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缺氧心肌细胞线粒体动力系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建 张昕 +5 位作者 焦阳 宿永康 李影 周伯宁 沈明志 付振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验证沙库巴曲缬沙坦(S/V)能否通过调节线粒体动力系统改善缺氧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凋亡水平,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建立糖氧剥夺模型(OGD),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造模组、药物组。对照组正常培养心肌细胞,造模组... 目的验证沙库巴曲缬沙坦(S/V)能否通过调节线粒体动力系统改善缺氧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凋亡水平,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建立糖氧剥夺模型(OGD),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造模组、药物组。对照组正常培养心肌细胞,造模组采用OGD建模,药物组采用OGD建模后加用S/V 20μmol/L干预处理,每组重复5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ROS),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动力相关蛋白1(Drp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细胞色素C(CytC)、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及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情况。采用GraphPad Prism 8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H9c2心肌细胞建立OGD模型,经S/V处理后,光镜下心肌细胞形态学明显改善;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结果显示S/V明显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凋亡(P<0.05);荧光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S/V明显改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P<0.05);WB结果显示S/V可明显提升Mfn2、Mfn1、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Drp1、Fis1、CytC、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S/V可能通过促进线粒体融合、抑制线粒体分裂调节线粒体稳态,减少ROS生成,减轻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糖氧剥夺模型 沙库巴曲缬沙坦 线粒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指导的抗血小板治疗对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焦阳 王继航 +5 位作者 刘冰 沈明志 李影 沈建 陈韵岱 付振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检查指导下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PCI术后...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检查指导下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PCI术后ISR的患者275例。完善血栓弹力图(TEG)检查,根据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DP抑制率)和ADP途径曲线最大振幅(MA)是否达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84)、氯吡格雷组(n=57)和替格瑞洛组(n=34),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治疗。出院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分析3组患者长期预后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ISR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时间15~52[26(18,34)]个月。对照组患者ADP抑制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85.63±13.57)%和(37.60±8.19)%,(22.74±9.76)%;P<0.05];替格瑞洛组MA-ADP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氯吡格雷组[(52.16±4.82)和(17.01±9.08),(38.69±4.68)mm;P<0.05]。替格瑞洛组换药后ADP抑制率显著升高[(22.74±9.76)%和(81.04±15.01)%],MA-ADP显著降低[(52.16±4.82)和(17.06±9.2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氯吡格雷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替格瑞洛组(均P<0.05)。ADP抑制率是ISR患者治疗术后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再次PCI、心源性死亡及MACE的保护性因素。随着ADP抑制率的升高,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OR=0.56,95%CI 0.42~0.76;P<0.001)。结论ADP抑制率是ISR患者治疗术后MACE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在TEG指导下采用有效的DAPT方案可以显著降低ISR患者MACE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血栓弹力图 ADP抑制率 抗血小板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通过介导线粒体自噬改善糖尿病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 被引量:4
3
作者 焦阳 王继航 +4 位作者 李影 沈建 侯小玲 沈明志 付振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08-215,共8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通过介导线粒体自噬对糖尿病(DM)心肌梗死(MI)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C57BL/6J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1)假手术组(sham组);(2)糖尿病组(DM组);(3)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DMI组);... 目的探讨褪黑素通过介导线粒体自噬对糖尿病(DM)心肌梗死(MI)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C57BL/6J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1)假手术组(sham组);(2)糖尿病组(DM组);(3)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DMI组);(4)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褪黑素组(DMI+Mel组)。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脏功能。取心脏行切片染色,检测小鼠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和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培养H9c2细胞,分为以下4组:(1)对照组(CON组);(2)高糖高脂组(HG/HF组);(3)高糖高脂缺氧组(HG/HF+hypoxia组);(4)HG/HF+hypoxia+Mel组。行相应处理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蛋白(Caspase-3)、Bcl-2关联X蛋白(Bax)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死骨片蛋白1(P62)、帕金蛋白(Parkin)等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浓度。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Dunnett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sham组相比,DMI组和DMI+Mel组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细胞横截面积、间质纤维化程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I组相比,DMI+Mel组小鼠的心功能明显改善;LVESD、LVEDD、心肌细胞横截面积、间质纤维化程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相比,HG/HF组和HG/HF+hypoxia组细胞Bax、Caspase-3、P62表达显著升高,Bcl-2、LC3-Ⅱ/LC3-Ⅰ及Parkin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内ATP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HF组和HG/HF+hypoxia组相比,HG/HF+hypoxia+Mel组细胞Bax、Caspase-3、P62表达显著降低,Bcl-2、LC3-Ⅱ/LC3-Ⅰ、Parkin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内ATP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素可通过增强线粒体自噬减轻糖尿病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损伤,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线粒体自噬 糖尿病 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冬云 林莹 +2 位作者 董文静 狐亚磊 李可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UA...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UA对ACS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UA对于再入院的预测价值。采用SAS9.4和R4.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及Bonferroni检验。结果共纳入462例患者,再入院组47例,非再入院组41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治疗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组高血压、SUA、关节结石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高于非再入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例(72.34%)和231例(55.66%),(394.77±106.29)和(346.17±91.58)μmol/L,13例(27.66%)和18例(4.34%),12例(14.46%)和16例(3.86%);均P<0.05];再入院组肾小球滤过率和他汀类药物使用人数低于非再入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1.04(72.01,106.02)和92.98(78.76,106.62)ml/(min·1.73 m^(2)),36例(76.60%)和372例(89.64%);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UA(OR=1.004,95%CI 1.001~1.006)、治疗方式(OR=5.027,95%CI 2.855~8.853)、住院期间不良事件(OR=0.144,95%CI 0.050~0.410)与出院后6个月再住院相关(P<0.05)。且随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ACS患者再入院比例升高。SUA对出院后6个月内再入院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649。结论SUA水平升高会增加ACS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风险,并对再入院的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再入院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