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脑红蛋白(NGB)的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其细胞分布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成岗 李林 +5 位作者 邓美玉 王春丽 谢芳 周婉琼 王航雁 贺福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脑红蛋白 (NGB)是新发现的与脑内氧供应密切相关的分子 .为了检测细胞内脑红蛋白的表达、亚细胞分布从而对该分子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 ,成功地将大鼠脑红蛋白基因编码区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2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获得融合... 脑红蛋白 (NGB)是新发现的与脑内氧供应密切相关的分子 .为了检测细胞内脑红蛋白的表达、亚细胞分布从而对该分子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 ,成功地将大鼠脑红蛋白基因编码区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2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获得融合表达产物 .对含有融合蛋白的包含体进行溶解和复性 ,用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亲和层析柱纯化 ,通过免疫家兔获得了兔源性抗NGB多克隆抗体 .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技术 ,用该抗体检测NGB基因的真核表达产物 ,证明该抗体有较好的针对NGB蛋白的专一性 ,可用于对NGB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同时 ,用该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 ,正常成年大鼠神经系统中有较多的NGB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红蛋白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真核表达 免疫组化 细胞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红蛋白(NGB)可溶性原核表达和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7
2
作者 孙健伟 韩洪彦 +7 位作者 徐文琳 王春丽 王航雁 徐淑玲 杨建萍 张家洁 于凤琴 张成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1-756,共6页
脑红蛋白 (NGB)是新发现的脑特异的携氧蛋白 .为了对其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应用已构建大鼠NGB基因编码区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2 NGB转化的大肠杆菌BL2 1 ,获得可溶性表达产物 .用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作为抗原 ,免... 脑红蛋白 (NGB)是新发现的脑特异的携氧蛋白 .为了对其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应用已构建大鼠NGB基因编码区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2 NGB转化的大肠杆菌BL2 1 ,获得可溶性表达产物 .用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作为抗原 ,免疫Balb c小鼠 .通过传统的细胞融合方法制备了抗大鼠NGB的单克隆抗体 ,并对全部 4株单抗进行了亚类和亚型、效价和特异性鉴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红蛋白 原核可溶性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静 王利红 +3 位作者 高艳 张成岗 邹丽萍 王航雁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共6页
建立并评价一种去除母乳中高丰度蛋白的方法,富集低丰度蛋白,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索母乳中的重要活性蛋白。选取了30个不同等电点及分子量区域的孤立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质谱鉴定,通过Mascot搜索引擎检索UniProt数据库,确定蛋白质... 建立并评价一种去除母乳中高丰度蛋白的方法,富集低丰度蛋白,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索母乳中的重要活性蛋白。选取了30个不同等电点及分子量区域的孤立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质谱鉴定,通过Mascot搜索引擎检索UniProt数据库,确定蛋白质信息。结果表明,母乳中的4种高丰度蛋白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去除,并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出29个蛋白。发现母乳中低丰度的蛋白如:补体C3的片段,维生素D结合蛋白A,NDRG家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多克隆抗体制备 高丰度蛋白 免疫亲和层析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早期诊断与干预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彬 宋康兴 +1 位作者 冯丽洁 闫文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38-2739,共2页
目的分析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与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0—2012年我院收治的13例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 13例患者均为女性,初诊年龄4~29岁。均存在低血钾、高血压,9例>1... 目的分析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与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0—2012年我院收治的13例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 13例患者均为女性,初诊年龄4~29岁。均存在低血钾、高血压,9例>13岁者均缺乏青春期性腺发育;2例于4岁时明确诊断,其余患者平均诊断年龄为16.3岁。以发现血钾异常为起点,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确诊时间为(58.2±38.5)个月。结论该病发生率较低,临床表现复杂,漏诊率高,对高血压、低血钾的患者,特别是伴有性腺发育异常者,应注意鉴别17α-羟化酶缺陷症,力争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Α-羟化酶缺陷症 两性畸形 肾上腺增生 先天性 早期诊断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晓宁 唐锁勤 +1 位作者 刘英 王建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34-1137,共4页
为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对1例9岁女性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采集骨髓液涂片行瑞氏染色,骨髓活检和肝脏活检的组织切片后常规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用EB病毒寡核苷... 为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对1例9岁女性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采集骨髓液涂片行瑞氏染色,骨髓活检和肝脏活检的组织切片后常规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用EB病毒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患儿长期发热、贫血、血小板减低,肝脾进行性肿大,伴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血清乳酸脱氢酶、铁蛋白呈进行性增高,多形性小淋巴细胞浸润骨髓基质,肝内增生浸润的淋巴细胞强表达T细胞标记物CD3和活化细胞毒性标记物粒酶B,EB病毒mRNA阴性。结论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肝脏和(或)脾脏和(或)骨髓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诊断;EB病毒感染可能是γδT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后的晚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EB病毒感染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静 王航雁 张成岗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7-50,共4页
母乳不仅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能针对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点,特别是在抵抗病原体感染和促进组织器官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母乳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可为推广... 母乳不仅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能针对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点,特别是在抵抗病原体感染和促进组织器官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母乳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可为推广母乳喂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改进的母乳替代品的全新配方提供广阔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生物活性物质 婴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MYCN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晨 唐锁勤 +3 位作者 张晓飞 王建文 龙卉 高晓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5-97,100,共4页
目的对RNA干扰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LAN-5)MYCN基因表达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体外化学合成针对MYCN基因的小干扰RNA(si RNA),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包裹后转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以无关si RNA和未转染的细胞为对照,采用SYBR绿色荧光... 目的对RNA干扰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LAN-5)MYCN基因表达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体外化学合成针对MYCN基因的小干扰RNA(si RNA),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包裹后转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以无关si RNA和未转染的细胞为对照,采用SYBR绿色荧光染料Ⅰ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si RNA的抑制效果。结果脂质体转染si RNA效率可达84.83%,化学合成的si RNA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MYCN基因mRNA表达,转染72h后抑制率达58.3%。结论化学合成的si RNA可以有效抑制神经母细胞瘤MYCN基因的表达,为神经母细胞瘤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MYCN基因 小干扰RNA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23例临床与实验室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荣媛 王航雁 +1 位作者 王静 李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深化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认识。方法分析1987--2005年确诊为ALD的23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23例ALD患者均为男性;起病年龄0~18.5岁;均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受累的表现。神经系统变化包括行为、认知... 目的深化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认识。方法分析1987--2005年确诊为ALD的23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23例ALD患者均为男性;起病年龄0~18.5岁;均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受累的表现。神经系统变化包括行为、认知异常和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内分泌系统表现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进行性减退和生长发育迟缓。其中10例患者有阳性家族史;22例有颅脑CT和MRI的特征性表现,以枕叶、顶叶、侧脑室、颞叶为主;14/15例患者有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结论诊断ALD须结合家族史、临床特点、特异生化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推荐对ALD疑似病例首先进行皮质醇、ACTH实验及颅脑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受体及其在介导药物靶向肿瘤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晓宁 唐锁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911-914,共4页
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一系列受体,能与特异性的配体结合并诱导细胞内化。以这些受体为作用靶点,使药物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即可将药物主动靶向肿瘤细胞。叶酸受体在多种肿瘤细胞特别是髓细胞白血病细胞中都有过度表达,它可通过介导细胞内... 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一系列受体,能与特异性的配体结合并诱导细胞内化。以这些受体为作用靶点,使药物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即可将药物主动靶向肿瘤细胞。叶酸受体在多种肿瘤细胞特别是髓细胞白血病细胞中都有过度表达,它可通过介导细胞内化将叶酸摄取入细胞胞浆,利用叶酸受体进行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靶向性治疗颇有应用前景。本文就叶酸受体生物学性质、染色体定位及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叶酸受体在正常组织、肿瘤组织,特别是白血病细胞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叶酸受体介导主动靶向肿瘤细胞,特别是白血病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受体 白血病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体外修饰移植物细胞对单倍体相合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光 唐锁勤 +3 位作者 王建文 刘英 刘立真 冯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40-1242,共3页
本研究探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化学修饰移植物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取经mPEG修饰及未修饰的成年CB6小鼠脾细胞悬液注入BALB/c新生幼鼠的腹腔(5×106脾细胞/只),以脾增大指标判断新生BAL... 本研究探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化学修饰移植物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取经mPEG修饰及未修饰的成年CB6小鼠脾细胞悬液注入BALB/c新生幼鼠的腹腔(5×106脾细胞/只),以脾增大指标判断新生BALB/c小鼠注射单倍体相合供鼠脾细胞后的GVHD反应;取经mPEG修饰及未修饰的成年BALB/c小鼠骨髓及脾细胞混合悬液(BMS)尾静脉注入接受致死量γ射线照射后的成年BALB/c小鼠(2×105个BMS/只),注射后第8天取受鼠脾脏,计数脾结节数。结果表明:修饰组脾指数1(SI1)较未修饰组减低,修饰组脾指数2(SI2)值<1.3,未修饰组SI2值>1.3,提示接受mPEG修饰的单倍体相合脾细胞输注后,修饰组GVHD程度较未修饰组轻;未修饰组与修饰组相比较,脾结节形成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mPEG修饰不影响造血干祖细胞的活性。结论:mPEG修饰移植物可减轻小鼠单倍体相合干细胞移植后的GVHD,而不影响干祖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 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细胞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处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吕善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10-510,共1页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善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4期2078-2078,共1页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真菌性肠炎的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善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6期1379-1379,共1页
关键词 真菌性肠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及病理学检查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唐锁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生物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 诊断治疗 肾上腺髓质细胞 外周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节 恶性肿瘤 儿童肿瘤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骨及骨髓转移模型的建立
15
作者 朱琪琦 唐锁勤 +1 位作者 于芳 冯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3-455,46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裸鼠神经母细胞瘤骨及骨髓转移模型,探讨其在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周龄雌性BALB/c裸鼠,从股骨远端向骨髓腔注人神经母细胞瘤LA-N-5细胞悬液5μl(约1×105个细胞)制备神经母细胞瘤骨、骨髓转移模型,观察... 目的建立一种裸鼠神经母细胞瘤骨及骨髓转移模型,探讨其在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周龄雌性BALB/c裸鼠,从股骨远端向骨髓腔注人神经母细胞瘤LA-N-5细胞悬液5μl(约1×105个细胞)制备神经母细胞瘤骨、骨髓转移模型,观察小鼠生存率、肿瘤局部生长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模型成瘤率100%,LA-N-5细胞进入骨髓腔后抑制正常骨髓细胞生长,向骨皮质侵袭性浸润,形成骨溶解灶,并向淋巴结、肝、肾转移。结论股骨内注射人神经母细胞瘤LA-N-5细胞悬液可以成功制作裸鼠神经母细胞瘤骨、骨髓转移模型,后者能较好模拟人神经母细胞瘤在骨骼微环境中的生长及转归情况,是研究神经母细胞瘤骨髓、骨转移及评价临床前靶向给药的适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转移 骨转移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