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因子-1α抑制剂LW6抑制心肌铁死亡改善大鼠脓毒症心肌损伤
1
作者 王晓悦 曾佑成 +5 位作者 张艺馨 曹国栋 黄铭 林靓 杨鹏强 程青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2-769,共8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LW6对大鼠脓毒症心肌病中铁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心肌病模型,将6~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LP组、CLP+溶剂组、LW6组、Fe...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LW6对大鼠脓毒症心肌病中铁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心肌病模型,将6~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LP组、CLP+溶剂组、LW6组、Fer-1组、LW6+Fer-1组。各组通过心脏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含量检测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损伤;通过检测铁离子浓度、还原型谷胱甘肽、丙二醛及活性氧自由基水平确定铁死亡程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脏组织中HIF-1α、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LP组及CLP+溶剂组相比,LW6组可改善心肌损伤,减轻线粒体损伤,抑制铁死亡相关指标(均P<0.05),降低HIF-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增加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LW6降低HIF-1α表达并通过SLC7A11/GPX4途径降低铁死亡水平,改善脓毒症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LW6 脓毒症 心肌病 铁死亡 SLC7A11/GPX4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艺馨 黄铭 +4 位作者 曹国栋 曾佑成 林靓 王晓悦 程青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PS处理HK-2细胞,模拟脓毒症HK-2损伤体外模型,进一步用5、10、20、40μmol/L的AG进行干预,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PS处理HK-2细胞,模拟脓毒症HK-2损伤体外模型,进一步用5、10、20、40μmol/L的AG进行干预,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LPS组、LPS+二甲亚砜(DMSO)组、AG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出最适LPS和AG浓度;比较各组中细胞形态变化,肾损伤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M-1)、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活性氧(ROS)水平,以及铁死亡调控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铁蛋白(Ferritin)的表达水平,评估AG处理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10μg/mL LPS诱导的HK-2细胞中细胞活力及GSH含量下降,细胞皱缩、贴壁能力差,氧化产物MDA和ROS含量以及肾损伤标志物NGAL和KIM-1水平明显升高,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erritin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使用AG干预后,与LPS组相比,细胞活力升高,GSH含量、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Ferri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A含量和ROS荧光强度以及肾损伤标志物NGAL和KIM-1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G对LPS诱导的HK-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激活SLC7A11/GPX4通路,减少氧化应激,上调抗氧化酶活性,减轻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 铁死亡 SLC7A11 Xc-系统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左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歆赫 叶创文 +2 位作者 童华生 孟菲 朱贤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41-284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后的心肌做功情况及左室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0例AMI患者(冠心病组)及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冠心病组... 目的探讨基于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后的心肌做功情况及左室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0例AMI患者(冠心病组)及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术前、术后7 d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左室心肌做功指标[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的差异。冠心病组患者进一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单支组34例和冠心病多支组36例,对比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左室心肌做功指标与GLS、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术前、术后7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GWW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GWI、GWE、GCW、GL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术后7 d LVESV、LVEDV、GWW均低于术前,LVEF、GWI、GWE、GCW、GLS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多支组术前及术后7 d LVESV、LVEDV、GWW均高于冠心病单支组,LVEF、GWI、GWE、GCW、GLS均低于冠心病单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WW与GLS、LVEF均呈负相关,GWE、GCW、GWI与GLS、LVEF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LV-PSL技术在评估AMI患者PCI术前、后左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提供了一种无创、有效的评估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做功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47型和KL64型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菌株特征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晴 王露霞 +7 位作者 卓超 郭振辉 陈金辉 孙朝晖 廖扬 肖斌 黄晓燕 吴玉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1-346,共6页
目的分析KL47型和KL64型荚膜血清型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KPC-KP)的菌株特点,比较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KL47型和KL64型KPC-KP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南部战区总医院216例患者不同部位分... 目的分析KL47型和KL64型荚膜血清型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KPC-KP)的菌株特点,比较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KL47型和KL64型KPC-KP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南部战区总医院216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280株经PCR确认携带blaKPC的KPC-KP菌株。用wzi测序法进行荚膜血清型测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以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80株KPC-KP中168株为患者单一部位分离的菌株,另112株来自48例患者2~5个不同部位分离到菌株。168株荚膜血清分型以KL47型和KL64为主,分别占44.6%(75/168)和38.7%(65/168),其他荚膜血清型(KL10、KL12、KL19、KL27、KL28、KL105、KL110)占14.9%(25/168),3株(1.8%)菌株无法归类于以上血清型。112株KPC-KP中82株来自37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荚膜血清型均为同一型,另30株来自11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荚膜血清型为不同型;KL47型和KL64型分别为54.5%(61/112)和27.7%(31/112),其他荚膜血清型为12.5%(14/112),有6株(5.4%)无法归类于以上血清型。KL47型和KL64型两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中,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临床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L47和KL64型患者14 d及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6株KL47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率为95.6%、97.8%和98.5%,MIC_(90)分别为16、2、8 mg/L;96株KL64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率为88.5%、91.7%和100%,MIC_(90)分别为16、2、4 mg/L。多黏菌素B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KL47和KL64体外抗菌活性相当(P>0.05),而替加环素对KL47和KL64型KPC-KP菌株体外抗菌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该院KPC-KP荚膜血清型以KL47和KL64型为主。多黏菌素B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KL47和KL64体外抗菌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加环素对KL47具有更好的体外抗菌优势。KL64的高流行率、高耐药率可能带来临床难治愈及高死亡率,亟需感染防控措施的加强及临床流行病学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KPC酶 多黏菌素B 替加环素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打击可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通路促进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6
5
作者 高经华 刘亚伟 +1 位作者 吉晶晶 刘志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2-709,共8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通路在热打击导致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元SH-SY5Y细胞,设置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始终37℃培养,实验组:细胞培养箱设置43℃,热打击2 h后,置回37℃细胞培养箱复温0、3、6 h。光学显微镜...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通路在热打击导致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元SH-SY5Y细胞,设置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始终37℃培养,实验组:细胞培养箱设置43℃,热打击2 h后,置回37℃细胞培养箱复温0、3、6 h。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热打击后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和观察细胞内钙离子水平;qRT-PCR检测Caspase-12、BIP和XBP-1的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蛋白Caspase-12、BIP、P-JNK、JNK和XBP-1的蛋白表达;利用4-苯基丁酸(4-PBA)预处理后,检测热打击后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热打击后复温0 h,细胞收缩明显,随着复温时间延长,细胞逐渐伸展;热打击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01);热打击后细胞内钙离子显著上调并随复温时间延长而恢复;热打击后细胞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增加,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蛋白Caspase-12(P=0.002)和BIP(P=0.008)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增加并有时间依赖性,P-JNK/JNK蛋白水平在复温0 h显著增加(P=0.003),并随着复温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XBP-1蛋白和mRNA水平在热打击后逐渐减少(P=0.005,P=0.002),而4-PBA处理组,细胞中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热打击可通过诱发内质网应激及促进胞内钙离子稳态失衡而促进神经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打击 内质网应激 钙离子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外p53通过AMPK/mTOR信号抑制自噬并促进热打击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莉 邹志敏 +3 位作者 李琴 张堃 苏磊 古正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64-1671,共8页
目的阐明核外p53通过调控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体(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抑制在热打击后血管内皮细胞(VECs)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热打击组、热打击组+Compound C组、热打击组+rapamycin组、热打击组+PFT组,并分... 目的阐明核外p53通过调控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体(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抑制在热打击后血管内皮细胞(VECs)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热打击组、热打击组+Compound C组、热打击组+rapamycin组、热打击组+PFT组,并分别使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mTOR抑制剂(自噬激活剂)rapamycin、p53线粒体转位抑制剂PFT预处理细胞或C57BL/6小鼠,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观察p53线粒体移位、自噬关键蛋白LC3-Ⅱ、Beclin-1和P62以及AMPK/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主动内皮血管病理改变,TUNEL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动内皮血管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热打击后主动脉内皮细胞(MAECs)活力显著下降(P<0.05),热打击后小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内弹力膜断裂,平滑肌排列紊乱,可见大量凋亡细胞;热打击后随着复温时间(0、3、6、9 h)延长,MAECs胞浆中p53表达逐渐减弱,而线粒体p53表达逐渐增强;热打击后(6 h)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被抑制,p62蛋白表达增加(P<0.05);热打击后(6 h)AMPK的磷酸化被抑制,mTOR、4EBP1和p70S6K的磷酸化表达增加(P<0.05)。AMPK抑制剂Compound C明显抑制了热打击后MAECs中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促进了p62蛋白表达,并加重了热打击后小鼠主动脉血管的损伤以及促进了凋亡的增加,而mTOR抑制剂rapamycin均呈现相反作用。p53线粒体转位抑制剂PFT促进了AMPK的磷酸化激活,并抑制mTOR、4EBP1和p70S6K的磷酸化(P<0.05);使用PFT后促进了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抑制了P62的表达(P<0.05);使用PFT后明显提高了MAECs的细胞活力(P<0.05),也减轻了热打击后小鼠主动脉血管的损伤和凋亡的发生。结论核外p53主要通过抑制AMPK活性,激活mTOR信号,继而介导细胞自噬抑制,参与热打击诱导的MAECs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打击 核外p53 AMPK MTOR 血管内皮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HOTAIR通过靶向负调控miR-1-3p抑制脂多糖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增殖并促进炎症反应
7
作者 刘星 董家辉 +1 位作者 鲜悦 任宗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4-910,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HOX转录本反义基因间RNA(lncRNA-HOTAIR)是否通过靶向微小RNA miR-1-3p调控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方法利用0.5μg/mL脂多糖(LPS)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脓毒症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HOX转录本反义基因间RNA(lncRNA-HOTAIR)是否通过靶向微小RNA miR-1-3p调控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方法利用0.5μg/mL脂多糖(LPS)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脓毒症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联合HOTAIR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组、LPS联合HOTAIR小干扰RNA(si-HOTAIR)组、LPS联合miR-1-3p阴性对照(miR-NC)组、LPS联合miR-1-3p组、LPS联合si-HOTAIR和miR-1-3p拮抗剂阴性(anti-miR-NC)组、LPS联合siHOTAIR和anti-miR-1-3p组。实时定量PCR检测HOTAIR和miR-1-3p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分析KI-67抗原(ki67)、P21、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ELISA测定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HOTAIR和miR-1-3p的靶向关系。结果LPS组H9c2细胞中HOTAIR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iR-1-3p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与LPS联合si-NC组比较,LPS联合si-HOTAIR组LPS处理H9c2细胞增殖活性、ki67、Bcl2表达量增多,P21表达量、凋亡率、BAX表达量、IL-6和TNF-α水平降低。HOTAIR靶向调控miR-1-3p的表达。LPS联合miR-1-3p组较LPS联合miR-NC组的H9c2细胞增殖活性、ki67、Bcl2表达量升高,P21表达量、凋亡率、BAX表达量、IL-6、TNF-α水平降低。与LPS联合si-HOTAIR和anti-miR-NC组比较,LPS联合si-HOTAIR和anti-miR-1-3p组H9c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ki67、Bcl2表达减少,P21、BAX表达,细胞凋亡、IL-6、TNF-α水平增加。结论HOTAIR通过靶向负调控miR-1-3p的表达,抑制LP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HOX转录本反义基因间RNA(HOTAIR) miR-1-3p H9C2细胞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