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乙二醇型难燃液压液在船舶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春生 王建华 +1 位作者 宋开财 张文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9期103-106,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水-乙二醇型难燃液压液的研究和使用现状,分析了中国船舶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及对液压介质的性能要求。根据水-乙二醇型难燃液压液的特性,认为水-乙二醇型难燃液压液在船舶液压系统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水-乙二醇 难燃液压液 应用 船舶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在航空兵部队油料消耗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樊荣 朱才朝 +1 位作者 陆思锡 罗家元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2,共5页
分析了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及算法,确定了航空兵部队油料消耗量预测模型的样本输入量,构造了航空兵部队作战油料消耗量预测函数,采用LibSVM-Matlab工具箱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选用3个指标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并以某空军航空兵部队油料... 分析了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及算法,确定了航空兵部队油料消耗量预测模型的样本输入量,构造了航空兵部队作战油料消耗量预测函数,采用LibSVM-Matlab工具箱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选用3个指标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并以某空军航空兵部队油料消耗量为例,运用基于SVM的航空兵部队油料消耗量预测模型,对2009年演习的油料消耗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预测精度高,为科学预测战场油料消耗量提供了科学定量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航空兵部队 油料消耗量 预测消耗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种油料加注系统设计的探索性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熊彪 周庆忠 +1 位作者 樊荣 何定养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55-1459,共5页
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油料加注系统设计,必须考虑战时复杂多变环境条件下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采用探索性分析方法对具有涌现特点的多机种油料加注系统问题进行分析,对油料加注系统解析模型采用聚合抽象的方法建立探索性元模型,运用探索... 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油料加注系统设计,必须考虑战时复杂多变环境条件下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采用探索性分析方法对具有涌现特点的多机种油料加注系统问题进行分析,对油料加注系统解析模型采用聚合抽象的方法建立探索性元模型,运用探索性分析平台analytica optimizer对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油料加注系统进行探索性元模型仿真分析与实例求解,取得既能满足各项需求约束要求,又能适应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油料加注系统设计难题。为设计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油料加注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 油料加注系统 探索性分析 复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场油料支援保障系统模拟优化
4
作者 李横 唐扬 +2 位作者 李萌 黎泓志 范明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10期46-48,共3页
登陆场油料支援保障系统是一个随机动态系统。为逼真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得出能够辅助决策的定量优化结果,更好地提高油料保障决策的质量和效率,笔者运用模拟优化技术,从系统优化的角度对由海至陆输送油料的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建立登陆... 登陆场油料支援保障系统是一个随机动态系统。为逼真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得出能够辅助决策的定量优化结果,更好地提高油料保障决策的质量和效率,笔者运用模拟优化技术,从系统优化的角度对由海至陆输送油料的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建立登陆场油料支援保障的2个子系统模型,编制求解系统模型的GPSSW程序,得出刻画系统本质的各种定量结果。结果表明:该研究能够为登陆场油料支援保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为登陆场油料支援保障效能评估提供高效、实用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优化 登陆场 油料支援保障 GPSS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油料输转系统管线排空模型及数值模拟
5
作者 陈畅 张帆 +1 位作者 张世富 张起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6-79,120,共5页
针对近海油料输转系统管线排空作业,建立了管线排空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了在不同工作压力情况下,管线总的排空时间;分析了在不同时间间隔下,管线受到的摩擦阻力和速度分布情况;运用ANSYS软件,构建了管线排空数值模型,分析了管... 针对近海油料输转系统管线排空作业,建立了管线排空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了在不同工作压力情况下,管线总的排空时间;分析了在不同时间间隔下,管线受到的摩擦阻力和速度分布情况;运用ANSYS软件,构建了管线排空数值模型,分析了管线压力分布、速度分布以及流体轨迹分布规律,对掌握管线排空作业过程中的力学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油料输转系统 管线排空 数值模拟 ANSYS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石碳酸钙晶须的制备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邵明浩 傅敏 +3 位作者 魏晓平 吴江 刘颖 胡泽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3-35,47,共4页
文石碳酸钙晶须是一种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性能优异、应用十分广泛的环保型材料,引起了材料与工程技术学家的广泛关注。分析了文石碳酸钙晶须在增强高分子材料、作为造纸助剂及增强摩擦材料方面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文石碳酸钙晶须... 文石碳酸钙晶须是一种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性能优异、应用十分广泛的环保型材料,引起了材料与工程技术学家的广泛关注。分析了文石碳酸钙晶须在增强高分子材料、作为造纸助剂及增强摩擦材料方面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文石碳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并归纳了助剂对合成晶须的影响,对我国碳酸钙晶须的产业化生产现状作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石 碳酸钙 晶须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电谱技术快速识别不同配方体系内燃机润滑油 被引量:7
7
作者 管亮 冯新泸 +2 位作者 熊刚 林国美 王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0-355,共6页
介电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物质结构检测技术。为探索介电谱技术在石油产品分析测试领域的适用性,笔者在自制介电谱仪和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介电谱技术应用于内燃机润滑油分析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基于无监督主成分分类、有监... 介电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物质结构检测技术。为探索介电谱技术在石油产品分析测试领域的适用性,笔者在自制介电谱仪和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介电谱技术应用于内燃机润滑油分析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基于无监督主成分分类、有监督偏最小二乘分类和层次分类的不同配方体系内燃机润滑油分类识别算法和数学模型,实现了Mobil、Esso和Shell 3个典型配方体系的21个内燃机润滑油对象的分类识别。结果表明,除1个样品(层次一交互验证21号样品)有偏差外,其余样品都得到了正确的识别结果。介电谱技术能够提取代表内燃机油组成、结构的特征信息,并有可能发展成为石油产品分析测试领域中一种全新的技术。研究成果为内燃机润滑油的管理和防伪打假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同时为介电谱技术对内燃机油进行进一步的质量指标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谱 内燃机润滑油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配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和层状二硅酸钠的复配体系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哲 陈国需 +3 位作者 赵立涛 陈力 李进 夏迪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3,共7页
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激光粒度仪等对石墨和改性层状二硅酸钠粉体进行表征,应用均匀设计法设计石墨和层状二硅酸钠润滑脂添加剂复配体系,采用四球摩擦磨损机考察复配体系的摩擦学性能,应用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激光粒度仪等对石墨和改性层状二硅酸钠粉体进行表征,应用均匀设计法设计石墨和层状二硅酸钠润滑脂添加剂复配体系,采用四球摩擦磨损机考察复配体系的摩擦学性能,应用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复配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基础脂的抗磨减摩性能,在高负荷下效果尤其显著。在摩擦力作用下,复配体系和钢球表面作用形成了抗磨减摩性能良好的膜层;同时,二硅酸钠和石墨的层状结构在摩擦副相对滑动过程中易定向排列,变摩擦副之间的运动为添加剂内部的层间滑移,减小了摩擦阻力。拟合的回归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复配组合添加量和摩擦磨损的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摩擦学性能 润滑脂 石墨 二硅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安全预警预报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雍岐东 刘居东 +1 位作者 高军 张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57-61,共5页
分析生产安全预控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指出当前生产安全预控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生产安全预控指标的改进模式;基于生产安全预控研究现状,建立企业层面的生产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和政府部门宏观决策层的生产安全预报指标体系;... 分析生产安全预控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指出当前生产安全预控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生产安全预控指标的改进模式;基于生产安全预控研究现状,建立企业层面的生产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和政府部门宏观决策层的生产安全预报指标体系;对现有的预警预报程序进行改进,设计从企业层面到国家层面的生产安全预警预报和控制程序,为生产安全指数的计算提供了依据。政府部门可通过自下(企业)而上(地区或国家)的程序依次计算安全指数,再由上而下查找问题,从而给出控制目标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安全 安全预警 安全预报 指标体系 预报程序 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在导电玻璃纤维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英 时刻 +3 位作者 廖梓珺 王艳丽 王利 宋纪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4-628,共5页
导电玻璃纤维是性能优良的电损耗型吸收剂,前处理是利用化学镀方法制备该材料的关键步骤。文中提出了一种用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进行前处理,基于分子自组装膜(SAM s)吸附胶体钯颗粒的方法,成功地引发了在玻璃纤维表面的化学镀。研究了... 导电玻璃纤维是性能优良的电损耗型吸收剂,前处理是利用化学镀方法制备该材料的关键步骤。文中提出了一种用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进行前处理,基于分子自组装膜(SAM s)吸附胶体钯颗粒的方法,成功地引发了在玻璃纤维表面的化学镀。研究了几种不同结构的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表面的修饰改性。XPS分析表明,经过偶联处理后,不同结构的硅烷偶联剂都和玻璃纤维表面的硅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论文首次利用G aussian98软件对不同结构硅烷偶联剂和玻璃纤维表面发生作用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硅烷偶联剂和玻璃纤维表面发生的化学键合作用力存在着明显差异,KH 550与玻璃纤维表面硅的结合力要强于KH 560和S i602。SEM分析进一步表明,硅烷偶联剂对导电玻璃纤维的镀层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KH 550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其镀层的完整性和均匀性更好。该诱发化学镀的方法具有镀层厚度均匀、附着力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SAMs) 硅烷偶联剂 导电玻璃纤维 Gaussian98软件 化学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超声波油料密度检测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得刚 冯新泸 +2 位作者 罗平亚 熊刚 王海峰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3-64,共2页
现行的检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油料计量的发展要求,研究一种精度高的在线检测装置十分必要。利用超声波纵波的特性,提出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油料中传播的时间差和相位差两项指标综合判定油料密度的方法,并设计了检测装置。通过试验证明:... 现行的检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油料计量的发展要求,研究一种精度高的在线检测装置十分必要。利用超声波纵波的特性,提出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油料中传播的时间差和相位差两项指标综合判定油料密度的方法,并设计了检测装置。通过试验证明:该装置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响应速度快以及抗暴性能好等特点,完全可以满足油料密度在线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传感器 油料密度 在线检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添加剂与磷酸三甲酚酯复配体系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建华 景恒 +2 位作者 王晓波 刘维民 陈立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90,共6页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表面修饰纳米铜添加剂(简称纳米Cu)和磷酸三甲酚酯(T306)单剂及两者复配体系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磨痕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Cu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表面修饰纳米铜添加剂(简称纳米Cu)和磷酸三甲酚酯(T306)单剂及两者复配体系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磨痕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Cu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当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T306复合使用时,两者将产生协同抗磨减摩效应;且两者添加的质量分数各为0.5%时,复配体系的抗磨效果最佳。两者复合使用时,会在摩擦表面形成由单质Cu的沉积膜及FeS、SO42-和PO34-的化学反应膜组成的复合表面膜,产生了协同抗磨减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u 磷酸三甲酚酯(T306) 摩擦学性能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分析的油料池火内部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洪涛 陈志莉 +2 位作者 杨毅 尹文琦 刘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97-3302,共6页
油料池火焰内部分为不同燃烧区域,目前对油池火内部传热特性研究较少。针对油池火内部传热特性研究不足的现状,构建了红外火焰光谱测试系统,研究分析了92#汽油、95#汽油及润滑油池火焰红外光谱特性,对油池火焰不同燃烧区域的光谱信息进... 油料池火焰内部分为不同燃烧区域,目前对油池火内部传热特性研究较少。针对油池火内部传热特性研究不足的现状,构建了红外火焰光谱测试系统,研究分析了92#汽油、95#汽油及润滑油池火焰红外光谱特性,对油池火焰不同燃烧区域的光谱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油料池火焰光谱特征相似,存在多个CO2,H2O及炭黑颗粒等燃烧产物的特征发射波段,3.4μm处C—H伸缩振动峰明显;火焰烟气区主要光谱特征为4-4.5μm波段范围内高温CO2发射峰,该区域火焰与空气换热剧烈,温度变化不稳定,火焰脉动频率较高;火焰间歇区的光谱特征是4-4.5μm波段范围内高温CO2发射峰,与烟气区相比,火焰间歇区脉动频率相对较低;与烟气区及间歇区相比,火焰连续区燃烧较为稳定,该区域的光谱特征明显,在2.5-3μm波段范围内炭黑粒子发射光谱强度较高,且在3.4μm处存在C—H伸缩振动峰,表明油料池火焰光谱3.4μm处的特征峰由高温油蒸汽产生。油池火焰不同燃烧区域光谱特征分析表明,油池火焰液态油表面的"富燃料层"吸收火焰传热,引起3.4μm附近油蒸汽分子能级的改变。油池火焰不同燃烧区域发射光谱强度计算表明,火焰连续区的强度最大,其次为间歇区,火焰烟气区与空气对流强烈,测得的发射光谱强度最低。研究结果为火焰—油料传热模型的修正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油料火焰 发射光谱 红外测试系统 传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生物柴油在柴油炊事装备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秦敏 陈国需 许世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3-47,共5页
将橡胶籽生物柴油应用在电控立式柴油燃烧器、炊事挂车、自行炊事车、野战给养器材单元等装备上,并与常规矿物柴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籽生物柴油在着火性、火焰状态、燃烧稳定性、火焰温度等方面与原使用矿物柴油性能相当,但... 将橡胶籽生物柴油应用在电控立式柴油燃烧器、炊事挂车、自行炊事车、野战给养器材单元等装备上,并与常规矿物柴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籽生物柴油在着火性、火焰状态、燃烧稳定性、火焰温度等方面与原使用矿物柴油性能相当,但在烟气排放中,CO排放量显著低于矿物柴油,同时橡胶籽生物柴油燃烧效率较矿物柴油高,排放烟气温度低,燃油消耗量低。因此,在不改变炊事装备结构的情况下,用橡胶籽生物柴油完全可以替代常规矿物柴油,且使用橡胶籽生物柴油更有利于环保和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生物柴油 柴油炊事装备 柴油 燃烧 环保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油料保障能力评估 被引量:12
15
作者 龚杰 雍歧东 +1 位作者 于力 张晓峰 《兵工自动化》 2018年第2期66-69,共4页
为保证油料保障能力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和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在建立油料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取指标权重,构建基于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观准确地反映油料保障能... 为保证油料保障能力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和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在建立油料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取指标权重,构建基于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观准确地反映油料保障能力,有效克服模糊性和随机性对评估的影响,为油料保障能力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层次分析法 油料保障能力 指标体系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生物柴油在柴油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秦敏 陈国需 许世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46,共5页
以0#轻柴油、-10#军用柴油为对比燃油,对调和生物柴油B5、B20(橡胶籽生物柴油含量分别为5%、20%,常规柴油含量分别为95%、80%)在WD61550柴油发动机上进行适应性研究,考察了柴油机燃用不同燃油时的外特性、负荷特性,测定了功率、扭矩、... 以0#轻柴油、-10#军用柴油为对比燃油,对调和生物柴油B5、B20(橡胶籽生物柴油含量分别为5%、20%,常规柴油含量分别为95%、80%)在WD61550柴油发动机上进行适应性研究,考察了柴油机燃用不同燃油时的外特性、负荷特性,测定了功率、扭矩、油耗等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使用调和生物柴油的外特性、负荷特性参数变化趋势与所用对比燃油一致;使用调和生物柴油B5时,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与0#轻柴油几乎无区别,与-10#军用柴油相比略有下降;使用B20时,发动机动力性与0#轻柴油、-10#军用柴油相比稍有下降,油耗略有增加。总体来看,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情况下,调和橡胶籽生物柴油B5、B20可以替代0#轻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生物柴油 柴油 发动机 动力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纳米铜添加剂与硫代磷酸复酯胺盐复配体系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景恒 王建华 +1 位作者 陈立功 王小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2-36,共5页
利用四球试验机研究了润滑油纳米铜添加剂与硫代磷酸复酯胺盐复配体系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添加剂在一定添加量范围内都可以改善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在试验范围内,润滑油纳米铜添加剂与硫代磷酸复酯胺盐复配体系具有一定的摩擦学... 利用四球试验机研究了润滑油纳米铜添加剂与硫代磷酸复酯胺盐复配体系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添加剂在一定添加量范围内都可以改善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在试验范围内,润滑油纳米铜添加剂与硫代磷酸复酯胺盐复配体系具有一定的摩擦学协同效果,且两者的添加量各为0.3%和1.0%时,复配体系抗磨减摩协同效果最佳。采用表面分析技术对最佳复配润滑体系钢球磨斑表面的形貌和表面膜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推断其摩擦表面是由金属Cu形成的沉积膜和S、P等元素形成的化学反应膜共同组成的复合表面膜,使复配润滑体系呈现良好的抗磨减摩协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磨损 协同效应 复配体系 铜添加剂 硫代磷酸 摩擦磨损性能 润滑油 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和层状二硅酸钠复配体系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哲 陈国需 +2 位作者 李华峰 杨皛 陈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77,共6页
应用均匀设计给出了二硫化钼和层状二硅酸钠复配体系的添加比例,并对粉体进行了XRD、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及粒度测定。考察了复配体系的摩擦学性能,应用1stopt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硫化钼和层状二硅酸钠复配体系能够在... 应用均匀设计给出了二硫化钼和层状二硅酸钠复配体系的添加比例,并对粉体进行了XRD、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及粒度测定。考察了复配体系的摩擦学性能,应用1stopt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硫化钼和层状二硅酸钠复配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基础脂的抗磨减摩性能,尤其在高负荷下效果显著。拟合的回归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复配体系添加量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关系,其拟合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复配体系 摩擦学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结合探索性分析的军事后勤保障网络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彪 周庆忠 +1 位作者 李必鑫 王帅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1期88-92,96,共6页
为解决具有不确定性和涌现性特点的军事后勤保障网络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网络结合探索性分析的设计方法。建立基于复杂网络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网络拓扑模型及指标测度模型,利用探索性分析方法,对后勤保障网络在动态变化环境下进行探... 为解决具有不确定性和涌现性特点的军事后勤保障网络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网络结合探索性分析的设计方法。建立基于复杂网络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网络拓扑模型及指标测度模型,利用探索性分析方法,对后勤保障网络在动态变化环境下进行探索性解空间寻优求解,形成复杂网络结合探索性分析的军事后勤保障网络设计思路和方法,并运用实例分析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设计的后勤保障网络,能够适应动态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符合战争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勤保障网络 设计 复杂网络 探索性分析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料池火焰红外光谱特性分析研究(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洪涛 陈志莉 +3 位作者 胡潭高 梁建军 刘强 魏小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42-3448,共7页
油罐池火燃烧污染强度大、范围广,航天遥感可成为实时动态监测油罐池火灾污染的新途径。航天遥感监测以目标光谱特性分析为基础,针对油料池火焰光谱特性研究不足的现状,通过构建全火焰红外测试系统,在室外开放空间条件下对多种油料及混... 油罐池火燃烧污染强度大、范围广,航天遥感可成为实时动态监测油罐池火灾污染的新途径。航天遥感监测以目标光谱特性分析为基础,针对油料池火焰光谱特性研究不足的现状,通过构建全火焰红外测试系统,在室外开放空间条件下对多种油料及混合油料池火焰光谱,其他可燃物火焰的发射光谱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光谱范围1-14μm。结果表明:92#汽油、95#汽油、0#柴油、航空煤油、润滑油池火焰的光谱曲线特征相似,在特定的波长处存在特征发射峰,在1.1,2.4,2.8及6.3μm附近存在H2O特征发射峰,在4.2及4.5μm附近存在CO2发射峰,在3.4μm处存在C—H伸缩振动发射峰,6.3μm后各光谱曲线无明显特征峰。92#汽油与0#柴油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池火焰光谱与各油料池火焰光谱相比也无明显差别。92#汽油池火焰光谱与木柴及纸张火焰光谱相比,在3.4μm处存在特征发射峰;酒精火焰光谱虽然在3.4μm附近也有类似辐射发射,但辐射强度与4.5μm处CO2的辐射强度之比远低于92#汽油池火焰光谱在此两波段处辐射强度之比;蜂窝煤火焰光谱近似灰体辐射光谱。各燃料火焰光谱的差异主要由燃料的化学组成及燃烧反应机理的差异决定的。对92#汽油池火焰连续区、间歇区及烟气区的光谱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4μm处的C—H伸缩振动峰只存在于连续区,证明了该发射峰是参与燃烧化学反应的油气产生的,该结果与油料池火燃烧反应机理吻合。实验结论对基于光谱特性分析的油料池火焰遥感识别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池火焰 发射光谱 遥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