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患者血清淀粉酶增高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徐晓艳
胡智飞
+2 位作者
刘峰
殷健瀚
郭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患者血清淀粉酶增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62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血淀粉酶检查结果分为淀粉酶升高组(>...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患者血清淀粉酶增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62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血淀粉酶检查结果分为淀粉酶升高组(>150 U/L)和非升高组(≤150 U/L)。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淀粉酶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62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患者中,血淀粉酶升高54例(33.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收缩压、白细胞、血小板、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后,术前尿素水平与术后血淀粉酶升高独立相关(OR=1.69,95%CI:1.085~2.650)。结论 术前尿素水平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淀粉酶增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淀粉酶增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肠超声助显剂评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胃排空状态
2
作者
李文宝
薛立娟
+4 位作者
李昶田
鲁媛媛
宋丹绯
白雪婷
李俊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0-1714,共5页
目的 观察胃肠超声助显剂用于评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患者胃排空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对30例SMAS患者(SMAS组)及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胃肠超声检查,测算胃肠助显剂通过即刻十二指肠近端内径(D)、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
目的 观察胃肠超声助显剂用于评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患者胃排空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对30例SMAS患者(SMAS组)及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胃肠超声检查,测算胃肠助显剂通过即刻十二指肠近端内径(D)、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十二指肠内径(d)及十二指肠受压程度(D-d)/D,记录服用助显剂后5 min(T0)、30 min(T1)、60 min(T2)、90 min(T3)及120 min(T4)胃残余容量(GRV),分别计算T1~T4 GRV与T0 GRV比值(GRV1~GRV4)并进行组间比较;以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SMAS患者(D-d)/D与GRV1~GRV4的相关性。结果 SMAS组D、(D-d)/D、GRV1、GRV2、GRV3及GRV4均大于,而d小于对照组(P均<0.05)。SMAS患者(D-d)/D与GRV4呈中度正相关(r=0.509,P=0.007),而与GRV1~GRV3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胃肠超声助显剂可用于实时动态观察SMAS患者胃排空状态及定量分析G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胃排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动脉夹层的实验与计算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双静
熊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9-704,共6页
实验与计算生物力学已成为主动脉夹层(artic dissection, AD)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常用拉伸实验分析血管壁组织不同成分的力学属性,揭示了AD发生及发展的可能机制。AD的治疗和预后研究往往具有挑战性,目前正在探索使用...
实验与计算生物力学已成为主动脉夹层(artic dissection, AD)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常用拉伸实验分析血管壁组织不同成分的力学属性,揭示了AD发生及发展的可能机制。AD的治疗和预后研究往往具有挑战性,目前正在探索使用个性化计算模型作为改善临床结果的工具。借助计算生物力学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三维模型来模拟血流,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研究AD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技术可以个性化仿真患者主动脉内血流状况,为研究AD的形成过程、诊断治疗和预测疾病发展提供了帮助,但其为刚性壁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模型可模拟AD真实的血管壁变形、血管内血流状态和膜片运动,为评估AD的血流动力学提供了新视角。然而,临床医生从血管生物力学角度对AD的认识不足,尚未实现临床广泛应用,现结合现有文献就AD的实验与计算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生物力学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患者血清淀粉酶增高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徐晓艳
胡智飞
刘峰
殷健瀚
郭伟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基金
主动脉夹层力学功能诊疗新技术研究(Z211100002921048)。
文摘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患者血清淀粉酶增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62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血淀粉酶检查结果分为淀粉酶升高组(>150 U/L)和非升高组(≤150 U/L)。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淀粉酶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62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患者中,血淀粉酶升高54例(33.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收缩压、白细胞、血小板、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后,术前尿素水平与术后血淀粉酶升高独立相关(OR=1.69,95%CI:1.085~2.650)。结论 术前尿素水平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淀粉酶增高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淀粉酶增高
危险因素
Keywords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mylase elevation
risk factor
分类号
R732.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肠超声助显剂评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胃排空状态
2
作者
李文宝
薛立娟
李昶田
鲁媛媛
宋丹绯
白雪婷
李俊来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第二
医学
中
心超声诊断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第一
医学
中
心肝胆
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0-1714,共5页
基金
全军保健重点专项课题(21BJZ25)。
文摘
目的 观察胃肠超声助显剂用于评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患者胃排空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对30例SMAS患者(SMAS组)及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胃肠超声检查,测算胃肠助显剂通过即刻十二指肠近端内径(D)、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十二指肠内径(d)及十二指肠受压程度(D-d)/D,记录服用助显剂后5 min(T0)、30 min(T1)、60 min(T2)、90 min(T3)及120 min(T4)胃残余容量(GRV),分别计算T1~T4 GRV与T0 GRV比值(GRV1~GRV4)并进行组间比较;以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SMAS患者(D-d)/D与GRV1~GRV4的相关性。结果 SMAS组D、(D-d)/D、GRV1、GRV2、GRV3及GRV4均大于,而d小于对照组(P均<0.05)。SMAS患者(D-d)/D与GRV4呈中度正相关(r=0.509,P=0.007),而与GRV1~GRV3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胃肠超声助显剂可用于实时动态观察SMAS患者胃排空状态及定量分析GRV。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胃排空
超声检查
Keywords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gastric emptying
ultrasonography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动脉夹层的实验与计算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双静
熊江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9-70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049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212094)
北京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Z211100002921048)。
文摘
实验与计算生物力学已成为主动脉夹层(artic dissection, AD)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常用拉伸实验分析血管壁组织不同成分的力学属性,揭示了AD发生及发展的可能机制。AD的治疗和预后研究往往具有挑战性,目前正在探索使用个性化计算模型作为改善临床结果的工具。借助计算生物力学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三维模型来模拟血流,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研究AD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技术可以个性化仿真患者主动脉内血流状况,为研究AD的形成过程、诊断治疗和预测疾病发展提供了帮助,但其为刚性壁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模型可模拟AD真实的血管壁变形、血管内血流状态和膜片运动,为评估AD的血流动力学提供了新视角。然而,临床医生从血管生物力学角度对AD的认识不足,尚未实现临床广泛应用,现结合现有文献就AD的实验与计算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生物力学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Keywords
aortic dissection
biomechanics
mechanical property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R543.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患者血清淀粉酶增高的危险因素
徐晓艳
胡智飞
刘峰
殷健瀚
郭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胃肠超声助显剂评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胃排空状态
李文宝
薛立娟
李昶田
鲁媛媛
宋丹绯
白雪婷
李俊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主动脉夹层的实验与计算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王双静
熊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