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分子药物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悠 张菡 +1 位作者 王睿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具有针对性且安全的治疗选择较为有限。该文回顾已发表的小分子药物治疗AD的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小分子药物在A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已被批准用于AD治疗的JAK激酶和...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具有针对性且安全的治疗选择较为有限。该文回顾已发表的小分子药物治疗AD的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小分子药物在A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已被批准用于AD治疗的JAK激酶和磷酸二酯酶4的小分子抑制剂,以及正在进行Ⅱ、Ⅲ期临床研究的靶向芳香烃受体、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及组胺4型受体等的小分子药物,并讨论了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研究中可能成为潜在治疗靶点的信号通路及相关小分子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小分子药物 治疗 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血糖对银屑病患者的获益:机制与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杰 王睿 +1 位作者 舒心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6-249,共4页
银屑病不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且是系统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银屑病与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二者可相互促进,且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这为同时治疗这两种疾病提供了可能。目前许多临床研... 银屑病不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且是系统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银屑病与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二者可相互促进,且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这为同时治疗这两种疾病提供了可能。目前许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降糖药在治疗这些代谢性疾病时对银屑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文对几种降糖药在治疗代谢性疾病时对银屑病疗效的临床数据和作用机制做一阐述,为临床医生治疗并发代谢性疾病的银屑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降糖药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扬 柏佳 +2 位作者 郑艺 赵梓纲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57-559,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41岁。因左上肢无痛性皮肤结节2年于2017年10月12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上肢出现一皮肤结节,约绿豆大,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后缓慢增大,表面无破溃、出血等。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表... 1病历摘要患者男,41岁。因左上肢无痛性皮肤结节2年于2017年10月12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上肢出现一皮肤结节,约绿豆大,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后缓慢增大,表面无破溃、出血等。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表皮囊肿?",未予组织病理检查及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特殊接触史、外伤史及虫咬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组织细胞瘤 动脉瘤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扁平苔藓
4
作者 孙杰 巴伟 +1 位作者 宋翠豪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患者女,68岁。主诉:双手指末端红斑鳞屑,甲变形伴痛痒20年。现病史:患者20年前左手远端指间关节处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后左手部分甲板逐渐出现粗糙不平,伴甲纵脊、甲胬肉,皮损逐渐加重,并且右手指出现类似皮损,伴有痒感及疼痛,于2018年11... 患者女,68岁。主诉:双手指末端红斑鳞屑,甲变形伴痛痒20年。现病史:患者20年前左手远端指间关节处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后左手部分甲板逐渐出现粗糙不平,伴甲纵脊、甲胬肉,皮损逐渐加重,并且右手指出现类似皮损,伴有痒感及疼痛,于2018年11月21日来我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中性小汗腺炎1例
5
作者 杨怡 郭睿 +3 位作者 齐婧 张晓宁 柏佳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30-731,共2页
患者女,31岁。左足底反复发作红斑、丘疹伴疼痛5年,于2019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皮肤科。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足底出现近10枚黄豆大红色斑丘疹,伴轻度疼痛,散在分布的斑丘疹逐渐融合形成肿胀性斑片,斑片中央压痛明显... 患者女,31岁。左足底反复发作红斑、丘疹伴疼痛5年,于2019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皮肤科。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足底出现近10枚黄豆大红色斑丘疹,伴轻度疼痛,散在分布的斑丘疹逐渐融合形成肿胀性斑片,斑片中央压痛明显,遇热加重,大约每半年复发一次,每次发作前均无特殊诱因,平均7~10d可自行消退,消退后原皮损处出现表皮剥脱。2015年复发时出现发热,体温38.5℃,外院疑诊丹毒,给予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1周,自觉无明显疗效,随后自愈。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炎 嗜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