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毛细管电色谱分离山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7
1
作者 廖杰 薄涛 刘虎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反相毛细管电色谱 山酮 蝉翼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春喜 梁学颖 +3 位作者 李宁 王珊 于力方 廖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1-432,共2页
采用流式细胞术与特异荧光探针JC 1相结合,在单细胞水平对X射线和化疗药物处理后的食管癌EC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凋亡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红色荧光减弱,随着剂量的增加,凋亡细胞的比例增大。
关键词 凋亡细胞 线粒体 膜电位 流式细胞术 荧光探针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片剂中西特那非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方霆 廖杰 +2 位作者 袁征 梁月琴 张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3-54,共2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伟哥中有效成分西特那非 (sildenafil)含量的方法 ,方法快速、灵敏、准确 ,重复性好 ,平均回收率为100.4 % 。
关键词 西特那非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伟哥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乙醇暴露对胎鼠大脑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影响
4
作者 许雅君 张国庆 李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宫内乙醇暴露对胚胎大脑线粒体蛋白组的影响.方法:CD-1孕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5.0g/kg乙醇染毒组,染毒期为孕6~15 d,孕18天剖腹取胎,选取没有明显外观畸形的胎鼠进行实验.提取胎鼠大脑线粒体进行全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并用质... 目的:探讨宫内乙醇暴露对胚胎大脑线粒体蛋白组的影响.方法:CD-1孕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5.0g/kg乙醇染毒组,染毒期为孕6~15 d,孕18天剖腹取胎,选取没有明显外观畸形的胎鼠进行实验.提取胎鼠大脑线粒体进行全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并用质谱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同时进行线粒体呼吸酶活性和大脑细胞ATP含量检测.结果:宫内乙醇暴露组胎鼠大脑线粒体蛋白表达发生改变.呼吸酶复合物Ⅳ(相当于对照组的72.3%±4.6%)和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活性(相当于对照组的80.3%±5.1%)均较对照组降低,大脑细胞内ATP含量下降(相当于对照组的67.9%±3.9%).结论:宫内乙醇暴露能够影响胚胎大脑线粒体蛋白表达,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形态畸形,胚胎大脑细胞能量状态已经受到影响,可能与孕期饮酒导致的后代神经行为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蛋白质组 线粒体 子宫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剂对术后胃肠外营养病人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赵玉兰 陆庆国 +2 位作者 廖杰 吴彬 顾倬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23-24,共2页
目前认为人体必需脂肪酸(EFA)是亚油酸(C18:2)和α-亚麻酸(C18:3),人体内最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无脂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导致的EFA的缺乏临床上可观察到一系列症状,且已得到动物实验结果的证实,因此含有EFA成分的脂肪乳剂成了目前... 目前认为人体必需脂肪酸(EFA)是亚油酸(C18:2)和α-亚麻酸(C18:3),人体内最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无脂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导致的EFA的缺乏临床上可观察到一系列症状,且已得到动物实验结果的证实,因此含有EFA成分的脂肪乳剂成了目前营养液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人体摄入EFA后,一方面作为供能物质在体内燃烧,另一方面通过代谢产生一系列的延伸产物发挥其功能.但过量的供给脂肪酸会引起△-6去饱和酶的抑制,导致更不饱和脂肪酸的缺乏.脂肪酸是外科手术后的主要燃料,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紊乱后,体内各种脂肪酸的比例失调,导致生物膜如红细胞膜脂质结构的改变.本研究观察创伤前后及输入不同剂量的必需脂肪酸(EFA)对红细胞膜磷脂脂肪酸组成和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