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表现特征鉴别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与胼胝体压部缺血性脑梗死 被引量:25
1
作者 邢新博 习伟 +6 位作者 王鑫坤 杨淑辉 聂明明 胡明艳 任敬梅 杨家斐 娄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41,共9页
目的对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与缺血性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分析MRI征象在两者疾病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临床诊断为RESLES的7例患者及存在胼胝体压部缺血性梗死... 目的对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与缺血性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分析MRI征象在两者疾病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临床诊断为RESLES的7例患者及存在胼胝体压部缺血性梗死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特点,重点对胼胝体压部病变的MRI表现位置、形态、信号强度、最大横截面面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分析。结果 7例RESLES患者(男5例、女2例)病变中心部位位于胼胝体压部中线部,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以胼胝体为中心对称分布,DWI均呈现高信号,ADC值减低,最大横截面面积平均为(56.9±32.6)mm^2,ADC值平均为(0.3963±0.0715)×10^(-3)mm^2/s,通过复查(平均10 d),病灶消失;而13例胼胝体压部缺血性脑梗死病灶的患者(男10例、女3例)胼胝体压部病变大多数偏一侧,位于中线部位少见,呈现片状或不规则型,DWI也均为高信号,最大横截面面积平均为(55.1±43.9)mm^2,ADC值平均为(0.4978±0.0123)×10^(-3)mm^2/s。两组最大横截面面积(t=0.096,P=0.925)和ADC值(t=-1.988,P=0.0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7例RESLES患者与13例有胼胝体梗死灶患者的MRI特征显示,胼胝体压部病灶的位置、形态以及脑内是否存在其他病灶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价值。而两者病灶的信号、ADC值及病灶面积无差异,两者的鉴别尚需结合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表现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缺血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因对抗睡眠剥夺影响执行控制功能的fMRI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温博 邵永聪 +4 位作者 马林 刘娟 叶恩茂 毕国华 杨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研究36h睡眠剥夺(SD)以及睡眠剥夺并服用咖啡因后脑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特点,探讨咖啡因对抗睡眠剥夺对大脑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13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参加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设计,对受试者在清醒状态下以及36h... 目的研究36h睡眠剥夺(SD)以及睡眠剥夺并服用咖啡因后脑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特点,探讨咖啡因对抗睡眠剥夺对大脑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13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参加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设计,对受试者在清醒状态下以及36h睡眠剥夺并随机服用咖啡因或者安慰剂后进行Go/No-go测验并使用3.0T磁共振仪进行fMRI扫描,3次fMRI扫描之间间隔3周。受试者行为学数据使用SPSS软件处理,fMRI数据使用AFNI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36h睡眠剥夺后受试者前额叶皮层显著激活,前扣带回功能活动下降;服用咖啡因后双侧豆状核、丘脑、边缘系统相关脑区激活程度下降。结论36h睡眠剥夺可导致执行控制功能的显著下降,前额叶皮质参与功能代偿。咖啡因通过对边缘系统相关区域及纹状体系统活动的抑制来对抗睡眠剥夺对于执行控制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睡眠剥夺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征象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方圆 李明 +3 位作者 刘刚 徐启明 唐军 李天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起源于肾周脂肪组织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L)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RPL术前MDCT表现。结果 8例患侧肾脏被包绕及肾前间隙受侵,1例右肾前间隙受累,2例双侧肾前间隙均受累,5例左肾前间隙受累;3例患... 目的观察起源于肾周脂肪组织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L)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RPL术前MDCT表现。结果 8例患侧肾脏被包绕及肾前间隙受侵,1例右肾前间隙受累,2例双侧肾前间隙均受累,5例左肾前间隙受累;3例患侧肾受压推移发生轴位旋转。MDCT表现:3例肿块内可见粗颗粒状钙化,8例均可见脂肪成分,多期增强扫描钙化及脂肪成分均无强化;6例肿块内脂肪成分中可见分界清楚、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软组织成分,多期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病理为去分化成分或黏液成分;1例由同侧肾上腺动脉供血,3例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4例由肠系膜下动脉供血。8例均呈塑形生长,可见完整或部分完整的包膜,多期增强扫描包膜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病理为纤维结缔组织成分;2例延伸至整个盆腔。结论病灶内脂肪密度区、强化的实性结节及患侧肾被包绕及肾前间隙受侵高度提示PR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脂肪肉瘤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