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中心连续1188例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的早期临床结果
1
作者
董士勇
张林
+5 位作者
李东
成楠
李梁钢
申华
何潇一
姜胜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4期326-331,共6页
目的 总结单手术组连续施行1188例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的早期临床资料,探讨胸腔镜微创技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由单手术组连续完成的胸腔镜瓣膜手术共1188例的临...
目的 总结单手术组连续施行1188例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的早期临床资料,探讨胸腔镜微创技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由单手术组连续完成的胸腔镜瓣膜手术共1188例的临床数据,包括病历记载的术前基本信息及围手术期相关信息,以期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男性582例(49.0%),女性606例(51%);年龄9~86岁,平均(55.6±15.5)岁,共完成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1188例,其中胸腔镜二尖瓣手术(含同期合并三尖瓣手术)849例(71.5%),胸腔镜主动脉瓣手术93例(7.8%),胸腔镜单纯三尖瓣手术210例(17.7%),另含胸腔镜改良Morrow联合二尖瓣手术34例(2.9%),以及胸腔镜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手术2例(0.2%)。本组患者中包括胸腔镜下再次开胸心脏手术261例(22.0%),其中低温室颤下再次二尖瓣手术87例,左心瓣膜术后的三尖瓣手术174例。中转开胸手术14例(1.2%),其余患者均全程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中位机械通气(LCOS)时间12(8~18)h,围手术期死亡11例(0.9%),新发卒中12例(1.0%),新发心房颤动(AF)25例(2.1%),因低心排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共17例(1.4%),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9例(0.8%),术后因新发肾功能不全行肾脏替代治疗23例(1.9%),呼吸功能不全延迟拔管(超过72 h)共21例(1.8%)。10例(0.8%)患者住院期间二次手术,包括开胸止血8例,再次瓣膜手术2例。结论 在较大规模心脏瓣膜中心的成熟团队,胸腔镜技术能够应用于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病变在内的多种瓣膜病变,手术安全有效,可重复性好,围术期临床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
微创心脏手术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XGBoost算法结合光电容积脉搏波与临床特征变量对冠心病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丽月
董士勇
+2 位作者
石俊山
米合拉衣·阿地勒
王嵘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结合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与临床特征变量构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抗栓治疗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抗栓治...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结合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与临床特征变量构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抗栓治疗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云端数据库中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并至少上报1例出血事件的冠心病患者,收集PPG及临床特征数据。将PPG-临床特征数据集按8∶2随机划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训练集分别以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及XGBoost算法构建CAD-出血事件预测模型;通过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可解释模型对最佳ML预测模型纳入的临床变量进行筛选;最后用验证集数据从敏感性、特异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三个方面对筛选后的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55例CAD患者临床资料及PPG数据,XGBoost模型在训练集中表现出最佳预测性能(AUC=0.927)。对临床特征变量筛选后发现,导致CAD患者抗栓治疗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预测因子有收缩压、糖尿病史、降糖药物使用等12个。最后使用验证集数据对纳入PPG-临床数据集特征与单用PPG特征变量构建CAD-出血事件预测模型进行比较,PPG-临床数据集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较好(AUC=0.892),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用PPG特征的预测模型。结论基于XGBoost算法结合PPG与临床特征变量的冠心病患者出血预测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能。在此基础上,应用便携式可穿戴PPG设备有望进一步实现对冠心病抗栓治疗患者出血风险的准确的居家动态监测,从而改善这些患者的长期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抗栓治疗
出血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中心连续1188例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的早期临床结果
1
作者
董士勇
张林
李东
成楠
李梁钢
申华
何潇一
姜胜利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4期326-331,共6页
文摘
目的 总结单手术组连续施行1188例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的早期临床资料,探讨胸腔镜微创技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由单手术组连续完成的胸腔镜瓣膜手术共1188例的临床数据,包括病历记载的术前基本信息及围手术期相关信息,以期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男性582例(49.0%),女性606例(51%);年龄9~86岁,平均(55.6±15.5)岁,共完成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1188例,其中胸腔镜二尖瓣手术(含同期合并三尖瓣手术)849例(71.5%),胸腔镜主动脉瓣手术93例(7.8%),胸腔镜单纯三尖瓣手术210例(17.7%),另含胸腔镜改良Morrow联合二尖瓣手术34例(2.9%),以及胸腔镜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手术2例(0.2%)。本组患者中包括胸腔镜下再次开胸心脏手术261例(22.0%),其中低温室颤下再次二尖瓣手术87例,左心瓣膜术后的三尖瓣手术174例。中转开胸手术14例(1.2%),其余患者均全程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中位机械通气(LCOS)时间12(8~18)h,围手术期死亡11例(0.9%),新发卒中12例(1.0%),新发心房颤动(AF)25例(2.1%),因低心排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共17例(1.4%),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9例(0.8%),术后因新发肾功能不全行肾脏替代治疗23例(1.9%),呼吸功能不全延迟拔管(超过72 h)共21例(1.8%)。10例(0.8%)患者住院期间二次手术,包括开胸止血8例,再次瓣膜手术2例。结论 在较大规模心脏瓣膜中心的成熟团队,胸腔镜技术能够应用于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病变在内的多种瓣膜病变,手术安全有效,可重复性好,围术期临床结果满意。
关键词
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
微创心脏手术
二尖瓣成形术
Keywords
Thoracoscopic valve surgery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Mitral valvuloplasty
分类号
R654.7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XGBoost算法结合光电容积脉搏波与临床特征变量对冠心病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丽月
董士勇
石俊山
米合拉衣·阿地勒
王嵘
机构
解放军
医学
院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
北京合众思壮时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1400)。
文摘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结合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与临床特征变量构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抗栓治疗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云端数据库中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并至少上报1例出血事件的冠心病患者,收集PPG及临床特征数据。将PPG-临床特征数据集按8∶2随机划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训练集分别以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及XGBoost算法构建CAD-出血事件预测模型;通过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可解释模型对最佳ML预测模型纳入的临床变量进行筛选;最后用验证集数据从敏感性、特异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三个方面对筛选后的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55例CAD患者临床资料及PPG数据,XGBoost模型在训练集中表现出最佳预测性能(AUC=0.927)。对临床特征变量筛选后发现,导致CAD患者抗栓治疗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预测因子有收缩压、糖尿病史、降糖药物使用等12个。最后使用验证集数据对纳入PPG-临床数据集特征与单用PPG特征变量构建CAD-出血事件预测模型进行比较,PPG-临床数据集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较好(AUC=0.892),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用PPG特征的预测模型。结论基于XGBoost算法结合PPG与临床特征变量的冠心病患者出血预测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能。在此基础上,应用便携式可穿戴PPG设备有望进一步实现对冠心病抗栓治疗患者出血风险的准确的居家动态监测,从而改善这些患者的长期临床结局。
关键词
冠心病
抗栓治疗
出血
预测模型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tithrombotic therapy
Hemorrhage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中心连续1188例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的早期临床结果
董士勇
张林
李东
成楠
李梁钢
申华
何潇一
姜胜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XGBoost算法结合光电容积脉搏波与临床特征变量对冠心病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研究
张丽月
董士勇
石俊山
米合拉衣·阿地勒
王嵘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