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pMRI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小龙 王巍 +5 位作者 史立新 邵立伟 吴坚 王海屹 叶慧义 王英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成像对前列腺外周带及移行带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前列腺疾病患者63例行多参数MRI资料,依据PI-RADS V2对外周带病变及移行带病灶进行影像学评分,使用small FOV T 2WI及超高b值DWI;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获得前列...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成像对前列腺外周带及移行带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前列腺疾病患者63例行多参数MRI资料,依据PI-RADS V2对外周带病变及移行带病灶进行影像学评分,使用small FOV T 2WI及超高b值DWI;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获得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评分。外周带病变及移行带病变PI-RADS V2评分分别与其Gleason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获得r值;计算PI-RADS V2评分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63例患者共发现96个病灶,其中外周带病灶52个,移行带病灶44个;外周带癌灶PI-RADS V2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值=0.673;移行带癌灶PI-RADS V2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值=0.482;周围带病灶PI-RADS V2评分灵敏度为97.7%,特异度为75%,阳性预测值为95.6%,阴性预测值为85.7%;移行带病灶PI-RADS V2评分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90.3%。结论前列腺多参数MRI扫描可以较好的显示前列腺外周带及移行带病变,病变PI-RADS V2评分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多参数MRI对前列腺不同区域病变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影像和报告数据系统第二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边祥兵 齐叶青 王家柱 《安徽医学》 2021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BCT检查鼻...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BCT检查鼻泪管,对照组采用CT泪道造影检查鼻泪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鼻泪管的影像解剖形态、解剖参数(骨性鼻泪管长度、中段管径最小横径、管径最小面积)及剂量长度乘积。结果两种成像方法均可清楚观察患者骨性鼻泪管的解剖形态,清晰显示骨性鼻泪管的阻塞情况及周围组织结构。两组患者鼻泪管斜冠状位的长度、中段最窄处的横径及横截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剂量长度乘积为50.35 mGy.cm,是对照组剂量长度乘积的1/6左右。结论与CT泪道造影比较,CBCT成像可以精准显示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鼻泪管引流状态,明确阻塞部位和程度,且具有辐射剂量低、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阻塞性疾病 CT泪道造影 锥形束CT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扫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岳莉 闫国梁 +2 位作者 杜其聪 李小龙 张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扫描方案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81例疑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纳入A组(100kVp)和B组(120kVp),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成像,管电流峰值为500mA,A组数据进行ASIR重建,比例设定为30...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扫描方案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81例疑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纳入A组(100kVp)和B组(120kVp),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成像,管电流峰值为500mA,A组数据进行ASIR重建,比例设定为30%。所得图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客观指标包括:血管强化程度(CT值),图像噪声(NI)和信噪比(SNR);主观评价指标采用Likert评分(4分)。所得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120kVp组相比,100kVp组冠状动脉血管强化程度及噪声明显增高,而其信噪比低于120kVp组。同时,100kVp组辐射剂量明显减低,两组图像主观评分无明显差异,均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论采用ASIR重建技术后的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A扫描方案,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血管强化程度,降低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低辐射剂量 迭代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征象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龙 史立新 +3 位作者 杜其聪 王巍 邵立伟 王英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MRI表现及特征。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对肿瘤MRI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5例年龄在25~38岁;6例T2WI... 目的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MRI表现及特征。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对肿瘤MRI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5例年龄在25~38岁;6例T2WI均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2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6例DWI信号均明显高于肾实质,ADC图病灶呈明显低信号;6例同反相位均未见脂质成分;1例无出血,5例不同程度出血;5例表现为中度强化,1例表现为明显强化,6例延迟期均廓清;6例均有假包膜,其中3例假包膜不完整,肾周癌灶形成或肾盂及输尿管受累。结论Xp11.2易位性肾癌具有一定的MRI信号特点,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基因融合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铁芳 许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X线摄影、CT和MR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X线摄影、CT和MRI资料,并对其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中,脊柱11例,长管状骨3例,扁骨2例,不规则骨1例。X线... 目的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X线摄影、CT和MR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的X线摄影、CT和MRI资料,并对其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中,脊柱11例,长管状骨3例,扁骨2例,不规则骨1例。X线摄影及CT检查:不同程度膨胀、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楚。10例周围见少许硬化边。8例见骨嵴影,2例椎体内骨嵴迂曲、硬化构成“微脑征”。8例骨皮质呈虫噬样或穿凿样,2例呈“花边征”。11例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8例合并病理骨折。MRI检查:T1WI 2例呈等低信号,4例呈等信号,1例呈等高信号;T2WI 4例呈等高信号,3例呈高低混杂信号。2例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将X线摄影、CT及MRI相互结合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听力损失的影像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佳宇 陆皓璇 +1 位作者 刘洁 娄昕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42-545,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或即将遭受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带来的困扰,这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因此,精准快速诊断老年人群听力损失相关疾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多模态成像...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或即将遭受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带来的困扰,这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因此,精准快速诊断老年人群听力损失相关疾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和分子影像为主的影像技术的构建和发展,正为老年人群听力损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疗效预测提供着重要客观依据。本文对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方面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多模态影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单倍和半倍剂量钆贝葡胺对臂丛神经增强MRI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陈思 赵梦寒 +2 位作者 尤贺泽 苏慧琳 张晓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769-1773,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单倍剂量与半倍剂量对臂丛神经(brachial plexus,BP)增强MRI的影响。方法选取行MRI的BP损伤患者39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B组19例。A组使用Gd-BOPTA的单倍剂量0.1 mmol/kg,B组使用Gd-BOPTA... 目的探讨使用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单倍剂量与半倍剂量对臂丛神经(brachial plexus,BP)增强MRI的影响。方法选取行MRI的BP损伤患者39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B组19例。A组使用Gd-BOPTA的单倍剂量0.1 mmol/kg,B组使用Gd-BOPTA的半倍剂量0.05 mmol/kg,两组注射速率为1.5 ml/s,以相同速率注射生理盐水20 ml,应用高压注射器将对比剂和生理盐水全部注射完毕后行3D SPACE STIR序列扫描,用最大密度投影对BP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左右两侧BP颈6(C6)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平均信号值(SI)和均方差(SD),根据公式计算左右两侧BP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注射对比剂前平扫BP的SNR为20.723±9.808,CNR为6.626±4.498;B组增强后BP的SNR为35.106±12.264,CNR为15.844±6.634;B组增强后与平扫BP的SNR与CNR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增强后BP的SNR为40.665±25.270,CNR为20.244±15.173,A、B两组增强后的SNR与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BP图像评分为1.500±0.421,B组增强后BP图像评分为3.454±0.4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增强后BP图像评分为3.575±0.245,A、B两组增强后BP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半倍剂量的Gd-BOPTA可以满足临床BP增强MRI的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使用半倍剂量的Gd-BOPTA行BP增强MRI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钆贝葡胺 图像质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青少年及成人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肉瘤影像表现
8
作者 张玉艳 韩雯雯 +4 位作者 牛春艳 倪立桐 齐琦 曹豆豆 李世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青少年及成人原发性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肉瘤(atypical teratoid tumors,AT/RT)患者影像表现、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 选取并分析5例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及手...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青少年及成人原发性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肉瘤(atypical teratoid tumors,AT/RT)患者影像表现、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 选取并分析5例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的AT/RT患者资料。其中行CT检查1例,MRI检查3例,CT及MRI检查1例。结果 婴幼儿3例(女性1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32个月),青少年1例(男性,12岁),成人1例(女性,28岁)。病变体积大,可累及幕上或幕下,也可幕上及幕下均累及,成人也可见幕下。病变影像表现为混杂密度/信号,内可见多发钙化及位于边缘的少许囊变及出血;SWI显示婴幼儿出血为著,伴少许钙化,青少年则相反;MRS显示Cho峰及Lac峰升高,Naa峰降低;ASL显示婴幼儿部分高灌注,青少年低及中等灌注。结论 AT/RT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及成人罕见,婴幼儿大多位于幕下,也可幕上及幕下均累及,成人一般位于幕上,也可位于幕下。病变体积较大,密度/信号混杂,囊变及出血位于肿瘤边缘具有一定提示特点,但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畸胎瘤样/横纹肌样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