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乳糖凝集素-3作为脑卒中诊断及预后评估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
作者 杨滢霖 何绵旺 王天琳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脑卒中是中国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半乳糖凝集素(Gal)-3是Gal家族成员之一,分布广泛,参与炎症、血管生成及纤维化等病理过程,Gal-3蛋白表达失衡与多种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血... 脑卒中是中国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半乳糖凝集素(Gal)-3是Gal家族成员之一,分布广泛,参与炎症、血管生成及纤维化等病理过程,Gal-3蛋白表达失衡与多种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Gal-3水平在脑血管病诊断、预后及风险分层评估方面有较强的预测潜力。本文对近年来Gal-3蛋白在脑卒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评价Gal-3蛋白作为脑卒中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潜力提供参考,为脑卒中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脑卒中 生物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翟正英 李晓培 蔡芸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郑州)中汇心血管病医院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共计180例肺部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90,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和对照...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郑州)中汇心血管病医院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共计180例肺部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90,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和对照组(n=90,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炎症因子、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升高(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7(IL-17)下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能够促进临床疗效提高,缓解症状、恢复肺功能,使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派拉西林舒巴坦钠 肺部感染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致高龄心肌梗死患者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3
作者 张筱璇 金海蓉 +3 位作者 王琳 戈程 潘谢添 李佳月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22-223,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9个月,加重5 d”于2023年11月10日入院。2022年4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胸痛发作,于外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前降支重度狭窄,植入支架1枚,术后规律药物治疗。2022年11月、2023年5月及8月再发症...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9个月,加重5 d”于2023年11月10日入院。2022年4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胸痛发作,于外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前降支重度狭窄,植入支架1枚,术后规律药物治疗。2022年11月、2023年5月及8月再发症状,冠脉造影检查均提示支架内再狭窄,分别行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5 d前,患者睡眠中再发胸痛,转至本院急诊,以“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收入心血管内科监护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高龄 心肌梗死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4
作者 蔡乐 刘传斌 +6 位作者 高媛 王天琳 曹丰 梁锦湄 刘淼 陈孟莉 范利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调研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关干预措施,为促进合理用药和实施优质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对国内多地区共15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患者... 目的调研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关干预措施,为促进合理用药和实施优质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对国内多地区共15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用药认知情况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估,分析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07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为4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用药认知水平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OR=0.653,95%CI 0.454~0.941,P=0.022;OR=0.740,95%CI 0.550~0.994,P=0.046;OR=0.591,95%CI 0.438~0.797,P=0.001)。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整体水平较差,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复杂多样,可通过开展用药宣教、加强随访等提高老年患者用药认知水平和治疗重视程度,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 用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自动监测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翠丽 高奥 +4 位作者 王嘉熙 郭海丽 徐晓涵 程吟楚 郭代红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7期807-811,共5页
目的了解住院人群中抗菌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临床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住院患者电子医疗数据,自动识别符合标准患... 目的了解住院人群中抗菌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临床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住院患者电子医疗数据,自动识别符合标准患者并报警,对报警患者人工评判后,分析抗菌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药品分布和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监测住院患者共计86452例,系统报警1606例,经判定阳性病例204例,平均年龄为(62.8±15.46)岁,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 d内,共189例(92.65%)。涉及药物11类22种,以头孢菌素类致血小板减少症最多,135例(66.20%);位居前3位药物分别是头孢哌酮舒巴坦39例(19.12%)、头孢呋辛32例(15.69%)、氟氧头孢21例(10.29%)。30例可能引起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以美罗培南最多(20%)。合并肝功能异常(OR=3.17,95%CI:1.07~9.38)、入住ICU(OR=3.17,95%CI:1.19~8.46)、联用抗菌药物(OR=3.28,95%CI:1.38~7.79)和联用抗血栓形成药(OR=2.80,95%CI:1.11~7.07)的患者发生重度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较高。针对血小板减少,临床上仅停药处理有145例,其余给予治疗药物以地塞米松(28例)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25例)较多。结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抗菌药物较多,临床在应用这些药物时,要密切关注患者临床表现和监测血小板计数,加强对高危人群及联用高危药物的预警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血小板减少 药品不良反应 自动监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坏死性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闫伟平 谢法红 +2 位作者 郭瑞杰 聂帅 郭晓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配制不同浓度(0,2.5,5,7.5,10,15μmol/L)的紫草素作用于MDA-MB-231细胞,分别培养24,48,72 h,MTT法检测紫草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变...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配制不同浓度(0,2.5,5,7.5,10,15μmol/L)的紫草素作用于MDA-MB-231细胞,分别培养24,48,72 h,MTT法检测紫草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与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1联用时分为对照组、Nec-1组、紫草素(10μmol/L)组、紫草素与Nec-1联用组;与凋亡抑制剂z-VAD-fmk联用时,分为对照组、z-VAD-fmk组、紫草素(10μmol/L)组、紫草素与z-VAD-fmk联用组;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OD值和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坏死性凋亡关键性蛋白RIP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紫草素可以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P<0.05)。与正常对照细胞相比,紫草素作用后细胞发生皱缩,死亡率增加(P<0.05)。紫草素与Nec-1联用组细胞OD值较紫草素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细胞凋亡率较紫草素组降低(P<0.05)。而与凋亡抑制剂z-VAD-fmk联用时则几乎没有影响(P>0.05)。RIP1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着紫草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但与Nec-1联用可以逆转其诱导的RIP1蛋白表达(P<0.05)。结论紫草素可以抑制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RIP1的表达从而诱导坏死性凋亡过程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MDA-MB-231 坏死性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64例应用贝伐珠单抗住院患者致血小板减少自动监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伯妍 郭代红 +3 位作者 朱雨 王嘉熙 张博 郭海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目的了解大样本真实世界中住院患者使用贝伐珠单抗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计算发生率并探究风险因素。方法借助医疗机构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某院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所有使用贝... 目的了解大样本真实世界中住院患者使用贝伐珠单抗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计算发生率并探究风险因素。方法借助医疗机构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某院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所有使用贝伐珠单抗的住院患者电子病历信息,确定阳性病例后,应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对照组,通过二元逻辑回归识别相关风险因素。结果4864例使用贝伐珠单抗的住院患者中有455例在用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0.00%。血小板基值<150×10^(9)·L^(-1)(OR=11.896,95%CI:8.270~17.111),白细胞基值偏低(OR=1.801,95%CI:1.213~2.675),红细胞基值偏低(OR=1.561,95%CI:1.085~2.246),肿瘤分期(TNM分期)为Ⅳ期(OR=1.814,95%CI:1.059~3.107),总化疗次数≥10次(OR=2.537,95%CI:1.675~3.842),联用紫杉醇、铂类(OR=2.658,95%CI:1.267~5.578)为应用贝伐珠单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因素;联用铂类、培美曲塞方案(OR=0.289,95%CI:0.147~0.568)为应用贝伐珠单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保护因素。结论临床使用贝伐珠单抗时,对具有血小板基值偏低、多疗程、与紫杉醇和铂类联合治疗等相关风险因素的住院患者应予以严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药品不良反应 自动监测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