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门诊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情况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钟先阳
李静
+2 位作者
张琼鹰
陈建芸
李文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2,50,共6页
目的:调查门诊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以便正确处理抗体检测报告和医患沟通困扰。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279名门诊血液透析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病毒...
目的:调查门诊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以便正确处理抗体检测报告和医患沟通困扰。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279名门诊血液透析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结果进行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和回顾性研究。结果:调查发现共有81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占29.03%;其中S/CO值介于1.0~5.0的占98.77%,介于5.0~10.0的占比为1.23%。全部病例经HCV-RNA复核3次,均为阴性。检验科与输血医学科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与报告程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S/CO值处于灰区范围时多为假阳性,且与抗体检测策略和报告程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门诊患者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假阳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血小板血浆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刺激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施琳颖
李艳辉
+5 位作者
许京菁
张喻
谢婷婷
许育兵
单桂秋
周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86-1491,共6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刺激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LPS+PRP处理组及LPS+PRP+Compound C处理组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CD11c和M2型标志物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刺激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LPS+PRP处理组及LPS+PRP+Compound C处理组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CD11c和M2型标志物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经LPS处理后,不同处理时间(12 h、18 h和24 h)PRP对AMPK-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巨噬细胞AMPK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RP对TGF-β表达的作用。结果:LPS能显著降低CD206的表达量并显著增加CD11c的表达量(P<0.05),而加入PRP后,CD206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CD11c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对比,加入PRP干预12 h、18 h和24 h后,p-AMPK和p-ULK1蛋白明显增加,p-m TOR蛋白则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LPS+PRP组相比,加入Compound C后,CD206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而CD11c的表达量则显著增加(P<0.05)。沉默巨噬细胞中AMPK的表达后,PRP对TGF-β的促进作用显著降低(P<0.05)。结论:PRP可以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刺激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巨噬细胞极化
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门诊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情况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钟先阳
李静
张琼鹰
陈建芸
李文丹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南部
战区
总
医院
肾脏病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南部
战区
总
医院
检验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输血医学科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2,50,共6页
文摘
目的:调查门诊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以便正确处理抗体检测报告和医患沟通困扰。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279名门诊血液透析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结果进行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和回顾性研究。结果:调查发现共有81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占29.03%;其中S/CO值介于1.0~5.0的占98.77%,介于5.0~10.0的占比为1.23%。全部病例经HCV-RNA复核3次,均为阴性。检验科与输血医学科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与报告程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S/CO值处于灰区范围时多为假阳性,且与抗体检测策略和报告程序有关。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门诊患者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假阳性反应
Keywords
hemodialysis
outpatients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ies
false positive reactions
分类号
R692.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血小板血浆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刺激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施琳颖
李艳辉
许京菁
张喻
谢婷婷
许育兵
单桂秋
周谋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输血医学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86-149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81701913)。
文摘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刺激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LPS+PRP处理组及LPS+PRP+Compound C处理组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CD11c和M2型标志物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经LPS处理后,不同处理时间(12 h、18 h和24 h)PRP对AMPK-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巨噬细胞AMPK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RP对TGF-β表达的作用。结果:LPS能显著降低CD206的表达量并显著增加CD11c的表达量(P<0.05),而加入PRP后,CD206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CD11c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对比,加入PRP干预12 h、18 h和24 h后,p-AMPK和p-ULK1蛋白明显增加,p-m TOR蛋白则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LPS+PRP组相比,加入Compound C后,CD206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而CD11c的表达量则显著增加(P<0.05)。沉默巨噬细胞中AMPK的表达后,PRP对TGF-β的促进作用显著降低(P<0.05)。结论:PRP可以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刺激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巨噬细胞极化
AMPK
Keywords
platelet-rich plasma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MPK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门诊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假阳性情况调查与分析
钟先阳
李静
张琼鹰
陈建芸
李文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富血小板血浆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刺激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的作用研究
施琳颖
李艳辉
许京菁
张喻
谢婷婷
许育兵
单桂秋
周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