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炎症微环境作用下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聂嘉 张博 +1 位作者 顾斌 刘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慢性牙周炎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炎症微环境作用下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因治疗需要拔除的无龋前磨牙及...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慢性牙周炎组织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炎症微环境作用下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因治疗需要拔除的无龋前磨牙及慢性牙周炎牙齿,培养正常及炎症微环境下的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P-PDLSC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实时定量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分泌及基因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p38在细胞内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种细胞成骨诱导7 d后p38及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使用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干扰后体外成骨诱导7 d,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成骨关键基因Runx2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基因表达水平,成骨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检测PDLSCs的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 P-PDLSCs的TNF-α和IL-1β分泌量均显著高于H-PDLSCs(68.80±6.70比34.10±3.07,P=0.001;57.10±4.23比26.90±2.58,P=0.000)。P-PDLSCs中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较H-PDLSCs上升1.4倍(P=0.011),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也上升1.7倍(P=0.009)。P-PDLSCs的p38表达量高于H-PDLSCs;成骨诱导后两种PDLSCs中的p-p38表达均升高,但p38表达水平有所降低。SB-203580干扰后PDLSCs的Runx2和AL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PDLSCs:P=0.044、0.036;P-PDLSCs:P=0.017、0.004),矿化结节形成数量减少。结论在慢性炎症微环境中,p38 MAPK参与细胞的炎性反应,抑制p38后炎症微环境作用下PDLSCs的成骨分化能力也被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炎症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骨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岩峰 胡敏 +1 位作者 吴子恒 林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建立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骨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方法Mimics软件读取实验犬下颌骨CT资料形成几何模型,用Magics软件的cut工具进行切割,每部分用Magics的粘接功能连接,忽略咀嚼肌对下颌骨的约束,限制下颌关节横嵴的运动,M... 目的建立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骨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方法Mimics软件读取实验犬下颌骨CT资料形成几何模型,用Magics软件的cut工具进行切割,每部分用Magics的粘接功能连接,忽略咀嚼肌对下颌骨的约束,限制下颌关节横嵴的运动,MARC软件完成有限元分析。结果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骨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由5部分组成。以12N的力进行牵张,发现当逐渐减小舌侧剩余皮质骨的宽度时,此区域Von Mises应力逐渐增大,当皮质骨剩余1.4mm时,此区域的Von Mises应力是34.60MPa。结论运用专业软件可建立保留舌侧部分骨皮质的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模拟牵张过程,对下颌骨进行生物力学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重建 牵张成骨 不全截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法探讨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时非牵张侧位移趋势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雪梅 李岩峰 +3 位作者 胡敏 张建强 刘斌 范丽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分析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计算下颌骨非牵张侧各部分在牵张过程中位移状况。方法模拟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当滑动骨块受力未被牵开和被牵开时观察非牵张侧关节、下颌角、喙突及牙齿等6个标志点的位移情况... 目的分析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计算下颌骨非牵张侧各部分在牵张过程中位移状况。方法模拟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当滑动骨块受力未被牵开和被牵开时观察非牵张侧关节、下颌角、喙突及牙齿等6个标志点的位移情况。结果当滑动骨块未被牵开时,非牵张侧下颌骨各标志点所受Von Mises应力为0,在空间X、Y、Z三轴位移均为0;当下颌骨滑动骨块被牵开1 mm时,各标志点在空间X、Y、Z三轴均有位移。结论在行半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时,从牵张侧观察,非牵张侧下颌骨在矢状平面上有以髁突顶点(横嵴中点)为中心的逆时针旋转趋势,而在冠状平面上则表现为向牵张侧的近似平行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不全截骨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记忆弹性丝套管剥离器与伞形剥离器行陡峭羊上颌窦底黏膜剥离的研究
4
作者 李长健 吕源 +3 位作者 李岩峰 樊佳东 刘乐 张月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8-492,共5页
目的在陡峭羊上颌窦行经牙槽嵴顶的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使用0.012、0.014型号新型记忆弹性丝套管剥离器以及伞形剥离器剥离窦底黏膜,测量剥离长度,对比剥离效果。方法经羊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选择窦底有60°~90°坡度的山羊,建立... 目的在陡峭羊上颌窦行经牙槽嵴顶的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使用0.012、0.014型号新型记忆弹性丝套管剥离器以及伞形剥离器剥离窦底黏膜,测量剥离长度,对比剥离效果。方法经羊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选择窦底有60°~90°坡度的山羊,建立动物模型72个,并随机分成3组(n=24):A(0.012型号)、B(0.014型号)、C(伞形剥离器)组。冲顶后行经牙槽嵴上颌窦底黏膜的剥离,待达到剥离极限或黏膜穿孔时测量剥离长度。结果 A组剥离黏膜的平均长度为11.3 mm±4.6 mm,3例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B组剥离黏膜的平均长度为17.5 mm±5.0 mm,1例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C组剥离黏膜的平均长度为4.2 mm±1.3 mm,4例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经方差分析得3组总体均值不全相同(P<0.01),再通过Dunnett’s T3检验得出,3组剥离窦底黏膜长度的均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记忆弹性丝套管剥离器能够有效剥离陡峭的上颌窦底黏膜,而0.014型号剥离效果更好,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上颌窦底提升 新型记忆弹性丝套管剥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剥离器与伞形剥离器行羊上颌窦黏膜剥离对比实验 被引量:4
5
作者 樊佳东 李岩峰 +4 位作者 刘乐 韩奕诗 胡品 张月 包文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 通过羊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法,对比0.012型号、0.014型号镍钛双级上颌窦黏膜剥离器以及伞形剥离器剥离窦底黏膜的效果。方法 选择年龄1.5~2岁山羊24只,配伍组设计随机分成0.012型号组(A组)、0.014型号组(B组)、伞形剥离器组(... 目的 通过羊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法,对比0.012型号、0.014型号镍钛双级上颌窦黏膜剥离器以及伞形剥离器剥离窦底黏膜的效果。方法 选择年龄1.5~2岁山羊24只,配伍组设计随机分成0.012型号组(A组)、0.014型号组(B组)、伞形剥离器组(C组),每组8只。建立动物模型,在上颌窦内提升冲顶后,3组分别向窦底的近中和远中剥离上颌窦黏膜至本器械的最大剥离限度或窦底黏膜穿孔时,测量剥离长度。结果 A组平均剥离长度为12.41 mm±4.35 mm,2例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B组平均剥离长度为23.38 mm±4.84 mm,1例出现上颌窦黏膜穿孔。C组平均剥离窦底黏膜长度是2.61 mm±0.30 mm。经方差分析计算得3组剥离上颌窦黏膜总体均值不全相同(P〈0.01)。各组再行SNK法比较后得出,A、B、C组剥离窦底黏膜长度的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镍钛双级上颌窦黏膜剥离器在行上颌窦黏膜剥离能获得较大的黏膜剥离范围。0.014型号弹性及刃适中、安全,能够大面积剥离窦底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上颌窦提升术 镍钛双级上颌窦黏膜剥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