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种常用血清学诊断模型对成人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比较
1
作者 孟鹏 高丽 +4 位作者 王晓蕾 李静 张云 张瀚文 王林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六种常用血清学诊断模型对成人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并行肝病理组织活检的2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比较六种常用血清学诊断模型对成人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并行肝病理组织活检的2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临床常用的球蛋白与血小板比值(GPR)、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天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AAR)、纤维化硬化指数(FCI)、S指数(S-index)六种血清学诊断模型的相关指标,以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六种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F1~F4期年龄、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APRI、FIB-4、GPR、S-index和F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F_(1)~F_(4)时,GPR、APRI、FIB-4、FCI和S-index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均>0.70,AAR模型曲线下面积的95%CI为0.50。区分F_(1)与F_(2)~F_(4)、F_(1)~F_(2)与F_(3)~F_(4)、F_(1)~F_(3)与F_(4)时,GPR、APRI、FIB-4、FCI和S-index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AAR模型(P<0.05)。结论FIB-4、GPR、S-index和FCI均能较好地区分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APRI区分效能则按F_(1)~F_(4)的顺序呈逐渐降低趋势,AAR基本不能对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模型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 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晨欢(综述) 王子恺(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3,共7页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低于1/100000,男女比例约为1.5∶1^([1,2]),占消化道肿瘤5%,其中良性腺瘤占70%^([3])。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大多数无症状,多为检查时发现,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低于1/100000,男女比例约为1.5∶1^([1,2]),占消化道肿瘤5%,其中良性腺瘤占70%^([3])。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大多数无症状,多为检查时发现,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胆道感染或急性胰腺炎时多考虑进展,高度提示癌变可能。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一般遵循腺瘤-癌途径,发现后需及时治疗^([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胆道感染 梗阻性黄疸 内镜诊治 高度提示 癌变可能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伊布替尼方案治疗高龄进展期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3
作者 蒲红斌 王吉 +5 位作者 蔡力力 王晨欢 刘萃 朱宏丽 卢学春 杨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84-385,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2008年6月以右侧颈部肿大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象各系为正常范围,且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未给予治疗,随访观察。2009年1月复查超声提示双侧颈...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2008年6月以右侧颈部肿大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象各系为正常范围,且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未给予治疗,随访观察。2009年1月复查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淋巴结为异常肿大淋巴结。左侧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为“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伊布替尼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ICHTER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