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卧床功能锻炼预防低血小板状态老年血液病患者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淑 黄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卧床功能锻炼预防低血小板状态老年血液病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的老年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床上功能锻炼,包括口面部运... 目的探讨卧床功能锻炼预防低血小板状态老年血液病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的老年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床上功能锻炼,包括口面部运动、四肢运动和呼吸锻炼。结果干预30d后,观察组小腿周径减少>2cm及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卧床功能锻炼可预防低血小板状态老年血液病患者肌肉萎缩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液病 康复功能锻炼 肌肉萎缩 坠积性肺炎 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汪海涛 杨波 +14 位作者 蔡力力 冉海红 张文英 朱宏丽 杨洋 李素霞 范辉 迟小华 于睿莉 张峰 李宝玲 林洁 翟冰 姚善谦 卢学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4-1470,共7页
本研究探讨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血液科收治的30例老年N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临床特... 本研究探讨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血液科收治的30例老年N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化疗方案选择及临床反应,并运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对相关预后因素(包括年龄、IPI评分、B组症状、Ann-Arbor分期和LDH水平)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30例患者中位年龄82.5岁;所有患者均有合并症,其中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最常见,少数(8/30)合并第二肿瘤;出现B组症状的占63%(19/30);病理分型中仅2例为T细胞淋巴瘤,其余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占所有B细胞淋巴瘤的57%(17/28);Ann-Arbor分期Ⅰ-Ⅱ期占37%(11/30),Ⅲ-Ⅳ期占63%(19/30);IPI评分2分以下10例,3分4例,4-5分16例,3-5分的患者占67%(20/30);初诊时有43%(13/30)患者的LDH高于正常。全组病例均采用改良R-CHOP为基础的个体化方案化疗,4个疗程后CR 14例,PR 13例,PD 2例,SD 1例,治疗总反应率为90%;全组病例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3%、43.3%;半年、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2%、54.9%;COX回归多变量分析显示,B组症状和Ann-Arbor分期是影响老年NHL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39;RR=6.678、4.939)。结论:老年NHL患者症状不典型,初诊时分期较晚,合并基础疾病多,由于个体差异大,应根据不同预后采取个体化治疗;以脂质体阿霉素为基础的CHOP方案对心脏的毒性低,对老年NHL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老年NHL患者无B组症状和Ann-Arbor分期≤Ⅱ期是老年NHL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病理学 疗效 预后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洋 杨波 +10 位作者 蔡力力 冉海红 于睿莉 迟小华 朱宏丽 李素霞 刘洋 王瑶 韩为东 姚善谦 卢学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3,共6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 d为1个疗程。...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感染发生、血红蛋白和输血依赖以及对自然病程的影响。结果表明:5例患者共接受46个周期的CIK细胞输注治疗,回输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CIK细胞治疗可以有效减少AML患者的感染发生(P<0.05),缩短高热持续时间(P<0.05);在疾病稳定期,CIK细胞输注可以减少患者红细胞的输注量(P<0.05),稳定血红蛋白水平;CIK细胞输注虽不能改变病程的转归,但在患者疾病进展期以及终末期,采用化疗联合CIK治疗可使患者病情一度平稳,延长生存时间。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对本组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化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2例高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常城 杨波 +14 位作者 张琳 朱宏丽 卢学春 郭搏 蔡力力 韩为东 王瑶 范辉 李素霞 刘洋 杨洋 翟冰 冉海红 林洁 张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低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科于2006-2012年收治2例80岁以上老年AML患者(M4型和M6型),均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这2例患者先后采... 本研究旨在观察低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科于2006-2012年收治2例80岁以上老年AML患者(M4型和M6型),均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这2例患者先后采取单用自体CIK细胞输注、地西他滨或(和)自体CIK细胞方案治疗,系统观察了2例CIK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相关指标(血液学反应、输血频率、白血病相关基因表达、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用自体CIK细胞输注和单用地西他滨治疗相比,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方案可减轻骨髓抑制程度,降低输血频率及输血量,延长部分缓解持续时间,同时表达的白血病相关基因减少,生存期显著延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老年AML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例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邹丹丹 郭搏 +2 位作者 尹澎 田野 朱宏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目的:分析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efractory/relaps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探讨其疗效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 04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efractory/relaps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探讨其疗效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 04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153例难治/复发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相关因素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治疗方法包括单纯化疗及化放疗,一线化疗方案为CHOP及R-CHOP方案,二线方案为ICE、HyperCVAD、EPOCH等。153例患者中位年龄50岁,男女比例1.59:1。结果:153例患者中未治疗4例,149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6例(4.03%)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18例(12.08%)获得部分缓解(PR),总缓解率16.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血清LDH值、IPI评分、大包块、结外侵犯、骨髓浸润及二线方案的选择对生存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复发性DLBCL发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血清LDH值、IPI评分、大包块、病变范围是影响难治/复发性DLBCL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复发性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林洁 朱宏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例80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平均年龄为(83.5±3.4)岁,所有患者至少合...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例80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平均年龄为(83.5±3.4)岁,所有患者至少合并2个以上其他基础性疾病。DS分期Ⅲ期为8例、ISS分期Ⅲ期7例。共10例患者接受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无效进展3例,CR1例,PR3例,MR4例。中位生存28(2~97)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7%、54.5%、36.3%。因疾病进展导致死亡的6例,疾病稳定期因肺炎死亡3例、AMI死亡2例。结论:高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分期较晚,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较常见且是主要死亡原因。经过个体化治疗及有效的支持治疗,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尤其是I~Ⅱ期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生存期可接近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发性骨髓瘤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高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宝玲 李素霞 +5 位作者 王统民 朱宏丽 汪海涛 李杰 刘洋 翟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1例高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的治疗过程,探讨高龄CLL合并侵袭性曲霉菌(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感染患者的骨髓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1例高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的治疗过程,探讨高龄CLL合并侵袭性曲霉菌(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感染患者的骨髓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应用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细胞遗传学变化。结果:患者初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ai II期,B细胞性,给予1疗程RF方案(氟达拉滨50 mg×5,利妥昔单抗600 mg×5)化疗,完全缓解5年后疾病复发,再次给予多疗程化疗,疾病维持在稳定状态。于2012年7月末次化疗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2-38.7℃,肺CT发现团块状阴影,多次1,3-β-D-葡聚糖(G试验)阳性,考虑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2个月,肺CT提示感染明显好转。2013年3月因白血病持续进展,血象三系极低,肺部真菌感染复发,再次给予伏立康唑治疗效果差,最终因白血病快速进展和多器官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死亡。尸检提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转移及多器官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曲菌性败血症。结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是CLL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预后极差,因此早期诊断及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有可能会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伏立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猪胆酸钠对K562和Kasumi-1细胞系生物活性抑制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常城 郭搏 +10 位作者 张琳 朱宏丽 卢学春 范辉 李素霞 杨波 刘洋 翟冰 杨洋 冉海红 林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9-885,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猪胆酸钠(SBA-Na)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及Kasumi-1细胞系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别配制浓度为10-6mol/L(W1)、10-4mol/L(W2)的ATRA溶液及浓度为100μg/ml(Z1)、... 本研究旨在探索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猪胆酸钠(SBA-Na)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及Kasumi-1细胞系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别配制浓度为10-6mol/L(W1)、10-4mol/L(W2)的ATRA溶液及浓度为100μg/ml(Z1)、200μg/ml(Z2)的SBA-Na溶液,分别使用W1、W2、Z1、Z2、W1+Z1、W2+Z2处理上述2种细胞系,并设立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镜下观察不同处理组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细胞生长抑制曲线;分别采用PI单染和PI/Annexin V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加药组K562细胞和Kasumi-1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法检测K562细胞系各组CyclinA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TRA及SBA-Na对2种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作用,两者联合用药的作用更明显;各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处理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尤以ATRA联合SBA-Na给药组凋亡最为明显。低浓度SBA-Na处理组Cyclin A表达上调,其他处理组Cyclin A表达均下调,且存在量效关系。结论:ATRA及SBA-Na均可抑制K562细胞及Kasumi-1胞系增殖,促进其凋亡,且二者联合效果更明显,对于K562细胞系,两者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A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猪胆酸钠 K562细胞系 Kasumi-1细胞系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洁 朱宏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7-590,共4页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约占成人AML的半数以上,其治疗缓解率低、生存时间短,预后非常差。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遗传学在AML中的重要意义,根据细胞遗传学可以对白血病进行诊断分型、预后分层和治疗指导,...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约占成人AML的半数以上,其治疗缓解率低、生存时间短,预后非常差。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遗传学在AML中的重要意义,根据细胞遗传学可以对白血病进行诊断分型、预后分层和治疗指导,但目前关于细胞遗传学对老年AML的预后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细胞遗传学在老年AML中的预后意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老年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