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全人源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F61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对照的探索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丁华 李超凡 +17 位作者 牛越 张利 王涌 冯哲 朱晗玉 周建辉 董哲毅 段姝伟 王宏 黄梦杰 王远大 丛硕源 潘赛 周京 孙雪峰 蔡广研 李平 陈香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目的 探究重组全人源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F61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肾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COVID-19合并肾损伤患者。将受试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 探究重组全人源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F61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肾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COVID-19合并肾损伤患者。将受试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新型冠状病毒(抗新冠)治疗,试验组采取常规抗新冠治疗联合F61注射液。给药后随访15 d,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胸部CT,分析F61注射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12例受试者(试验组7例,对照组5例),两组受试者均未出现临床进展或死亡病例。对照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平均转阴时间为3.2 d,试验组为1.57 d (P=0.046);试验组用药后第3天及第5天的COVID-19相关目标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根据临床分型和世界卫生组织(WHO)10分等级疾病进展量表,两组受试者病情均有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试验组未出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两组受试者表现出不同程度血糖升高、尿葡萄糖升高、尿胆原升高、尿管型阳性及心律失常,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61注射液在治疗COVID-19合并肾损伤患者时初步展现出安全性和临床获益,国产药物的临床可及性好,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61注射液 新型冠状病毒 肾损害 有效性 安全性 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对小鼠B淋巴细胞分化和抗体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广平 吴敏 +4 位作者 梁丽云 李慧艳 张学敏 李平 张宇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71-679,共9页
目的 探索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对B细胞分化和抗体生成的影响,为提高疫苗有效性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方法 流式分选经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的脾幼稚B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GABA A1型受体(Gabra1)和Gabra2、GAB... 目的 探索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对B细胞分化和抗体生成的影响,为提高疫苗有效性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方法 流式分选经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的脾幼稚B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GABA A1型受体(Gabra1)和Gabra2、GABA B1型受体(Gabbr1)和Gabbr2、溶质运载蛋白6A家族成员1(Slc6a1)、Slc6a11、Slc6a12和Slc6a13 mRNA表达。建立B细胞体外分化体系,分离小鼠脾B细胞与NB-21饲养层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GABA 0.2,1.0和2.0 mmol·L^(-1)对浆细胞分化百分比的影响。每只小鼠ip给予100μg乙酰化4-羟基-3硝基苯基偶联钥孔血蓝蛋白(NP-KLH)和0.1 mL铝佐剂构建经典的抗原免疫小鼠模型,分为免疫+PBS和免疫+GABA组。正常对照组注射0.1 mL双蒸水和0.1 mL铝佐剂。免疫+PBS和免疫+GABA组分别ip给予PBS和GABA 20 mg·kg^(-1),每天1次,共12 d。第13天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生发中心B细胞、总浆细胞和IgG_(1)^(+)浆细胞百分比,ELISA检测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第27天后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中抗原特异性浆细胞百分比。结果 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幼稚B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均表达Gabbr1。在B细胞体外分化过程中,与细胞对照组相比,GABA1.0和2.0 mmol·L^(-1)处理均显著促进幼稚B细胞向CD138^(+)浆细胞分化(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免疫+PBS组小鼠脾生发中心B细胞百分比增加(P<0.01),总浆细胞和IgG_(1)^(+)浆细胞百分比增加(P<0.05,P<0.01);骨髓中抗原特异性浆细胞百分比增加(P<0.01);血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P<0.01)。与免疫+PBS组相比,免疫+GABA组总浆细胞(P<0.01)和IgG_(1)^(+)浆细胞百分比(P<0.05)增加,骨髓中抗原特异性浆细胞百分比增加(P<0.05),血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P<0.01)。结论 神经递质GABA可促进浆细胞分化和高亲和力抗体生成,其在调控B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B细胞 生发中心 浆细胞 高亲和力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肾怡治疗狼疮肾炎小鼠的疗效及对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铿 邓翼遥 +2 位作者 尚顺来 李清刚 陈香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3298-3307,共10页
背景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并发症之一,相关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肾怡(SY)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及抑制肾脏纤维化。目前运用复方SY治疗LN的疗效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复方SY对LN小鼠的治疗作用及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的影响。方法2021... 背景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并发症之一,相关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肾怡(SY)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及抑制肾脏纤维化。目前运用复方SY治疗LN的疗效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复方SY对LN小鼠的治疗作用及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的影响。方法2021年4—7月,选取35只SPF级MRL/lpr小鼠(8周龄)、6只SPF级C57BL/6J小鼠(8周龄)进行实验。将MRL/lpr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RL/lpr组(n=8)及SY低剂量组(n=9)、SY中剂量组(n=9)、SY高剂量组(n=9),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6)。SY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5.34、46.02、92.04 g/kg剂量进行复方SY汤剂灌胃,正常对照组及MRL/lpr组以0.5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从小鼠12周龄开始干预,1次/d,持续14周。观察各组动物体征,检测尿蛋白与肌酐比值(UPCR),血清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核抗体(ANA)水平,肾脏组织病理情况,肾脏组织C3、免疫球蛋白G(IgG)、C5b-9免疫沉积情况,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Fibronectin及补体蛋白水平。结果截至干预结束,正常对照组6只小鼠存活,MRL/lpr组3只小鼠存活,SY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有5、7、9只小鼠存活。(1)正常对照组、SY中剂量组、SY高剂量组小鼠体征量化分值均低于MRL/lpr组(P<0.05)。(2)正常对照组、SY各剂量组小鼠干预第9、10、11、12、13周UPCR均低于MRL/lpr组(P<0.05)。(3)正常对照组、SY低剂量组、SY高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血清anti-dsDNA水平低于MRL/lpr组(P<0.05);正常对照组、SY各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血清ANA水平低于MRL/lpr组(P<0.05)。(4)干预14周后,HE染色可见MRL/lpr组小鼠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PAS染色可见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HE染色可见SY各剂量组小鼠肾小球大致正常,而PAS染色可见SY中、高剂量组小鼠肾小球内有系膜细胞增生,伴少量炎细胞浸润。(5)正常对照组、SY各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肾脏组织C3、C5b-9沉积低于MRL/lpr组(P<0.05);SY低剂量组、SY高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肾脏组织IgG免疫沉积低于MRL/lpr组(P<0.05)。(6)SY高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肾脏组织CollagenⅠ、Fibronectin、C3、C5、CD35蛋白水平低于MRL/lpr组(P<0.05);SY低、中剂量组小鼠干预14周后肾脏组织Fibronectin、C3、C5、CD35蛋白水平低于MRL/lpr组(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干预14周后肾脏组织Fibronectin蛋白水平低于MRL/lpr组(P<0.05)。结论复方SY可改善MRL/lpr小鼠狼疮肾脏损伤,延缓疾病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补体旁路途径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肾怡 肾病药(中药) 中草药 补体 MRL/LPR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