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肌浆网Ca^2+-ATP酶基因转导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犬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付治卿 李小鹰 +3 位作者 刘涛 米亚非 周声安 叶卫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为载体的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比格犬1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心力衰竭组11只。快速右心室起搏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犬模型并随机分为心力... 目的:探讨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为载体的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比格犬1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心力衰竭组11只。快速右心室起搏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犬模型并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组4只、心力衰竭+绿色荧光蛋白(EGFP)组4只、心力衰竭+SERCA2a组5只(其中1只在开胸后死亡)。接受基因导入的心力衰竭犬行开胸术,分别向心肌内注射携带EGFP和SERCA2a基因的rAAV载体。于基因转导30d时停止起搏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基因转导30d时,心力衰竭+SERCA2a组犬的症状及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心力衰竭+EGFP组相比有显著好转(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血流动力学监测发现,转导SERCA2a的犬LVSP、+dp/dtmax和-dp/dtmax明显升高,平均值较EGFP组分别增加54.12%[(214.72±31.74)mmHgvs(139.32±36.79)mmHg]、146.81%[(6779.43±217.58)mmHg/svs(2746.85±931.23)mmHg/s]和71.52%[(-4341.42±322.02)mmHg/svs(-2531.14±616.15mmHg/s)],LVEDP则降低了63.43%[(21.86±6.95)mmHgvs(59.78±6.92)mmHg],所有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心力衰竭+EGFP组犬心肌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弥漫绿色荧光。结论:以rAAV为载体介导SERCA2a基因转导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1种有前景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肌浆网 CA^2+ 转运ATP酶 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时间规律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冬青 李功宋 +1 位作者 朱朗标 余翼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6期333-335,共3页
1986年7月~1990年2月,我科施行瓣膜替换术267例,早期死亡26例,死亡率9.7%。本文试图摸索术日、术后1周内及术后2~4周的多发死亡原因规律,从而预见性地进行处理。经分析,术日死亡9例(34.6%),原因以急性泵衰、左室破裂、出凝血障碍为主... 1986年7月~1990年2月,我科施行瓣膜替换术267例,早期死亡26例,死亡率9.7%。本文试图摸索术日、术后1周内及术后2~4周的多发死亡原因规律,从而预见性地进行处理。经分析,术日死亡9例(34.6%),原因以急性泵衰、左室破裂、出凝血障碍为主;术后1周内死亡8例(30.8%),常见原因为低心输出量及卡瓣;余9例死亡(34.6%)于2~4周,以多脏器衰竭、感染等为主因。据此,为不同时间段的防治重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死亡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立磁标记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犬心肌梗死区的活体MR示踪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学峰 高长青 +3 位作者 程流泉 李立兵 具海月 黄乃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74-2177,共4页
目的探讨MR活体示踪犬心肌梗死区移植的菲立磁(Feridex)标记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的价值。方法9只杂种雄性犬,手术结扎冠状动脉成功建立8只犬心肌梗死模型,将Feridex体外标记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注射到心肌梗死区。注射后第1、2... 目的探讨MR活体示踪犬心肌梗死区移植的菲立磁(Feridex)标记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的价值。方法9只杂种雄性犬,手术结扎冠状动脉成功建立8只犬心肌梗死模型,将Feridex体外标记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注射到心肌梗死区。注射后第1、2、4周用1.5T MR行系列扫描。扫描结束后处死动物,细胞移植区组织HE染色及普鲁士蓝染色进行病理分析。结果第1、2周MR扫描发现Feridex标记BM-MNCs注射点T2低信号区,第4周时消失。组织病理学观察于Feridex标记细胞移植区组织HE染色可见新生血管,普鲁士蓝染色易发现聚集的胞浆蓝染的细胞。结论MR能够无创地示踪活体心肌梗死区移植的Feridex标记的BM-MN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顺磁性氧化铁 菲立磁 骨髓单个核细胞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肌过表达肌浆网Ca^(2+)-ATP酶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付治卿 李小鹰 +4 位作者 鲁晓春 杨广 米亚非 周声安 叶卫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1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研究心肌注射法转导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犬的安全性。方法检测SER-CA2a基因转导心力衰竭犬的心肌酶学、心肌组织内cAMP含量、心肌耗氧量、心律失常及系统炎症指标、肝肾功能。结果 SER-CA2a基因转导治疗... 目的研究心肌注射法转导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基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犬的安全性。方法检测SER-CA2a基因转导心力衰竭犬的心肌酶学、心肌组织内cAMP含量、心肌耗氧量、心律失常及系统炎症指标、肝肾功能。结果 SER-CA2a基因转导治疗不增加细胞内cAMP浓度,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心肌氧耗未增加,未引起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和肝肾功能的损伤。结论 SERCA2a基因转导是一种安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浆网Ca2+-ATP酶 基因治疗 心肌注射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奇 张威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吲哚美辛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 ̄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参入法检测了1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2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白介素-2(Interleukin-2,IL-...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吲哚美辛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 ̄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参入法检测了1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2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能力以及吲哚美辛对IL-2产生的影响。结果:术后IL-2的产生明显低于术前。术前11.20±1.61U/ml(±s),术后3.95±0.31(P<0.01)。吲哚美辛组(7.15±0.41)明显高于对照组(3.71±0.38),但仍低于术前(P<0.01)。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对机体产生IL-2有抑制作用,吲哚美辛能部分地提高IL-2的分泌,增强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吲哚美辛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相矛盾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起搏器综合征八例
6
作者 耿仁义 朱中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2期763-763,共1页
自相矛盾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起搏器综合征八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耿仁义朱中林心室起搏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在国内多数医院仍作为一种首选起搏方法,因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及起搏后心电生理异常变化,Travil... 自相矛盾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起搏器综合征八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耿仁义朱中林心室起搏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在国内多数医院仍作为一种首选起搏方法,因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及起搏后心电生理异常变化,Travil报道心室按需起搏(VVI)后起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起搏器综合征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替换并全瓣膜腱索乳头肌保留技术初步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冬青 杨建安 +1 位作者 余翼飞 朱朗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8期507-507,共1页
二尖瓣替换并全瓣膜腱索乳头肌保留技术初步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王冬青杨建安余翼飞朱朗标在行二尖瓣替换术(MVR)的同时保留全部二尖瓣结构将增进术后恢复期的血液动力学状况,使左心室的功能得到保护。现将我科施行... 二尖瓣替换并全瓣膜腱索乳头肌保留技术初步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王冬青杨建安余翼飞朱朗标在行二尖瓣替换术(MVR)的同时保留全部二尖瓣结构将增进术后恢复期的血液动力学状况,使左心室的功能得到保护。现将我科施行该手术的初步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替换术 瓣膜腱索乳头肌 保留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并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下腔静脉癌栓清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加利 丁振元 +1 位作者 王冬青 李功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7期422-424,共3页
本文报告应用体外循环并深低温停循环为2例肾癌患者施行下腔静脉癌栓清除术。由于传统的外科技术在清除下腔静脉癌栓时受到限制,应用此种技术可充分暴露手术野,避免大血管损伤及失血所造成的损害。与常规体外循环并深低温停循环相比,如... 本文报告应用体外循环并深低温停循环为2例肾癌患者施行下腔静脉癌栓清除术。由于传统的外科技术在清除下腔静脉癌栓时受到限制,应用此种技术可充分暴露手术野,避免大血管损伤及失血所造成的损害。与常规体外循环并深低温停循环相比,如何保护好遗留的单侧肾脏并减少血液丢失是该技术用于此类非心脏手术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癌栓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