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胸片与CT诊断1cm左右周围型小肺癌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红 白友贤 +1 位作者 蔡祖龙 王新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X线胸片与CT对1cm左右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直径在1cm左右的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胸片资料与其中11例CT资料。结果:胸片上分叶征2例,胸膜凹陷征1例。有系列X线... 目的:探讨X线胸片与CT对1cm左右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直径在1cm左右的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胸片资料与其中11例CT资料。结果:胸片上分叶征2例,胸膜凹陷征1例。有系列X线胸片者见病变逐渐增大或从无到有。CT片病灶显示边缘清楚较整齐者7例,毛刺征3例,分叶征7例,血管集束征9例,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4例,胸膜凹陷征3例,空洞2例。结论:X线胸片是检出1cm左右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方法,但不能定性;CT是诊断1cm左右小肺癌的较好方法,但也有一定限度;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T X线诊断 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发骨源性毛细血管瘤的CT与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帆 杨立 张雪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骨源性毛细血管瘤的CT与MR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源性毛细血管瘤的CT与MR表现及诊断,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本组毛细血管瘤包括下颌骨4例,额骨2例,寰椎1例,腰椎6例,肱骨3例。CT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边界清楚。磁共振T... 目的探讨骨源性毛细血管瘤的CT与MR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源性毛细血管瘤的CT与MR表现及诊断,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本组毛细血管瘤包括下颌骨4例,额骨2例,寰椎1例,腰椎6例,肱骨3例。CT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边界清楚。磁共振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强化出现较早。14例骨皮质保持完整,未见明显硬化边,2例骨皮质破坏,其中1例形成软组织肿块。16例均为单发,无遗传性血管病病史。结论 CT和MRI能充分显示骨源性毛细血管瘤的范围、细节,对临床诊断治疗本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涎腺肿瘤的CT表现
3
作者 王振平 邢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涎腺肿瘤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36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涎腺肿瘤的CT检查与病理诊断资料,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强化程度及气管腔外侵犯情况,有无纵隔... 目的 分析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涎腺肿瘤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36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涎腺肿瘤的CT检查与病理诊断资料,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强化程度及气管腔外侵犯情况,有无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及气道阻塞伴随征象。结果 36例患者中腺样囊性癌(ACC)21例、黏液表皮样癌(MEC)13例、上皮-肌上皮癌2例;ACC易发生于气管(18/21),MEC以支气管多见(11/13),2例上皮-肌上皮癌中气管、支气管各1例。MEC多呈膨胀性生长(12/13),表现为结节或肿块,边界多清晰;ACC多呈浸润性生长(14/21),表现为管壁弥漫或局限性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例ACC(76.2%)肿瘤侵犯气管支气管壁向腔内外生长,MEC仅见1例(7.7%)腔外侵犯。增强扫描:ACC和MEC均以中度以上强化多见,分别为85.7%(18/21),61.5%(8/13)。结论 气管支气管涎腺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原发性ACC和原发性MEC为两种主要的病理类型,其肿瘤影像学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CT检查对气管支气管内肿块检出和评估肿瘤范围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明确肿瘤的准确解剖、血流动力学信息,其最终诊断需要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支气管肿瘤 涎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HRCT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洪民 谢传凤 李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HR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PAP的临床和X线胸片、普通CT和HRCT表现。结果:X线表现:自肺门向外放射的"蝶翼征"6例、两肺广泛片影4例和密布的小结节影3例。普通CT表...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HR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PAP的临床和X线胸片、普通CT和HRCT表现。结果:X线表现:自肺门向外放射的"蝶翼征"6例、两肺广泛片影4例和密布的小结节影3例。普通CT表现为片影和磨玻璃影5例和粟粒小结节影3例。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斑片影、磨玻璃影4例,"地图样"改变2例、"铺路石样"改变3例、"蜂房征"2例和实变区见"空气支气管征"4例。结论:HRCT表现的"地图样"分布,"铺路石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具有特征性,对PAP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邢海龙 蔡剑鸣 +1 位作者 马露 崔豹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339-340,共2页
目的探讨颞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CRG)的cT及MRI表现。方法对14例经手术切除的颞骨GcRG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GCRG行cT及MRI检查。CT检查示软组织肿块影,邻近骨质呈溶骨性、膨胀性破坏。MRI检... 目的探讨颞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CRG)的cT及MRI表现。方法对14例经手术切除的颞骨GcRG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GCRG行cT及MRI检查。CT检查示软组织肿块影,邻近骨质呈溶骨性、膨胀性破坏。MRI检查示病变呈长T1、短T2信号,DWLK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理学诊断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至4年,其中有1例出现复发,再次手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颞骨GCRG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做出正确诊断,术后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颞骨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DWI和DCE-MRI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晓晶 王习 +3 位作者 娄昕 张爱莲 吴南洲 马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5期758-761,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DCE-MRI和DWI影像特征改变,评估二者联合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经病理诊断的乳腺癌患者70例中筛选需要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29例,在治疗前后行乳腺MRI检查,包括DCE-MRI...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DCE-MRI和DWI影像特征改变,评估二者联合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经病理诊断的乳腺癌患者70例中筛选需要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29例,在治疗前后行乳腺MRI检查,包括DCE-MRI和DWI检查,分析肿瘤ADC值、动态增强曲线和肿瘤径线治疗前后变化特点。新辅助化疗后对切除病理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肿瘤组织变化特征。结果化疗前ADC值平均值从(0.96±0.17)mm^2/s治疗后升高至(1.00±0.17)mm^2/s(P=0.408)。治疗前乳腺癌体积为(32.79±59.45)mm^3、治疗后体积(18.14±37.67)mm3(P=0.004)。治疗前动态增强曲线28例为3D型曲线,治疗后3D型曲线22例。术后病理显示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细胞残留降低至32.69%。结论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联合DWI和DCEMRI可精准评估治疗后肿瘤组织变化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叶慧义 高元桂 +3 位作者 梁燕 蔡幼铨 梁丽 郭行高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与回顾性分析了8例正常志愿者、6例慢性胰腺炎和33例梗阻性黄疸的MRCP检查。结果:MRCP清楚显示14例正常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冠... 目的:研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与回顾性分析了8例正常志愿者、6例慢性胰腺炎和33例梗阻性黄疸的MRCP检查。结果:MRCP清楚显示14例正常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冠状位、横轴位分别清楚显示539%和867%的正常胰管;MRCP结合MRI常规平扫前瞻性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准确率为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胰管 磁共振成像 临床应用 MR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与经肝静脉逆行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茂强 张金山 +1 位作者 崔志鹏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55-157,189,共4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与经肝静脉逆行栓塞联合应用(THAE-RHV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资料和方法:8例患者进行THAE-RHV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时先用带囊导管阻断所属肝叶或段静脉,然后向肿瘤的供血动脉注入碘油-...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与经肝静脉逆行栓塞联合应用(THAE-RHV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资料和方法:8例患者进行THAE-RHV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时先用带囊导管阻断所属肝叶或段静脉,然后向肿瘤的供血动脉注入碘油-抗癌乳剂,最后注入明胶海绵碎粒;经肝静脉逆行栓塞时,在球囊导管完全阻断载瘤区肝静脉下逆行注入无水酒精-泛影葡胺(1∶1)混合剂。结果:THAE-RHVE技术均成功,无并发症。2~3周后CT复查肿瘤区碘油呈密实型充盈者6例,其中4例载瘤段门脉分支内有碘油沉积。术后1~2个月手术切除3例,2例肿瘤呈完全坏死,1例仅见少许退变的瘤细胞。5例随访5~18个月,1例复发。结论:THAE-RHVE后肿瘤区碘油呈密实型充盈者比例较高,肿瘤坏死较彻底,这一方法对限于一个肝叶/段的巨块型肝癌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 肝静脉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三维重组在显示内耳膜半规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晓晶 娄昕 +2 位作者 张爱莲 方哲明 吴南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层厚的MR三维重组技术对显示内耳膜半规管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突聋病人共60只耳采用3D-Fiesta序列行内耳三维容积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行图像后处理,应用不同层厚(1mm,2mm,3mm……10mm...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层厚的MR三维重组技术对显示内耳膜半规管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突聋病人共60只耳采用3D-Fiesta序列行内耳三维容积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行图像后处理,应用不同层厚(1mm,2mm,3mm……10mm)分别对前膜半规管、后膜半规管以及外膜半规管进行三维重组显示,不同层厚(5mm,10mm,15mm,20mm)对整体膜半规管进行三维重组显示,由3名放射科诊断医师对所得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将所得分数进行平均计算得到各层厚的平均分。结果不同层厚显示前膜半规管评分中,重组层厚为5mm的得分最高;不同层厚显示后膜半规管评分中,重组层厚为4mm的得分最高;不同层厚显示外膜半规管评分中,重组层厚为6mm的得分最高;不同层厚显示整体膜半规的评分中,重组层厚为10mm的评分最高。结论 MR三维重组技术是显示内耳膜半规管的有效方法。对于前、后、外膜半规管及整体膜半规管应采用不同重组层厚进行最佳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半规管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IMR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自立 李涛 +3 位作者 杨立 罗春材 李雪萍 刘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3期413-417,共5页
目的评价IMR新型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们研究了30例冠脉搭桥术后CTA随访的患者,采用前瞻性的扫描模式,使用高级混合迭代重建技术(hybri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HIR)和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knowl... 目的评价IMR新型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们研究了30例冠脉搭桥术后CTA随访的患者,采用前瞻性的扫描模式,使用高级混合迭代重建技术(hybri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HIR)和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knowledge-based 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进行配对重建。主动脉、左心室、动静脉桥血管的CT值、影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进行比较。主观影像质量(影像噪声、条形伪影、心血管结构的边缘锐利度)进行配对比较。结果在评价的各个结构中,使用IMR方法进行重建,影像噪声低于HIR的重建方法 ,SNR和CNR都高于HIR的重建方法。视觉影像质量得分都高于HIR的重建方法。结论 IMR全模型迭代重建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搭桥术后患者的图像噪声,提高影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 影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X线摄影中曝光指数对曝光量定量化指导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晶 张晓晶 吴南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曝光指数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曝光指数对摄影条件进行修正以实现定量化。资料与方法 Kodak Directview DR5100,SID=100cm,8块有机玻璃板,固定70kV,分别用P值点数即从2.5至160mAs进行曝光,记录设备上显示的EI(... 目的探讨曝光指数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曝光指数对摄影条件进行修正以实现定量化。资料与方法 Kodak Directview DR5100,SID=100cm,8块有机玻璃板,固定70kV,分别用P值点数即从2.5至160mAs进行曝光,记录设备上显示的EI(exposure index,EI)值。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作图得出EI与点数P之间的拟合关系。并根据Kodak公司的EI计算公式进行理论验证此关系。结果 EI与P之间存在量化关系,其拟合关系方程为:EI=191.223+93.071P,相关系数r=0.999。用理论验证EI与P之间存在量化关系。结论通过此试验可以得出EI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P值每变化一个点EI值就相应近似变化100。可根据曝光指数对曝光量进行量化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光指数 曝光量 P值点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肿瘤的CT增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绍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54-55,60,共3页
肝脏肿瘤的CT增强研究赵绍宏综述蔡祖龙审校CT出现是影像诊断方法学的一次飞跃,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明显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能力,特别是肿瘤性病变。CT造影剂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肝脏疾病影像的清晰度和检出率。但造影剂应用... 肝脏肿瘤的CT增强研究赵绍宏综述蔡祖龙审校CT出现是影像诊断方法学的一次飞跃,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明显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能力,特别是肿瘤性病变。CT造影剂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肝脏疾病影像的清晰度和检出率。但造影剂应用技术的不同,也会影响图像质量和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癌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瘤后瘘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疗(访美专题介绍之二)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茂强 MichaelD.Dake +1 位作者 PatriciaE.Burrows 高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关键词 带膜支架置入术 治疗 大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黏液小管和梭形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尚超 叶慧义 +1 位作者 王伟 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39,共2页
1病例简介 患者女,57岁,因腰部不适行B超检查,发现左侧肾脏肿瘤,无肉眼血尿,身体状况良好。MRI示左肾中下极实质内4.0cm×4.2cm×4.2cm类圆形等T1稍长及稍短T2信号块影,边界清晰,
关键词 肾肿瘤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