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解读 被引量:62
1
作者 丁惠国 徐小元 +1 位作者 令狐恩强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20-222,共3页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VB)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之一。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弯曲双孔道内镜行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术切除胃黏膜下肿瘤 被引量:7
2
作者 熊英 胡海清 +4 位作者 王爱民 令狐恩强 李元平 张志伟 耿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目的尽管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一些仍然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切除肿瘤不但可以通过病理诊断确诊,而且可以完全治愈病变。本研究是通过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经胃黏膜下隧道,切除黏膜下肿瘤后完全封闭切口,从而观察该方法是否为一种... 目的尽管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一些仍然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切除肿瘤不但可以通过病理诊断确诊,而且可以完全治愈病变。本研究是通过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经胃黏膜下隧道,切除黏膜下肿瘤后完全封闭切口,从而观察该方法是否为一种新颖的安全、有效及实用的技术,并分析术中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的优缺点。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本内镜中心通过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考虑为胃黏膜下肿瘤共50例。术中应用CO2气体,在病变一侧行弧形切开黏膜1/3~2/3周,内镜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隧道,暴露病变后完整切除,利用内镜双孔道边钳拉胃黏膜边夹闭对位的弧形切口,直至创面完整闭合。观察术中、术后穿孔、出血的发生率,临床转归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切除的黏膜下肿瘤标本直径1.1±0.6 cm(范围0.5~2.5 cm),28例位于胃底,17例位于胃窦,5例位于胃体。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5.3±16.2 min(范围23~76 min)。5例出现穿孔(10%),在切除病变完毕以钛夹完全夹闭弧形切口后成功封闭穿孔,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院。16例出现术中出血,均内镜下成功止血,无内镜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无术后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病例。48例术后1年随访均无复发,2例失访。结论本研究显示该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切除胃黏膜下肿物的内镜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胃黏膜下肿瘤 双孔道双弯曲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患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特点 被引量:4
3
作者 钟燕 王海屹 +4 位作者 令狐恩强 孙玉发 徐伟 马露 叶慧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1-476,共6页
目的分析男性患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的临床和磁共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SPT 51例患者(男14例、女37例)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资料,图像分析包括肿瘤位置、最大径、形态、边界、包膜、囊实性成分、信号、动态强化方式。... 目的分析男性患者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的临床和磁共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SPT 51例患者(男14例、女37例)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资料,图像分析包括肿瘤位置、最大径、形态、边界、包膜、囊实性成分、信号、动态强化方式。结果男性SPT的平均最大径明显小于女性[(3.9±1.6)cm比(6.3±3.9)cm,P=0.035]。男性纯实性SPT(8/14)较女性(9/37)多见(P=0.037)。SPT T1加权成像男性以均匀低信号为主(11/14),女性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23/37)(P=0.001)。SPT出血女性(22/37)较男性(2/14)多(P=0.005)。SPT的临床和其他磁共振成像特征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SPT较小,肿瘤成分以纯实性多见,较少出血,其余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特点与女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