代谢相关指标、贫血指标及炎...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通量透析治疗后血清铁调素(Hepcid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高通量透析治疗12月。分别于0月、2月、6月、12月采血,检测血清Hepcidin、铁代谢相关指标、贫血指标及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血清铁调素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通量透析后各时间点血清Hepcidin水平均显著高于0月(P<0.01)。铁蛋白、hs-CRP与Hepcidin水平变化趋势大致相符。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epcidin与血清铁、转铁蛋白铁饱和度、铁蛋白、hs-CRP和β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r=0.164、P<0.05,r=0.168、P<0.05,r=0.173、P<0.05,r=0.204、P<0.01,r=0.692、P<0.01)。多元回归显示,高通量透析治疗患者的转铁蛋白饱和度、hs-CRP、血红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水平与血清Hepcidin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Hepcidin水平可以反映机体铁储备的状况,微炎症状态是影响Hepcidin表达的关键因素。高通量透析治疗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代谢状态,患者的炎症状态变化是其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铁代谢 炎症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丰博 刘惠兰 +7 位作者 左力 吴华 李冀军 蔡砺 汤天清 殷培 程叙扬 鲍云飞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2期662-664,共3页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136例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6个月。试验0、3、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白蛋白水平,进行食欲评分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136例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6个月。试验0、3、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白蛋白水平,进行食欲评分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结果对全部入选者的白蛋白水平无影响;升高了白蛋白低于25%分位患者的白蛋白,在0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36.4±3.1)g/L、(39.9±3.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06)。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食欲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49)。SGA在试验3个月及6个月均较0个月有显著升高(P<0.05),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营养基线水平较低的患者营养状况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透析 低通量透析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殷培 李冀军 +3 位作者 宋岩 赵长征 龚红英 王建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1期610-612,共3页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0例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 FX60,超纯透析液)治疗6月。试验前(0月)采透析前,试验后3、6月分...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0例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 FX60,超纯透析液)治疗6月。试验前(0月)采透析前,试验后3、6月分别采透析前、后血样测定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水平。结果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原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没有变化。血清叶酸透析前水平从实验开始时0、3、6月分别为(5.16±0.87)ng/ml,(4.94±0.85)ng/ml与(4.75±0.77)ng/ml。虽然呈下降趋势,但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t0/3=0.962,t0/6=1.826,t3/6=0.836,P>0.05)。血清叶酸水平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血维生素B12透析前水平在试验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120,t0/6=0.337,t3/6=0.436P>0.05),分别为(419.13±136.83)pg/ml,(414.00±153.16)pg/ml与(432.83±139.12)pg/ml,透析前后血维生素B12水平没有变化。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后未发现血清叶酸、维生素B12丢失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叶酸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透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异位经验总结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岩 张壹言 +4 位作者 李冀军 陈凤琨 姚凤华 殷培 龚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 留置导管 血透患者 异位 第一附属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深静脉穿刺 临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机的变迁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莉 王梅 +15 位作者 李雪梅 孙懿 黄雯 张凌 吴华 贾强 刘文虎 孙雪峰 李冀军 伦立德 周春华 张爱华 王铠 王世相 孙蔚明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12期855-859,共5页
目的 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何时开始透析治疗仍然是一个未能得到共识的热门问题.本课题旨在研究北京市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是如何变迁的. 方法 所有资料均来自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的2012年度报告.入选条件:①开始... 目的 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何时开始透析治疗仍然是一个未能得到共识的热门问题.本课题旨在研究北京市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是如何变迁的. 方法 所有资料均来自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的2012年度报告.入选条件:①开始透析时间在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所有终末期肾脏病患者;②开始透析前90天内或进入透析后90天内有血肌酐的化验结果.根据进入透析时的血肌酐水平,通过CKD-EPI公式计算得到eGFR,并以此评估透析时机.根据eGFR水平将透析时机分为3组,分别为Group 1[eGFR:0~4.9 ml/(min· 1.73m^2)]、Group 2[eGFR:5.0~9.9 ml/(min·1.73m^2)]和Group 3[eGFR:10 ml/(min·1.73m^2)及以上]. 结果 共有7 200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其平均年龄为57.5±16.0岁,男性占56.3%.自2007年至2012年间,分别有341、682、1137、1577、1886、1577例患者开始透析治疗.比较历年的eGFR分组情况,自2007~2010年,Group 3组的患者比例逐渐升高,至最高峰20.7%,之后下降至2012年的15.6%.Group 2组的患者比例在2012年为最高峰,52.8%.无论哪一个年度,均有一半左右的患者进入透析治疗时的eGFR在5~10 ml/(min· 1.73m^2)范围;低于5 ml/(min·1.73m^2)进入透析的患者比例约为1/3,明显高于美国USRDS的统计结果. 结论 北京市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近些年仍有持续的增长,透析时机比美国USRDS的报道明显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时机 血液透析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