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肺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孝忠 张玉威 +2 位作者 邓东安 朱鲜阳 韩秀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心肺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2例MS患者进行肺功能和右心导管检查。统计处理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小气道功能指标最大呼气中段流速、50%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和25%肺活量用力呼气... 目的: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心肺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2例MS患者进行肺功能和右心导管检查。统计处理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小气道功能指标最大呼气中段流速、50%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和25%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代表主要肺功能改变,肺小动脉阻力、肺动脉压、肺小动脉嵌顿压代表主要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敏感的肺功能指标是潮气量、50%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和25%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比值、肺活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速;对肺功能变化较敏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心输出量、肺血管阻力、肺小动脉嵌顿压。结论:血流动力学与肺功能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肺功能 血流动力学 风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威 钱武扬 +4 位作者 汪曾炜 邓东安 朱鲜阳 李莉 师绿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系统分析3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资料。总结出以下诊断要点:(1)本病多见于男性,好发年龄20~40岁;(2)多数起病急,进展快;(3)成年患者在心前区突然出现连续性杂音或原有收缩期杂音上又出现新的连续性杂音;(4)心电图不具备特异性,但... 本文系统分析3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资料。总结出以下诊断要点:(1)本病多见于男性,好发年龄20~40岁;(2)多数起病急,进展快;(3)成年患者在心前区突然出现连续性杂音或原有收缩期杂音上又出现新的连续性杂音;(4)心电图不具备特异性,但若V_1导联呈rSr'形高度提示主动脉窦瘤破入右房;(5)X线胸片特点是心脏普遍增大,多数呈主动脉型心脏,而肺血增多不严重;(6)最后诊断依赖二维超声或主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破裂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闭锁心电图诊断及其与解剖类型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威 钱武扬 +1 位作者 汪曾炜 全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6期446-448,共3页
本文总结50例三尖瓣闭锁(TA)心电图资料。探讨心电图在TA诊断中的意义和心电图改变与解剖类型的关系。TA心电图特点包括:(1)无严重心律失常和很少发生Ⅰ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2)PR间期≤0.12s,P-R段≤0.04s和无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本文总结50例三尖瓣闭锁(TA)心电图资料。探讨心电图在TA诊断中的意义和心电图改变与解剖类型的关系。TA心电图特点包括:(1)无严重心律失常和很少发生Ⅰ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2)PR间期≤0.12s,P-R段≤0.04s和无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3)右心房肥厚(RAH);(4)aVR呈QS形或r波≤3mm;(5)V_1呈rS形而V_(?)呈以R波为主的QRS图形;(6)Ⅰ和aVL导联有ST-T改变。若紫绀型先心病患者心电图显示电轴左偏并具有上述改变,则高度提示TA的诊断;电轴左偏和左心室肥厚(LVH)的联合是Ⅰ_b型TA突出的心电图特点,而当呈右心室肥厚(RVH)或两侧心室肥厚(BVH)心电图改变时,不管电轴偏移如何,则常为Ⅰ_(?)型或Ⅱ型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闭锁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起搏对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作用
4
作者 苗志林 韩雅玲 +5 位作者 荆全民 周薇薇 王冬梅 王守力 王祖录 佟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生理性及非生理性起搏对伴有心功能不全的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作用。方法 在常规强心药物治疗的同时安置永久起搏器。非生理性起搏组 5 4例 ,生理性起搏组 36例 (使用DDD起搏为 12例 )。于术前、术后 1周及术后 6个月... 目的 探讨生理性及非生理性起搏对伴有心功能不全的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作用。方法 在常规强心药物治疗的同时安置永久起搏器。非生理性起搏组 5 4例 ,生理性起搏组 36例 (使用DDD起搏为 12例 )。于术前、术后 1周及术后 6个月时用超声多普勒分别测定心功能参数。结果 生理性起搏组术后 1周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 (SV)及心排量 (CO)均明显改善 ,血流加速时间 (AT)缩短 ,主动脉峰值血流速度 (PV)加快。 6个月后上述参数进一步改善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亦显著缩小。该组患者术后 1周及术后 6个月时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非生理性起搏器。DDD起搏者A V间期为 10 0ms时心功能参数最理想。结论 采用药物 +生理性永久起搏术治疗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不全 ,可取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心脏起搏 缓慢型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腔静脉引流入左心房手术矫正成功一例
5
作者 王维新 汪曾炜 +1 位作者 张仁福 费诚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6期460-461,509-523,共4页
本文报道1例上腔静脉引流入左心房的手术矫正方法。先切开上腔静脉和右房上部,再切开房间隔,显露左房内的上腔静脉开口。补片上缘和腔静脉开口后缘相缝合,其他边缘和房间隔的切口缘相缝合,这样就将上腔静脉开口隔入右房。用猪心包补片... 本文报道1例上腔静脉引流入左心房的手术矫正方法。先切开上腔静脉和右房上部,再切开房间隔,显露左房内的上腔静脉开口。补片上缘和腔静脉开口后缘相缝合,其他边缘和房间隔的切口缘相缝合,这样就将上腔静脉开口隔入右房。用猪心包补片加宽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以防上腔静脉开口堵塞。术后恢复满意。文中还讨论该病的诊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 左心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