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CT多参数定量成像在评估浸润性肺腺癌病理分级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紫瑞 申磊磊 +2 位作者 刘梦琦 薛志强 陈志晔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0-426,共7页
目的探讨光谱CT多参数定量成像评价浸润性肺腺癌(ILA)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经手术病理诊断并在术前行光谱增强CT扫描的61例实性IL A患者资料,并根据2020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提出的IL... 目的探讨光谱CT多参数定量成像评价浸润性肺腺癌(ILA)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经手术病理诊断并在术前行光谱增强CT扫描的61例实性IL A患者资料,并根据2020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提出的ILA病理分级系统进行分组,G1、G2级为低级别组(n=31),G3级为高级别组(n=30)。比较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吸烟史、分期)、形态学参数(肿瘤大小、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泡征),测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的光谱参数[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原子序数(Zeff)、单能量CT值(CT40keV、CT70keV)、曲线斜率K值(40~70keV)],利用Multiphase软件生成细胞外容积(ECV)图,测量ECV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动脉期参数及静脉期参数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各参数及模型鉴别ILA病理分级的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结果低级别组ILA的形态学参数与高级别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IC、NIC、Zeff、ECV值在动脉期及静脉期均高于高级别组(P<0.05),ROC分析提示动脉期IC、NIC、Zeff、ECV值诊断效能优于静脉期,动脉期曲线下面积为0.734-0.831,静脉期曲线下面积为0.702~0.749;动脉期联合参数诊断效能优于单独参数,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0.855、83.3%、83.9%,决策曲线分析表明以动脉期联合模型构建的列线图较静脉期联合参数模型临床获益率更高。结论光谱CT动脉期联合参数可以做为ILA病理分级诊断的影像学标志物,光谱CT多参数定量成像可以作为ILA诊断简单、有效、无创的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病理分级 光谱CT 光谱成像 细胞外容积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