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期后路手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
被引量:
4
1
作者
邹小宝
马向阳
+5 位作者
陈育岳
葛苏
倪菱
张双
欧阳北平
夏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寰枢椎脱位...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21例。患者均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下颈椎椎管狭窄原因包括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9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后纵韧带骨化6例。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枕颈部疼痛程度,测量手术前后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下颈椎椎管矢状径(lower cervical sagittal diameter,LCSD)。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和CT评价内固定情况、寰枢椎复位状态、植骨融合情况及椎板成形稳定性。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1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清创后治愈。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及枕颈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ADI及LCSD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随访12~45个月(24.9±9.2个月),随访期间X线片、CT示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寰枢椎脱位无复发,无"再关门"发生,所有患者在术后3~12个月(7.0±2.7个月)获寰枢椎间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可复性
下颈椎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椎板成形术
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期后路手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
被引量:
4
1
作者
邹小宝
马向阳
陈育岳
葛苏
倪菱
张双
欧阳北平
夏虹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803010046)。
文摘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21例。患者均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下颈椎椎管狭窄原因包括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9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后纵韧带骨化6例。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枕颈部疼痛程度,测量手术前后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下颈椎椎管矢状径(lower cervical sagittal diameter,LCSD)。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和CT评价内固定情况、寰枢椎复位状态、植骨融合情况及椎板成形稳定性。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1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清创后治愈。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及枕颈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ADI及LCSD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随访12~45个月(24.9±9.2个月),随访期间X线片、CT示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寰枢椎脱位无复发,无"再关门"发生,所有患者在术后3~12个月(7.0±2.7个月)获寰枢椎间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术方案。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可复性
下颈椎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椎板成形术
联合手术
Keywords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Reducible
Lower cervical spinal canal stenosis
Spinal fusion
Laminoplasty
Combined surgery
分类号
R684.7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期后路手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
邹小宝
马向阳
陈育岳
葛苏
倪菱
张双
欧阳北平
夏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