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美军队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发展与讨论
1
作者 焦润达 刘建超 +1 位作者 杨凤凯 张天一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07-1211,共5页
本文对英美军队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与比较,内容包括医院体系架构、指标框架、具体指标与评价方法;为增加指标的可比性,又将具体指标分为军事属性指标、服务质量效率指标、经济型指标、成长和发展指标。基于英美军队医院绩效... 本文对英美军队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与比较,内容包括医院体系架构、指标框架、具体指标与评价方法;为增加指标的可比性,又将具体指标分为军事属性指标、服务质量效率指标、经济型指标、成长和发展指标。基于英美军队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对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丰富指标多样性,完善指标结构;(2)全过程优化指标信度,提升指标体系科学性;(3)整合数据资产,促成大数据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卫勤保障 绩效评价 考核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姚磊 荆瑞 +2 位作者 王超臣 刘立军 胡园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TRD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目前对于TRD的定义尚存在争议。在临床治疗方面,主要采用优化药物剂量和疗程... 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TRD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目前对于TRD的定义尚存在争议。在临床治疗方面,主要采用优化药物剂量和疗程、药物转换、药物联合以及增效疗法等策略。此外,基于不同病理改变的各种TRD动物模型被成功构建并应用于TRD机制研究中,揭示了该病的多种可能发病机制,包括过度的炎症反应、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亢进、谷氨酸能系统紊乱、色氨酸代谢异常等。这些为TRD的新药研发提供了许多新思路,而且目前有些在研新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本综述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未来的TRD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临床治疗策略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形状模型的肱骨形态学描述研究
3
作者 高伟录 贾争锋 +3 位作者 杨长森 李建涛 苏秀云 张里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5-769,共5页
目的构建高精度的肱骨统计形状模型,并系统性地描述其解剖变异规律。方法利用收集的60例肱骨的三维模型数据构建肱骨统计形状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了肱骨解剖变异的主要模式及其贡献率。结果研究显示,前五个主成分(PC01~PC05)... 目的构建高精度的肱骨统计形状模型,并系统性地描述其解剖变异规律。方法利用收集的60例肱骨的三维模型数据构建肱骨统计形状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了肱骨解剖变异的主要模式及其贡献率。结果研究显示,前五个主成分(PC01~PC05)共同解释了96.6%的总体解剖变异,其中PC01和PC02为主要成分,分别贡献了66.6%和23.5%的变异。PC01主要反映了肱骨整体尺寸(长度/宽度)的缩放效应,而PC02揭示了独立于整体缩放的长度变异特征,可能反映了个体化差异。后续主成分(PC03~PC05)则刻画了肱骨近端和远端的局部形态特征及其精细变化。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统计形状模型,为个性化假体设计、手术规划及生物力学仿真提供了可靠的数字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三维重建 解剖变异 形态学变化 统计形状模型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动态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多层感知机语音情感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雨萌 张欣 +1 位作者 高谋 赵虎林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5-1075,共11页
语音情感识别技术通过分析语音信号推断说话者情绪,增强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智能性。然而,现有模型往往忽视时频语义信息,影响识别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动态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多层感知机模型,显著提高了情感识别的准确度及信息... 语音情感识别技术通过分析语音信号推断说话者情绪,增强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智能性。然而,现有模型往往忽视时频语义信息,影响识别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动态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多层感知机模型,显著提高了情感识别的准确度及信息利用效率。将输入的语音信号转化为梅尔频谱图,捕捉信号细节变化,更贴切地反映人类对声音的感知,为后续特征提取奠定了基础。通过词元化处理将梅尔频谱图转化为词元,降低了数据的复杂性。借助动态卷积与分离注意力机制高效提取关键的时频特征。一方面,动态卷积能够适应不同时间和频率上的尺度变化,优化了特征捕捉效率;另一方面,分离注意力机制增强了模型对关键信息的聚焦能力,有效提升了模型对特征的表达能力。结合动态卷积与分离注意力机制的优势,该模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提取关键声学特征,从而实现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情感识别。在RAVDESS、EmoDB和CASIA三个语音情感数据库上的测试显示,模型识别准确率显著优于现有技术,达到86.11%、95.33%和82.92%。这验证了模型在复杂情感识别任务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以及动态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梅尔频谱图 多层感知机 动态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人跌倒恐惧发生机制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邵梦琪 谢中垚 +1 位作者 霍霞 日火英支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3-1240,共8页
目的:从老年人自身角度对我国老年人跌倒恐惧的本质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2023年3月—4月选取河南省新乡市某社区15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 2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基于扎根理论基本步骤,自下而... 目的:从老年人自身角度对我国老年人跌倒恐惧的本质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2023年3月—4月选取河南省新乡市某社区15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 2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基于扎根理论基本步骤,自下而上地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个人行为选择、动机性努力、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影响正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支持6个主题,并在此基础上生成老年人跌倒恐惧发生机制模型。结论:老年人跌倒恐惧发生机制复杂,应结合老年人的多维度需求,进行全面、多学科的健康指导,并实施预见性心理干预,促进老年人心理社会适应,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跌倒恐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恐惧 机制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通过UCP2下调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加重大鼠术后学习记忆损伤
6
作者 刘露玉 公茂伟 +2 位作者 廖国松 赵维星 傅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5-735,共11页
目的探索高血压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七氟烷麻醉下颈动脉暴露手术构建术后学习记忆损伤动物模型,将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对照Wistar-Kyoto大鼠(WKY)根据是否手术分为4组,即WKY+CON组、WKY... 目的探索高血压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七氟烷麻醉下颈动脉暴露手术构建术后学习记忆损伤动物模型,将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对照Wistar-Kyoto大鼠(WKY)根据是否手术分为4组,即WKY+CON组、WKY+SUR组、SHR+CON组、SHR+SUR组,8只/组。行为学测试评估大鼠术后认知变化;生物学检测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高血压大鼠术后发生了明显学习记忆损伤,表现为新物体识别指数明显降低(P<0.05);场景相关和声音相关恐惧测试僵直时间均缩短(P<0.05)。与WKY大鼠相比,SHR大鼠术后海马线粒体UCP2表达和膜电位明显降低,而ATP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活性氧、IL-6、IL-1β炎症因子升高(P<0.05);此外,SHR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神经元Nissl染色阳性细胞个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可加重大鼠术后学习记忆损伤,这可能与UCP2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损伤,进一步导致星型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和神经元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解偶联蛋白2 颈动脉暴露 高血压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明月 黄静 +3 位作者 张宇宏 林莉 李真真 马燕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目的 :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影响,为腹膜透析患者护理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 目的 :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的影响,为腹膜透析患者护理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2周,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 :共67例患者完成研究,实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为(9.37±0.45)分,高于对照组的(5.29±0.85)分(P<0.05);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172.12±2.25)分,高于对照组的(151.73±12.77)分(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腹膜透析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睡眠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詹靖烨 焦润达 +2 位作者 欧阳慧 刘伟志 吴荔荔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7-1155,共9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出现,以与事件相关的侵入性思维、回避、消极情绪和认知及警觉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睡眠障碍也被认为是PTSD的核心特征之一。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PTSD与睡眠障碍相关,但...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出现,以与事件相关的侵入性思维、回避、消极情绪和认知及警觉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睡眠障碍也被认为是PTSD的核心特征之一。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PTSD与睡眠障碍相关,但两者关联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概述了PTSD和睡眠障碍的临床及生理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PTSD和睡眠障碍的双向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PTSD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相关生理机制和脑机制。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与PTSD和睡眠共同相关的脑区及神经环路入手,探索PTSD与睡眠双向关系的神经生理机制,为PTSD和睡眠障碍的防治提供更多的信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睡眠障碍 双向关系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蛋白介导的雌激素受体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调控作用
9
作者 隋昕 隋天意 +2 位作者 张旭 冯旭 王东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4-1098,1106,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结蛋白的表达及其通过雌激素受体(ER)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动脉瘤患者手术区颈外动脉分支(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切除标本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动脉血管和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结蛋白的表达及其通过雌激素受体(ER)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动脉瘤患者手术区颈外动脉分支(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切除标本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中结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颅内动脉瘤组织及正常血管中结蛋白和DES mRNA的表达。将VSMC分为control组、shNC组、shDesmin组、pcDNA3.1/NC组、pcDNA3.1/Desmin组和pcDNA3.1/Desmin+3-MA组。shNC组、shDesmin组、pcDNA3.1/NC组、pcDNA3.1/Desmin组分别转染shNC、shDesmin、pcDNA3.1/NC和pcDNA3.1/Desmin质粒,pcDNA3.1/Desmin+3-MA组在转染前加入10μmol/L 3-MA预处理6 h。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VSMC中DES mRNA和结蛋白的表达;用CCK-8实验检测沉默DES对VSMC增殖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DES对VSMC迁移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DES对VSMC中ERα/ERβ比例和表型调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结蛋白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动脉血管(χ^(2)=16.601,P<0.001);与shNC组比较,shDesmin组VSMC中结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细胞增殖力增强(P<0.05),细胞迁移数量增多(P<0.001),ERα/ERβ比例升高(P<0.001);与pcDNA3.1/NC组比较,pcDNA3.1/Desmin组VSMC中人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人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pcDNA3.1/Desmin组比较,pcDNA3.1/Desmin+3-MA组VSMC中SM-α-actin、SM-MH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MMP-3、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结蛋白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低表达。沉默DES促进VSMC增殖、迁移,进而可能促进VSMC表型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结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雌激素 表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肺腺癌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云泽 李宬润 +1 位作者 郭俊唐 刘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4,共8页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对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60例患者,根据倾向评分匹配,1∶2选择出120例...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对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60例患者,根据倾向评分匹配,1∶2选择出120例肺腺癌患者,收集其临床和影像资料。临床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影像组学相关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44例)与测试集(36例),采用Python3.7数据包提取1835个特征,经过统计学处理,结合临床资料建立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价该模型针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统计学分析,发现“过敏史”为机化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血液学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降维后,筛选出30个对于鉴别两种疾病有意义的影像组学标签,其中对于鉴别意义前3位的影像组学标签为“GraylevelNonUniformity,灰度游程矩阵中的灰度非均匀性”、“SizeZoneNonUniformity,灰度级大小区域矩阵特征中的尺寸区域非均匀性”、“shape-Sphericity,原始图像形状的球形度”。根据临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95%CI:0.8550~0.9627)、测试集为0.901(95%CI:0.8030~0.9989)。模型在训练集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5.4%、83.5%、84.0%,测试集分别为94.7%、70.6%、83.3%。结论基于临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腺癌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有望降低因诊断不明导致的过度治疗,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肺腺癌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龄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及失能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镝藩 罗文俊 刘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超高龄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并分析日常生活失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纳入90岁以上的超高龄老年人4898例,其中男性1861例(38.0%),女性3037例(62.... 目的:探讨超高龄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并分析日常生活失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纳入90岁以上的超高龄老年人4898例,其中男性1861例(38.0%),女性3037例(62.0%)。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简版(CES-D-10)和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抑郁症状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既往病史判断COPD患病情况。结果:共有COPD患病者549例(11.2%)。超高龄老年人群CES-D-10评分中位数为7分(0,30),抑郁症状的阳性检出446例(9.1%),日常生活失能者共2096例(42.8%)。COPD患病者的抑郁症状阳性的检出率高于COPD未患病者(12.4%vs.8.7%,P<0.001),失能率高于COPD未患病者(52.3%vs.41.6%,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COPD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量的81.2%,失能在COPD与抑郁的关联中具有明显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量的18.8%。结论:失能在超高龄老年人COPD患病与抑郁的相关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COPD 失能 超高龄老人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听力损失的诊断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戚国伟 于宁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1,共6页
隐性听力损失是一类表现为嘈杂环境中语言理解能力下降、空间定位能力降低的阈上听觉功能缺失性疾病。由于缺乏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诊断隐性听力损失有一定困难,更遑论进行正确治疗。本文结合隐性听力损失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 隐性听力损失是一类表现为嘈杂环境中语言理解能力下降、空间定位能力降低的阈上听觉功能缺失性疾病。由于缺乏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目前临床诊断隐性听力损失有一定困难,更遑论进行正确治疗。本文结合隐性听力损失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综述了隐性听力损失诊断性研究与基础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检查方法,以期对后续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听力损失 听力检查 临床诊断 基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限制训练在患者肌肉锻炼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宁 唐晟 马燕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0-545,共6页
住院患者长期卧床,有发生肌肉萎缩的风险。完全卧床后,肌肉力量每周下降10%—15%,3—5周内肌力下降近50%[1],仅两个月肌肉体积就会减半[2]。若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可减少肌肉萎缩、降低住院率、减少照护负担和医疗费用[3]。美国运动医学会... 住院患者长期卧床,有发生肌肉萎缩的风险。完全卧床后,肌肉力量每周下降10%—15%,3—5周内肌力下降近50%[1],仅两个月肌肉体积就会减半[2]。若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可减少肌肉萎缩、降低住院率、减少照护负担和医疗费用[3]。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建议,在进行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质量为目的的抗阻训练时,阻力负荷应达到单次重复最大负荷(1-repetition maximum,1RM)的60%—85%[4]。但多数患者因病情限制无法实现高负荷抗阻训练,运用传统的康复手法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如今,一种高效的锻炼方法——血流限制训练(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BFRT)正快速发展。BFRT结合低强度抗阻训练可达到与高负荷抗阻训练相似的效果,可改善肌肉萎缩,增强肌力[5],在康复医学领域有广阔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就BFRT在患者肌肉锻炼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BFRT对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促进作用,为未来临床应用和研究的优化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康复医学 肌肉萎缩 肌肉力量 住院率 康复锻炼 肌肉质量 最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肠-脑轴”角度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敏 栾振先 +1 位作者 王鹏 杨明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146,I0022,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便秘是PD常见的临床前驱症状,与病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肾司二便”,肾精不足导致肾阴、肾阳不能濡养或温煦肠道导致便秘。肾主藏精,精生髓,髓生脑,肾脑相关。肾虚在前,P...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便秘是PD常见的临床前驱症状,与病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肾司二便”,肾精不足导致肾阴、肾阳不能濡养或温煦肠道导致便秘。肾主藏精,精生髓,髓生脑,肾脑相关。肾虚在前,PD发生在后,这与便秘是PD的临床前驱症状相吻合。PD便秘与中医肾虚有密切关系。肠道菌群失调是便秘的发病机制之一,且可导致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aptonucleoprotein,α-Syn)在肠神经系统中沉积,并通过迷走神经传导进入脑黑质积聚,进而促进PD发生发展。肠道菌群-肠道-脑轴理论与肾脑相关理论有高度契合性。肾虚血瘀是PD发生、发展的根本病因病机。补肾活血法治疗PD疗效确切,能改善PD患者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提高脑内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这可能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炎症、修复肠道屏障功能以及DA能神经元炎症反应有关。对补肾活血法治疗PD内涵的进一步阐释,可为临床治疗PD提供新思路、开辟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补肾活血法 肠-脑轴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公寓高龄老年人跌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清清 毛亚詹 +3 位作者 宋咪 库洪安 吴红依 皮红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公寓高龄老年人跌倒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机构开展针对性跌倒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5月,便利抽取北京市4家老年公寓中256名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对其一般资料、跌倒史、跌倒相关疾病诊断与症状、药物使用和活... 目的了解老年公寓高龄老年人跌倒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机构开展针对性跌倒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5月,便利抽取北京市4家老年公寓中256名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对其一般资料、跌倒史、跌倒相关疾病诊断与症状、药物使用和活动障碍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公寓高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47.26%,其中女性跌倒发生率为53.02%,男性跌倒发生率为39.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110)、尿失禁/尿频(OR=1.945)、走路不稳(OR=4.112)是高龄老年人跌倒的高危因素(P<0.05,P<0.01)。结论老年公寓高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且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尿失禁/尿频、走路不稳的高龄老年人更易发生跌倒,应将该部分人群作为机构跌倒风险管理的切入点,实施针对性防跌倒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老年人 衰老 老年公寓 跌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PK模型在抗感染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柳含 许小菊 +1 位作者 王瑾 蔡芸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3-1019,共7页
生理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是一种模拟药物在人或动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数学模型,集成了药物的理化和系统(生理)信息,能描述药物在靶组织器官中的经时变化,用于药物研究的各个阶段。... 生理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是一种模拟药物在人或动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数学模型,集成了药物的理化和系统(生理)信息,能描述药物在靶组织器官中的经时变化,用于药物研究的各个阶段。本文将综述PBPK模型在抗感染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为抗感染药物研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药动学模型 抗感染药物 新药研发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